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省区市纷纷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部分省份不包括省会城市),我国人口的“落户自由”再度升级。
6月中旬,昆明市城乡融合专项组办公室印发《昆明市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提出通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等措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
在此之前数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2021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
这意味着,我国至少有15个省份已经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其中石家庄、昆明、南昌、银川、福州、济南6个省会(首府)城市成为“零门槛”落户的先行者。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
具体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相适应,有效支撑 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意见》的发布,拉开了我国多个省份全面放开落户的序幕。
2014年6月,贵州省提出,为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观山湖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积分入户外,贵州省内其他地区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同年11月,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放开除成都以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2016年8月,四川《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口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在2016年底前,细化和出台本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确保进城落户“零门槛”。
2017年,黑龙江省提出,与此同时,全面放开除哈尔滨市道里、道外、南岗、香坊4个主城区以外所有市地级城区的落户限制。
“《意见》确立了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地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最近5、6年以来,我国一直按照这个规定在稳步推进户口迁移政策的放宽,前几年几乎没有省会或者大的地级市放开户口迁移限制,但这几年已经越来越多。”王太元表示。
2019年以来,各省份全面放开落户再度迎来一波“高潮”,而这是以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为标志的。
《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2019年,内蒙古、海南、广西等纷纷提出全面放开落户。2020年以来,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也提出全面放开落户,加上江西、吉林、云南、青海、宁夏等省份,目前提出全面放开落户的省份已经达到15个。
为何各省份纷纷放开人口落户的限制?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除了政策推动之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各省从排斥变为吸纳户籍人口的重要原因。
“一个非户籍人口转为户籍人口是需要成本的,因为需要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如道路、学校、医院的配置,这也是为何过去多年户籍政策一直没有放开的原因。”孙不熟说,“但现在各地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过去,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投资,但现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越来越明显。因此,一个人来到城市,更多被视为新的消费者,对经济产生正向影响。”
王太元认为,一个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不是一天完成的,而是经过到当地工作、居住,再转为城市人口。在这个过程中,他给当地的城市做出了很多贡献,所有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的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财政都是增值的。
“从全世界来看,在过去三四百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哪一个城市不是因为人口流入而刺激城市发展壮大的,依靠政府财政做大的城市基本不存在。”王太元说。
另一个直接因素是,我国人口竞争的“升级”,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城市对于年轻的外来流动人口的需求在增加。
孙不熟指出,以湖北省放开其他城市落户,并降低武汉落户门槛为例,在这背后是湖北省在七普中人口增幅一般,武汉的总人口被西安和郑州所超越。
“我一直强调,以后的人口竞争是所有城市都将参与的竞争,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强,这和以前只是省内或者区域内竞争不再是一回事。”孙不熟说,“而在竞争放开之后,除了大型城市之外,中小城市如果要实现人口增长,要不然就需要是大都市圈以内的城市,要不然就需要把产业做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省会城市也成为全面放开落户的“排头兵”。早在2019年,河北省会石家庄就提出,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限制,实现“零门槛”落户。
2020年,云南省提出要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取消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
同在2020年,南昌提出,全面取消在南昌市城镇地域落户的参保年限、居住年限、学历要求等迁入条件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其他条件,同户人员可以随迁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此外,济南、福州、银川在2020年也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
王太元指出,省会城市如果不能尽快把人才队伍和人口规模做大的话,很难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没有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所以,2015年以来,很多省会城市都在大力吸引人才,放宽乃至放开户口迁移限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全国铁路网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9.1%。2022年将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培育发展都市圈。
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
发改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这是“十三五”以来两个城镇化率首次缩小差距。城市落户门槛继续降低,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全年又有一大批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比例稳步提高,随迁子女在常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90.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人地钱”挂钩政策深入实施,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下达350亿元,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势头强劲,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发展。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步伐稳健,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全国铁路网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9.1%,“八纵八横”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89.9%,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多层级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
同时,2021年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一年的2.56降至2.50。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部制发实施方案,正在加快改革 探索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开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任务》)。2022年将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推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任务》提出,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比例,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主要安排在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城市重点建设片区等区域。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今年也将积极扩大公办学位资源,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同时,稳步推进改革试验。稳妥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范围。积极 探索 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全国联网、上下贯通。支持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加快改革 探索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法律分析:《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重点任务》提出,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