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果又叫做文林郎果,属于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北方比较常见。沙果的味道较好,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什么是沙果
沙果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一种,外形就像是“小苹果”,它的味道酸甜,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沙果属于凉性水果,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像是吉林、河南、山东、贵州、内蒙古等地区的种植较为广泛。
沙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钙、钾、镁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可以起到生津止渴、驱虫明目等作用。
2沙果和苹果有什么区别
沙果看着与苹果很像,它其实也属于苹果属,是苹果的一个品种。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体积不同,沙果的果型较小,而苹果的果型要比沙果大一些。所以,从个头上还会比较容易区分两者的。
沙果和苹果虽然都是水果,但是沙果的味道属于酸涩,有淡淡的甜味。而苹果品种较多,有酸有甜,所以口感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另外,沙果的果期在每年的8-9月份,上市时间多是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但苹果的种植范围较广,各地的气候和降水量不同,所以,过期多是在7-11月份,上市时间多是从12月份才开始大量上市。
沙果属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别名林檎、文林郎果。布于西北、华北、东北以及长江以南各省。沙果性平,味甘酸,具有止渴生津、消食化滞、涩精的功效。沙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沙果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当下的畅销果品。
小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暗紫褐色,无毛,有稀疏浅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初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灰红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厘米,具短柔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
沙果的产地生境
根系强健,萌蘖性强,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喜光,耐寒,耐干旱,亦耐水湿及盐碱。适生范围广,在土壤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长尤佳,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
产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适宜生长山坡阳处、平原砂地,海拔50-2800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沙果
名字叫花红,学名林檎。林檎不单指花红果,也是南方水果番荔枝的学名。
花红别名小苹果、沙果、文林郎果、智慧果、林檎。花红与苹果相似,同为温带同属果树。
花红可加工制成果干、果丹皮或酿酒; [1] 叶卵形或椭圆形,呈黄色或淡红色,香艳可爱,为花果观赏树木。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根本没有“苹果”一词。苹果,古谓之“柰”,“林檎”,“来檎”、“联珠果”、“频婆”、“严波”、“超凡子”、“天然子”、“苹婆”等。它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的滨海一带。
我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世界园艺学上称其为“中国苹果”,属于苹果家族中的一支,另一支被称作“西洋苹果”。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
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李时珍说:林檎的果实小而圆。其中关味酸的是楸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檎

沙果,正名花红,别名文林果,是玫瑰科苹果属的植物。-7月,果期7-11月出生于海拔1600-3200m沟边或岩坡,向阳山坡。四川、云南、西藏内蒙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梨树县沈阳镇分布沙果。 沙果干的起源于古代行脚商将当地特产带到其他国家。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