酒精是家庭和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但酒精同时也是易燃物、助燃剂,所以在使用和保存的时候要注意远离火源、热源。那么不小心酒精烧起来了要怎么处理呢?用什么扑救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一、酒精烧起来怎么处理
1.用水弄湿衣服,桌布,床单或被子,并覆盖火源。
2.然后将水连续倒入火场,直至熄灭。
3.火刚烧起来时,扑灭大火是最容易的,可以尽可能多使用周围的东西。
4.请勿朝着人员或易燃材料的方向扑灭大火。
5.实验室酒精着火时,请勿用嘴吹掉酒精炉,只需用灯头盖两次即可。
6.如果酒精意外泄漏并引起火灾,请用湿布覆盖酒精,并由于缺氧而导致火焰熄灭。
二、酒精类火灾用什么扑救
酒精燃烧后,用湿布(衣服)和干粉灭火器扑灭效果最好,灭火时间最短。此外,您也可以使用湿抹布,湿麻袋,湿被子等进行灭火。着火的人第一时间必须不断在地面上滚动灭火以进行自救,千万不要跑。周围救火人员可以使用浸透的衣服,桌布,窗帘或被子覆盖,快速灭火。
扑灭人体上燃烧的酒精时,应尽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但是,由于价格高昂,基本上只有银行等财务部门才有。在没有上述灭火条件的情况下,现场人员立即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死哦让买干粉灭火器的粉末沾染伤者的皮肤,会刺激烧伤并给后续治疗带来麻烦。但是最重要的是及时扑灭大火,以保护生命。
三、万一酒精着火受伤该如何自救 1、立即脱掉衣服。
衣服上油酒精,已经成为可燃物,要用最快的速度去除衣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后果。
2、避免喊叫。
当头部和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时,喊叫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灼伤,这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
3、尝试灭火。
应就近覆盖棉织物或用水冲洗,灭火后立即就医。
每年清明时节都极易发生火灾, 这不还没到清明,成都的一个厂房,就已经发生了火灾,虽然消防人员对大火及时进行了扑灭, 但火灾造成的危害还是十分重大的, 人们常说大火无情, 是因为火灾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带来极其严重的伤害。 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极其容易引发火灾呢?
面粉遇明火即燃
说到生活中的易燃物,我首先想到的是面粉,因为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粉尘爆炸的新闻, 面粉也属于我们说到的粉尘一类,当面粉遇到明火的时候,在密闭的空间内,燃点达到一定的程度,极其容易引起爆炸,进而引发火灾, 而且这种破坏性是极其巨大的,往往会带来生命的伤亡。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使用面粉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明火,并格外注意面粉的储存,一定不要在密闭空间里储存大量面粉。
生活中很多日用品都易燃
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花露水,但很少有人知道,花露水的酒精含量很高,燃点很低,当花露水在储存的时候没有避开火源是极其容易会引起爆炸的,甚至把花露水长期的暴晒在太阳光下,也会引起花露水的爆炸。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在储存和使用花露水的时候,一定要远离火源,远离太阳光充足的地方,按照说明书所指示的那样正确的储存和使用花露水。另外,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香水、指甲油、驱蚊水杀虫剂等等,这些都是易燃物品,我们在对它们进行储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遵守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同时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一定要避开明火。只有我们做到正确的使用和储存它们,才能减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我们在使用煤气灶、电热毯、电热壶等家用电器的时候,身边一定要有人,对一些家电的操作,一定要十分规范。
大火虽然无情,但只要我们能做到居安思危,将能引起火灾的易燃物品,远离明火,定期的对家电设备进行检测维修,火灾也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起火的原因是因为这名店员的操作不规范,本身在有酒精在的情况下都不能接触明火,因为酒精遇到明火就会发生大火或者爆炸,而这个店员在点燃了酒精之后又把酒糟往里面倒,很显然这会引发很大的火灾,火苗一下子就窜起来了,然后他又因为害怕引燃了旁边的酒精桶,就整个蔓延起来。
说实话,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家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有空的时候去做一做足疗,实际上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事情,但是做足疗的时候也分为很多个项目,比如说拔火罐这些,也有蛮多需要用到火和酒精的,一般酒精是拿来消毒,但是酒精这种易燃易爆的物品在使用时还是要经过培训,也要多多注意,像这种发生了如此大的火灾,对于店员对于顾客,对于整个店铺来讲都是很大的损失。
首先是人如果被烫伤了的话,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被烫伤了需要休息,工作请假又要扣钱,这边又要出医药费,而且就不说钱的问题,可能皮肤有一些就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再一个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皮肤烧伤之后,人体很容易被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这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总之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火。
所以各种跟酒精以及易燃易爆物品接触的事项,大家都要小心,再小心,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这个世界非常美好,我们要加强锻炼身体,有一个好的身体是所有事情的基础,有句玩笑话说的是,只要活得久,什么都会有,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机遇,但前提是机遇来临的时候,你还有一个充满精力非常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的话,钱到你面前了你也接不住啊。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