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用什么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用什么药)

来源:成都号 2023.01.27 17:45:04 阅读:13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什么症状?

(1)症状与发病条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卷须、果实和茎蔓。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水渍状,近圆形的凹形病斑,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淡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因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可溢出乳白色细小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留白痕,病部质脆,有穿孔。其他部位染病,成水渍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条状,湿度大时,可溢出菌脓。严重时,纵向开裂,呈水渍状腐烂,变褐枯干,表面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初现水渍状小斑点。

(2)症状与发病条件。

细菌性缘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其他部位。叶片染病,多点病斑,后扩展连片,病部溢出污白色菌脓,严重时变软腐烂。

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假单胞菌属细菌侵染所致。病菌借风雨传播,易从伤口感染,设施栽培棚膜滴水可加重此病为害。其发病适温为24~28℃,低于10℃,高于30℃,发病受限,发病适宜湿度为70%以上。温室内湿度高于85%以上,并结露时发病重,病斑大,扩展快。

(3)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方法同黄瓜霜霉病防治。

化学防治用药,可选用2.5%诺氟沙星600倍液,庆大霉素50万单位对15千克水、盐酸土霉素1500倍液、77%可杀得400倍液、23%络氨铜400~500倍液、1∶0.7∶240倍波尔多液、铜高尚600~800倍液、1∶4∶600倍铜皂液、绿乳铜800倍液、复方新诺明5000倍液。

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由假单胞杆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黄瓜上为害过冬,是下一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当种子萌发时,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侵染子叶,引起子叶发病,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当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从气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乳白色菌脓,再经风、雨及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

(3)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在75%以上,一般温暖而多雨,低洼潮湿,管理粗放,以及连作地易发病。

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成株叶片,也侵染茎蔓和瓜果。幼苗染病,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渍状稍凹陷的淡绿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后期呈灰白色,易干枯而穿孔。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

茎蔓和瓜果发病,初生水渍状圆形斑点,后呈浅褐色,病斑中间常产生裂纹。

瓜上病斑干枯呈灰白色,形成溃疡状或开裂。湿度大时,茎蔓及瓜果病斑上均易溢出乳白色菌脓。后果实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并早期脱落。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