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人类离不开化肥(化肥改变了人类)

人类离不开化肥(化肥改变了人类)

来源:成都号 2023.01.30 05:52:05 阅读:14次

化肥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化肥的今天

“哈柏—博施”法是划时代的工业供氮方法,它开辟了人类直接利用游离状态氮的途径,也开创了高压合成氨的化学方法,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使大气中的氨变成了生产化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来源,而且使农业生产产生了根本的变革。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与之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1923年,在100~200个大气压条件下甲醇的合成,1926年,在100个大气压条件下的人造石油;1937年,在1400个大气压条件下的高压聚乙烯生产等等,无不与合成氨理论的发展有关。从这点说,哈柏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

1913年,德国第一个合成氨装置建立后,为今天的固氮工业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合成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它给全人类带来的巨大福利是无与伦比的,正如锎元素的发现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T·西博格在纪念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

“无论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再也不可能找到任何一门其他工业,比化肥工业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了……无论从经济的发展还是人类的进步而言,合成氨的发明都是本世纪科学领域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氮肥工业在基本原理上还沿用这种方法。氨的合成开创了人类科学史的重要篇章。当前,世界上90%以上的氮肥是由合成氨加工成的。许多国家都大量生产合成氮肥,使粮食成倍增产,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农业生产的面貌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大大促进了粮食增产。以日本为例,1950年的化肥用量为每亩50公斤,粮食单产是190公斤;1970年化肥用量为每亩135公斤,粮食单产提高到340公斤;1976年化肥用量是155公斤,单产也相应提高到365公斤。化肥对农作物产量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人类所使用的化肥并不是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目前,化肥的发展已有固体、液体之分。在固体氮肥中,尿素和硝铵的比重不断增大。液体氮肥包括液氨、氨水,氮溶液以及液体混合肥料等等。除了氮肥以外,还有磷肥和钾肥。从发展趋势看,化学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主要是提高肥料浓度,发展二元、三元复合肥料或液体肥料,并采用颗粒肥料和深层施肥法。虽然有机肥料不可忽视,但是,现在化学肥料仍在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统计,1公斤化肥一般增产籽粒和茎秆各10公斤。所以,近年来,化肥的生产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高浓度化肥逐渐代替低浓度化肥,欧美和日本生产的一种超高浓度肥料,含有效成分达94%以上,复合肥料、混合肥料迅猛发展,目前除含铜等微量元素的新复合肥料之外,有的厂家生产的有效成分在40%以上;液体肥料和长效肥料逐年增加,这种肥料优点突出,效果良好;微量元素肥料越来越占显著地位。除此之外,生物固氮的研究正在大力开展之中,不久将会给肥料的制造和使用带来革命性的大变化。

施过化肥的农产品,吃下后会对身体有所危害吗?

施过化肥的农产品却是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影响不过这些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农户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施肥,百姓在购买后细心清洗将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全部清洗掉就没有问题了,如今农产品使用化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谁也不能说吃到嘴里的是“纯绿色无公害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在现代人生活的环境下根本不存在。

一、化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就被空气、雨水给稀释等到人类吃的时候只要洗干净就没有问题。

化肥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肥料,当土壤的标准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需求时农民就会选择用化肥来补救,一般情况下化肥都是在农作物的成长期使用等到植物长大后就无需使用,在植物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历风吹雨打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生长期,在这期间化肥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雨水和空气稀释,等到农作物长成时残留的东西已经微乎其微只要在吃之前清洗干净对身体的危害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二、在国家严格的要求下化肥等农用化学物品都符合要求,那些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国家都不允许使用。

中国算是一个对入口的东西有着严苛标准的国家,什么农药可以使用什么化肥可以使用多少都有详细的明细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在使用化肥等产品时需要遵照国家的标准执行否则吃出什么问题就要派出所几日游,而农民买化肥时也需要去正规的农用店购买所以对身体危害大的残次品根本到不了农民手中使用,也就不会出现对人身体危害大的农产品。

三、只有吃农产品不洗或者没洗干净才会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中国如今的农业已经离不开化肥和农药,如果不是这两样东西支撑着农产品的生长中国根本无法支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但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化肥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眼下所有农产品都是经过化肥的滋养茁壮成长所以只能从如何减少化肥残留入手,经过研究化肥残留物只要清洗干净就没有问题,这些残留物虽然会随着食物进入人类的人体但对人体的健康并没有过多的危害。

化学对我们的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③.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再看我们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学制品?离得了铝合金的木制的窗户,也离不开化学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贫穷人家用的尼龙布甚或用的报纸,不是化学制品又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无一不跟化学沾边,都是化学制剂.

出了门,我们踏在水泥铺成的街道上,看到的是钢筋水泥做的高楼大厦,用以代步的是各种塑料、橡胶、玻璃以及各种合金做的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还离不开汽油、柴油,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和各种润滑油.如此种种,都是化学制品.现代人类根本无法离开人造化学品,我们每天24小时都被人造化学品所包围着.

其次,我们的健康长寿也与化学息息相关.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某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953年,美国化学家Miller S L 实验模拟原始地球上大气的成分,用H,CH4,NH3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④.1965年和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糖的形成是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自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新的突破,为我们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正是有了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才能控制传染病,才能缓解心脑血管病,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5年.人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品和药品.如果没有这些化学药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就生命本身来说,生命过程本身就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

一个活的有机体 必须有储存和传递信息、繁衍后代、对内调节和对外适应、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环境的物质与能量等功能.从分子水平看,这些功能正是许多有生物活性分子之间的有组织的化学反应的表现.在这些反应中,一种反应的产物成了另一种反应的起点.生命是一套在细胞内发生的为整体生物所调控的动态化学过程为基础,当这些过程停止时,生命就停止.生命的停止不意味着一切化学反应的终结,而是生物体的分解降解全部变成无机物的另一套过程的开始.

生命是社会之本,很多人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所以对生命的构成体的研究成为必要.生命科学的研究在解决粮食、能源、人体健康等人类社会主要问题中有重要作用.生命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化学的研究,它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环境学等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缺一不可.

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

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它由C、H、O所组成,化学式为Cn(H2O)n,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包括单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功能就是通过生物氧化而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的都是糖类的合成.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将光能转化变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它作用,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也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有时还起到解毒的作用等.总之,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蛋白质亦然.1839年德国化学家Mnlder G T给它起名叫做蛋白质(Protein),意思是“头等重要”,可见其重要性.所有蛋白质都含C,N,O,H元素,大多含S或P,有的还含其它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聚合物,水解时产生的单体叫氨基酸.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的广泛而多变的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有的蛋白质起运输作用,有的起调节或防御作用.酶也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而核苷酸是由碱基、戊糖与磷酸组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生物遗传物质,它们都是控制遗传的关键,其中DNA的重组技术是遗传工程研究的主导技术.遗传工程的研究的发展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也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如果采用DN重组及细胞融合等技术改造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的生产菌,氨基酸的含量就能提高几十倍,生产成本就大大降低.这些氨基酸产品广泛用于营养食品、助鲜及饲料添加剂等生,从而部分代替了粮食产品.如果生物固氮的遗传工程能培养出自行供氮的作物,使一切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像豆科植物一样能自行固定分子态氮并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状态,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还能大大节省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总之,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赖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没有生命还有化学,没有了化学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存在.化学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累死了.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