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读nú mǎ。驽马指资质较差、不出众的马。也指蹩脚马。
引证解释:
《史记淮阴侯列传》:“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罗贯中《三国演义》:“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宋应星《天工开物·褐毡》:“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驽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譬若御驽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
驽马的笔顺:
驽总笔画:8笔。笔顺:1. ㄑ(撇点)、2. ノ(撇)、3. 一(横)、4. 乛(横撇/横钩)、5. ㇏(捺)、6. ㄱ(横折)、7. ㇉(竖折折钩)、8. 一(横)。
马总笔画:3笔。笔顺:1. ㄱ(横折)、2. ㇉(竖折折钩)、3. 一(横)。
1、驽拼音:nú。
2、基本释义:
(1)驽马。
(2)比喻人没有能力:驽钝。驽才。
3、相关组词:驽钝、驽马、驽庸、驽悍、凡驽、驽犬、驽痾、驽怯、美驽、驽暗、驽足、驽良、驽懦、驽散。
4、百科释义:驽,读音nú;指劣马,走不快的马;喻愚钝无能。
驽马意思指资质较差、不出众的马。也指蹩脚马。语出《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驽,读音nú。指劣马,走不快的马,喻愚钝无能。马(拼音:mǎ)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后又假借为大。马也用作姓氏。
驽马的笔顺:
驽总笔画:8笔。1.ㄑ(撇点)、2.ノ(撇)、3.一(横)、4.乛(横撇/横钩)、5.㇏(捺)、6.ㄱ(横折)、7.㇉(竖折折钩)、8.一(横)。
马总笔画:3笔。1.ㄱ(横折)、2.㇉(竖折折钩)、3.一(横)。

驽读音
nu
第二声
组词
驽钝
驽马十驾
驽马
驽马十驾的拼音:nú mǎ shí jià。
解释: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近义词:驽马十舍。
驽马十驾造句如下:
1、尊敬的领导们,我们也知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可话虽这么说,这漫长的等待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终止。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什么聪明过人,我不过是驽马十驾罢了。
5、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驽马拼音:[nú mǎ]。
2、驽马,指资质较差、不出众的马。也指蹩脚马。语出《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3、驽,读音nú;指劣马,走不快的马;喻愚钝无能。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