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营养非常的丰富,是很适合我们吃的食物,那么秋葵有哪些品种呢?秋葵有几种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葵有哪些品种 早熟五角
特点:极早生,荚色浓绿,五角分明,很少出现残果、曲果,良果率高;矮株,节间距短,中小叶,主枝着荚,低节位着荚数量多;抗倒伏,宜密植,产量高,易采收,极其适宜温室栽培。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温室栽培于9月播种,12月至翌年6月收获;露地栽培于3-4月播种,5-10月收获;智能温室栽培于7月播种,10月至翌年1月收获。
绿宝石
特点:圆形品种,果荚长15 cm,翠绿色;果荚质地软,食味极佳,即便采期延后,也不会木质化;植株长势和吸肥力中强,产量较高。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露地栽培于3月中下旬播种,6-10月收获。
绿盐
特点:五角品种,棱角分明,商品性极好;果荚深绿色,荚果质地柔软,食味极佳;很少出现残果、曲果,果实极少出现花青色,良果率极高;耐暑、耐寒性强,植株长势和吸肥力一般,分枝少,叶小,易栽培,适宜温室栽培。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露地栽培于5月初播种,7月初至10月中旬收获;温室栽培于2月中旬播种,5-8月收获。
绿箭
特点:极早生品种,产量高,果荚浓绿色;很少出现残果、曲果,良果率高;株高中等,节间距一般,中叶;植株长势和吸肥力较强,分枝较多。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温室栽培于9月播种,12月至翌年6月收获;露地栽培于3-4月播种,5-10月收获;智能温室栽培于7月播种,10月至翌年1月收获。
优质五角
特点:极早生品种,产量高;果荚棱角分明,翠绿;株矮,叶小,最适合温室密植栽培;分枝力旺盛,剪枝后侧枝发生力强。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温室栽培于9月播种,12月至翌年6月收获;露地栽培于3-4月播种,5-10月收获;智能温室栽培于7月播种,10月至翌年1月收获。
殷红秋葵
特点:红色秋葵品种,果荚殷红色,宜生食,加热后颜色变绿;果荚长约8 cm,横断面呈五角形,果荚质地柔软,极少出现残果;茎、叶、花均为殷红色,极具观赏价值;植株长势旺盛,易栽培,最适合家庭庭院种植。
适宜栽培类型及时期:露地于3月中旬播种,6-10月收获。
秋葵可以隔夜吃吗
虽然隔夜的秋葵可以吃,但食物营养已经大打折扣了。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进入胃之后,在具备特定条件后会生成一种称为NC(N—亚硝基化合物)的物质,它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偶尔吃吃是不会有大碍的,长期吃剩菜容易致癌。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的,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不过在菜被加热作熟的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这条路也就被截断了。
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本来蔬菜被作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过程中,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细菌进入。作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其实在隔夜菜当中,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亚硝酸盐,经常吃是能够致癌的。另外,隔夜菜中含有的维生素在反复加热的过程当中会大量丢失,所以再吃也达不到补充身体营养的目的了。隔夜菜的口感也没有第一次好,所以不建议吃隔夜菜。
秋葵的烹饪注意事项
1、秋葵不要用铜、铁器皿烹饪或盛装,否则秋葵很快地变色。对人体虽无伤害,味道却会打折扣,也不美观。
2、秋葵切段炒的时候,会有粘液,有些人为了菜肴的美观,会事先把粘液洗去再炒,其实绝对不推荐这样做。秋葵的粘液正是它的营养精华所在,所以,不要怕粘,粘的才是营养的。
3、秋葵一定不要加水炒,大火爆炒变色即可,生一点比炒软了好。生吃都可以所以不必担心。炒久了营养就流失了。

黄秋葵花是黄色的,果实是绿色的。
一年生草本,根为直系根主根发达,入土深。茎直立,木质化程度高,圆柱形,高1~2米,有侧枝,绿色或暗紫色,披粗毛。叶互生,叶通常掌状5~7深裂,直径6~15厘米,裂片披针形至三角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偶有浅裂似械叶状,基部心形,两面均疏被硬毛有。叶柄细长达7~15厘米,疏被硬毛。托叶线形,长7~8毫米。主茎第3节以上除生侧枝外,各节均有1花,两性,黄色,花萼、花瓣格五枚,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3厘米,被倒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10~13毫米;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5裂,常早落;花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直径7~12厘米;雄蕊柱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花柱分枝5,柱头盘状,花常在上午8~9时开放,下午凋萎。
秋葵的种类有有机黄秋葵,红秋葵,闽秋葵2号,秋葵属,咖啡黄葵。
1、有机黄秋葵以嫩果供食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果实还含有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黏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的功效。
2、红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蒴果长角形,先端尖,横切面五角或六角形,也有圆形。表皮上有茸毛,在较低温时茸毛变硬。
3、闽秋葵2号叶脉红色,侧枝多,产量高,较耐寒,果实光亮无刚毛,且不易老化,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秋葵新品种。
4、秋葵属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线形,很少为披针形;花萼佛焰苞状,一侧开裂;花黄色或红色,漏斗形,花瓣5;雄蕊柱较花冠为短,基部具花药;子房5室,每室具胚珠多颗,花柱5裂。蒴果长尖,室背开裂,密被长硬毛;种子肾形或球形,多数,无毛。
5、咖啡黄葵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掌状,裂片阔至狭,托叶线形,被疏硬毛。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疏被糙硬毛,小苞片钟形;花萼钟形,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蒴果筒状尖塔形,种子球形,具毛脉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机黄秋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秋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秋葵2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葵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咖啡黄葵
1、颜色不同:红秋葵:红秋葵是红色的,颜色比较漂亮,开花时期花朵就是红色的;
绿秋葵:绿秋葵的花朵是黄色的,绿秋葵又称为黄秋葵,是市面上最常见的秋葵品种。
2、营养价值:红秋葵:红秋葵之所以呈现红色就是因为红秋葵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
绿秋葵:绿秋葵除了不含花青素,其他红秋葵含有的营养物质绿秋葵中都有,例如秋葵粘液中含丰富的粘液蛋白,秋葵所共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
3、烹饪方式不同:红秋葵:红秋葵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不耐高温,所以红秋葵最好是直接生吃,或者凉拌食用,让身体尽可能的吸收红秋葵中的花青素。
绿秋葵:绿秋葵中不含有花青素,为了更好的吸收秋葵中的蛋白质还是其他营养元素,建议将绿秋葵烹饪煮熟后食用。
黄色。
把秋葵拟人化,从秋葵的颜色“瓣黄,心白,紫晕”这三种颜色都是淡色系,给人朦胧的感觉,带着些缥缈。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