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扩展资料: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情况:
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生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多少。一般地,第一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越多,则发生事故时可能意外释放的量也多。当然,有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有些第一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只能部分地意外释放。
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是指事故发生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量。在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释放强度越大,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或物体的作用越强烈,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3、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不同种类的能量造成人员伤害、财物破坏的机理不同,其后果也很不相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燃烧爆炸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难易程度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工业毒物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毒性大小。
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事故发生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越大,可能遭受其作用的人或物越多,事故造成的损失越大。例如,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可能影响到下风侧的很大范围。
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
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技术控制的具体内容请参看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关内容。
(2)人行为控制
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①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③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④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⑤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⑥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危险源分级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内量源或容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扩展资料:
第一类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它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火灾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
第二类危险源是人们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减小火灾损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隐患。
危险源举例:
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
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危险源的三要素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1、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2、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3、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