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脑/网络 硬件
问题描述:
ATA硬盘的“ATA”代表什么意义?
解析:
ATA是A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ATA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 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下: ATA-1(1994):是最早的IDE标准。 ATA-2(1996):是EIDE的标准,支持PIO3,4和DMA 1,2传输方式,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6MB/s。 ATA-3(1997):引入了SMART和安全特性,没有制定新的传输标准。 ATA-4(1998):著名的“UDMA33”标准。引入了新的ATA命令和协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33MB/s。 ATA-5(2000):增加了一些新的ATA命令。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66MB/s。 ATA-6(2000):UDMA100。 ATA-7(2002):UDMA133。
你所说的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
其中就包含了 PATA和SATA
PATA就是Parallel ATA:并行ATA
Ultra ATA/133之前(包括Ultra ATA/133)都是PATA
SATA 就是Serial ATA :点对点串行ATA
它因为有更轻薄、更灵活的的接线
支持热插拔、功耗更低、安装简便性、内部散热以及驱动器配置方面带来很多的好处、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等优点
将慢慢代替PATA成为硬盘接口的主流.
1、ATA是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缩写。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是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它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
2、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它是采用串行方式进行传输数。S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高低端硬盘的评价是因为SATA硬盘与传统的并行ATA硬盘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是SATA的传输速度要比ATA快。
除此之外,SATA硬盘还具有安装方便、散热性好、支持热插拔等诸多特点,这些都是并行ATA硬盘无法与之相比的。
正因如此,SATA硬盘一上市便受到广大硬件玩家的追捧。除了具备高性能,SATA在数据可靠性方面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SATA可同时对指令及数据封包进行32 bit CRC循环冗余校验,可以保证数据和命令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由于采用了LVDS信号技术,其内部信号的低电压也带来了低功耗和低电磁干扰,从而使得信号更加稳定。
扩展资料:
SATA硬盘与普通ATA硬盘选购总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和容量;选择好的代理商避免买到水货或者返修货;看售后服务和质保年限。
这些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我们在选择SATA硬盘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原生SATA、桥接SATA
原生SATA:SATA硬盘是采用串行的连接方式,与以往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进行检查,若发现错误数据会自动矫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并且串行接口具有简单的构架结构,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优点,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操作系统支持热插拔这项功能,要等到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Longhorn面世后才能享受到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
总之,只有具备以上技术的硬盘我们才称它为原生SATA硬盘。
桥接SATA:因传统ATA并行接口硬盘应用的历史比较长,目前很多主板还是以并行ATA为主,当SATA推出后不可能把所有的并行接口都全部换成串行接口。
所以为了替代现有的并行接口,各厂商采用了加入桥接芯片的方法,实现并行串行的过渡,这样就把并行数据转换成为了串行数据。
不过采取此技术的缺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只能达到原生SATA速度的一半,所以这样的桥接SATA硬盘在性能上远远不如原生SATA硬盘。
目前常见的桥接芯片为Marvell 80i8030芯片,一般会镶嵌在硬盘的电路板上,有此芯片的硬盘就是利用桥接芯片的转换,从而实现桥接SATA的硬盘。
而真正的原生硬盘,例如希捷的7200.7 Plus硬盘,采用LSI LOGIC芯片无需经过桥接和串行到并行数据的转换便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真正优势。
2、传输速率
目前硬盘主流内部传输速率在60Mb/s,远远没有达到采用SATA接口150Mb/s的理想速度,而硬盘内部传输速率主要由主轴转速和单碟容量所限制,所以想要充分发挥SATA接口硬盘的性能,在选购硬盘时应尽量选择传输速度大的产品。
目前主流SATA硬盘都采用了8M缓存和7200转甚至更快,单碟容量都达到了大于80GB,其总容量也在120GB以上,所以如果不是此组合的SATA产品,在选购时还需谨慎。
SATA硬盘配件选择:
SATA硬盘数据线以及电源接口和传统并行硬盘存在很大不同,它不同于传统电源的D型供电接口,而采用的是15针的L型插头和专用的数据线。
一般情况下支持SATA接口的主板都会自带SATA数据线,但并不配备SATA硬盘专用L型接口的电源线,所以在购买SATA硬盘的同时一般还要注意购买一根D形转L形的电源线转接插头。
如果主板没有配备专用的SATA数据线,还需要再买一根专用的SATA数据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ATA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TA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硬盘
参考资料:人民网-SATA决战ATA——主流SATA硬盘选购指南

你好 ATA和AHCI 是硬盘的一种工作模式 ,
ATA技术是一个关于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技术规范。IDE接口全球标准化协议将该接口自诞生以来使用的技术规范归纳成为全球硬盘标准,这样就产生了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你可以把它理解成ATA接口硬盘的一种工作模式。
而AHCI是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的一种硬盘工作模式(SATA接口) ,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系统内存和串行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将硬盘模式设置成这个会提高硬盘运行速度。
而AHCI技术需要硬盘和主板两方面的支持。对于硬盘而言,目前还没有完全支持AHCI 1.0的产品,但部分硬盘已经支持NCQ功能,配合支持AHCI的主板就可以实现。
解释多了大家该迷茫了呵呵这就是ATA 和AHCI 的区别 ATA模式下的硬盘没有AHCI模式下的硬盘运行速度快 因为只有SATA接口的硬盘可以调成AHCI而ATA模式是针对IDE硬盘存在的 这两种不同接口在传送数据快慢上有很大区别当然是SATA接口传送速度快啦 O(∩_∩)O~
高技术配置(英语: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ATA”)与由集成驱动电子设备技术实现的磁盘驱动器关系最密切。
IDE是一种计算机系统接口,主要用于硬盘和CD-ROM,本意为“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数年以前PC主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电缆将它们与主板或适配器连起来就可以了,而目前主要接口为SATA接口。
而在SATA技术日益发展下,没有ATA的主板已经出现,而且Intel在新型的芯片组中已经不默认支持ATA接口,主机版厂商需要另加芯片去对ATA作出支持(通常是为了兼容旧有硬盘和光盘驱动器)。
优缺点:
价格低廉,兼容性非常好(IDE的排线采回溯兼容模式,新规格的排线可兼容于旧规格的设备,但若反过来旧规格的排线则因噪声比过大的问题而无法兼容于新规格的设备)速度慢(尤其是早期的ATA硬盘)。
没有USB-IDE的转换线下,只能内置使用。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且IDE的排线大多采用并联的方式,故易受PC内的其他线路所散发出的噪声所干扰(例如电源线、或CD-ROM的音源线、或其它IDE设备的排线)。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