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吸肥规律和产量要求。总结出以下3条小麦的施肥原则:
1.正确计划施肥量
从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要求出发,确定施肥量主要应根据产量水平、土壤供肥、肥料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而定,并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满足某元素需要量=土壤当季供应量+农肥当季供应量+化肥当季供应量
土壤当季供应量=土壤中某元素的速效养分含量(ppm)×0.15(表层20厘米土层重约15万千克)
农肥当季供应量=农肥施用量×农肥含某元素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化肥当季供应量=化肥施用量×化肥含某元素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西南各省麦地肥力,差异很大小由于施肥技术不同,肥料利用率也有区别。一般来说,有机肥当季利用率约20~25%,氮素化肥50~70%(碳酸氢铵在50~40%以下),磷肥15~30%,钾肥50~70%。科学地进配方施肥,就能达到既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2、各种肥料与养分相互配合
在肥料种类中,有机肥含有机质多,能够改良土壤,这是它突出的特点,因此为了培肥地力,达到持续高产,积极开辟肥源,不论在哪种土攘的施肥上,都要保证有机肥占有—定的比重。
化肥的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快,但养分比较单一,所以既要和有机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也要保持矿质元素间的相对平衡。因为每种养分对小麦都具有特殊功能,不可代替;但这些元素又同时处于植株体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首先就表现为单盐毒害。如将小麦培养在氯化钙或氯化钠中,都使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如将二者混合后,单盐毒害作用即被解除。在酸性土壤上,铁、锰等溶解度较高,以致小麦中毒,而施用钙素以后,解毒的效果十分明显。
元素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例如,缺钾土壤上增施钾肥,不仅提高了植株的钾素含量,而且促进了氮、磷的吸收,并使茎、叶中的氮、磷较多的运向籽粒,增加了粒重和品质,在茎秆之中,施钾比不施钾,钾含量提高2.6~3.2倍,抗倒性也好。
3.施肥方法上注重基肥和种肥
小麦施肥方法,可分基肥、种肥和生育期间田间管理的追肥。在这些环节中,应当重视基肥和种肥。
基肥:小麦幼苗体内三要素含量很高,反应极为敏感,而高产小麦基本苗一般较少,要求壮苗早发,保证穗数,所以基肥非常重要。基肥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平稳,可以调节整个生育过程中养分的供应状况,但同时也要配合适量的速效化肥,这样,增产效果才显著。西南区基肥用量,在高产栽培时,每亩应有堆厩肥1500千克左右,油枯20~30千克,尿素约5千克,以及相应磷、钾肥,保证在总用肥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种肥:由于秋雨过多或排水困难,实行少耕、免耕及板田种麦时,有机肥难于耕翻入土,所以在播种时将腐熟优质有机肥及速效化肥集中施于种子附近,这是一种经济用肥的方法,对于迟播小麦更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肥效,基肥、种肥都要改进施用技术,如粪土相融、分层施肥、化肥深施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多谢邀请!磷肥是大元素肥料,它是惰性元素,不挥发流失,沉积在土地中,利用率很高。农作物种植上大部分农民不单独购买磷肥使用,而是购买氮磷钾复合肥使用。比如:磷酸二氨、五氧化二磷、磷酸二钙、过磷酸钙等使用。
一、磷肥适合作为底肥使用
磷肥是从矿物质提取或采矿获得的一种肥料,在水稻、小麦、玉米种植上适合作为底肥。磷肥不溶解于水,撒入水稻田里仍然能看见在水稻田里很长时间,过多使用水稻田长水绵、青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因为磷肥不纯,含有镉等重金属,长期使用会沉淀在土壤中,使土壤重金属超标,污染土壤。所以农民如今大多不单独购买磷肥使用,而改用复合肥使用,减少土壤污染。我们这边曾经有农民在水稻生长周期施磷肥,结果水稻田长满青苔藓和水绵,使水稻无法呼吸、分蘖,水稻只能向上生长,茎秆细长、有效分蘖少、籽粒少,不抗倒伏,产量反而下降了。因此,磷肥只能是做为底肥使用,而且早用,迟了农作物不能完全吸收。
二、磷肥不能过多使用,缺磷土壤可适当补充磷肥
磷肥不像氮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磷肥的效果体现在产量与品质上,使用磷肥籽粒饱满,茎拜粗壮,但水生植物上最好慎用磷肥。不缺磷土壤也没必要追施磷肥,缺磷土壤可增施磷肥。磷肥是采矿制作而成,磷肥含有重金属,过去南方大米查出镉超标,专家认为与农民喜好使用磷肥有关。磷肥可在经济作物中使用,可做为底肥和追肥使用,比如棉花种植可追施磷肥,过去我们这边种植棉花曾经使用磷肥追肥。在农业种植上过磷酸钙每亩可使用15公斤做为底肥、追肥。复合肥每亩15——20公斤做为底肥、追肥,穴施盖土。
三、磷肥适合旱地经济作物使用
磷肥价格低廉深受长江以南农民欢迎,但磷肥适合旱地经济作物使用,尤其是棉花、芝麻、红薯、大豆、玉米可用做底肥。磷肥与氮肥混合做追肥可在棉花、红薯上使用,棉花花铃肥、红薯追肥可适当增加过磷酸钙使用。我们这边农民不太愿意购买磷肥使用,都是购买氮磷钾复合肥使用,土壤中不缺磷元素即可,在媒体曝光南方大米含镉之后,更没有人购买磷肥使用了。
如何正确磷肥施用,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一、细施肥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二、集中施肥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
三、分层施肥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就在哪里不动,因此,在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
四、与氮肥混施肥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
五、适量施肥磷肥肥效长,基施一次可管2~3茬作物,所以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一般1~2年基施一次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作物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计算适当用量,考虑氮、磷、钾三种“营养餐”的平衡。
六、 因土壤而施肥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酸性土壤中。
七、因作物而施肥磷肥最适合于对磷特别敏感的作物,重点应用在豆类、薯类、瓜类上,经济效益较好。
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对作物增产不利,一般应间隔7~10天施用。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