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新西兰社保退款流程(新西兰买保险有什么要求)

新西兰社保退款流程(新西兰买保险有什么要求)

来源:成都号 2023.02.15 16:41:04 阅读:13次

退回社保款怎么处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收到社保费率调整退款的话,会计上就是冲销之前入账的费用。

如收到100元的社保费退费,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企业部分—100(红字)

借:银行存款100

这样就可以冲销上月的管理费用。

其他关于社保情况的会计分录:

1、社保退款该怎样作分录

每月作的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退的时候,是不是相反,就是说,借: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缴纳该社保款时作的什么分录,退款作该科目的借方负数是可以。

2、缴纳社保退回会计分录:

做相反分录冲回就可以了。原借:管理费用--社保费,贷:银行存款,冲回借:银行存款,贷:

管理费用--社保费。

3、退社会保险费的会计分录:这个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退的是企业缴纳社保金,当年度,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上年度,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再结转至“利润分配”科目。

第二种退的是个人缴纳社保金,则贷记“其他应付款--个人缴纳社保金”

4、退回多扣的社保费给员工的会计分录:按做工资计提时分录冲红多扣的社保,并发放到员工手上。

计提工资及扣社保分录应该为:

工资成本=应发工资+公司负担社保=(实发工资+个人负担社保)+公司负担社保

计提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金额为工资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金额为应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金额为公司负担的社保

扣除个人负担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金额为个人负担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金额为个人负担社保

从工资中退回多扣的社保费给员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保(个人部分)(红字)(退回款)

其他应收(付)款--社保(个人部分)(黑字)(正常扣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工资(应发数)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职工工资

贷:银行存款

5、社保钱退在社保账户里的会计分录:

交纳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交时,当然做红字分录就可以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5294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

借:银行存款6022

退给个人时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728

贷:库存现金728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社保钱退回社保账户应计为,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

社会保险费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当中,雇员和雇主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期限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敞抚搬幌植呵邦童鲍阔的费用,它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也可以认为是社会保险的保险人(国家)为了承担法定的社会保险责任,而向被保险人(雇员和雇主)收缴的费用。

社保费用用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归集核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企业负担,一部分为个人负担。

正常情况下,企业负担部分与工资一样计提,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个人负担部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由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

离职员工,其缴纳的社保费如果确定由员工自行负担,当其仍有工资未发放时,则全额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中扣除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即可。当其工资已经发放完毕,需要该员工另外交款时,则应转为其他应收款科目,收回该离职员工交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即可。

6、当月社保缴费,收到保险退费,直接抵减社保的会计分录:

公司缴纳社保4111,个人缴纳社保1406,银行扣款5477,收到医疗保险退费40(直接抵减部分社保)

社保单位部分4111,个人部分1406,银行扣款只是个综合,退费算在给人部分。

6、社保缴纳后的会计分录:

首先单位在编制工资发放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大病医疗补助金);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住房公积金

贷: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后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明细科目);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社保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大病医疗补助金);

贷:银行存款

月底将单位负担的社保费转入管理费用——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也可设下级明细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明细科目);

单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后: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缴住房公积金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月底将单位负担的住房公积金转入管理费用——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单位本期缴纳上期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方:定厂翅断俨登愁券传猾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部分

贷方:银行存款

7、社保钱退在社保账户里的会计分录:

缴纳社保时:借: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贷:现金/银行存款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8、公司交纳社会保险的会计分录: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库存现金(实发数)

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员工社保(企业垫付员工个人应缴纳部分)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可以在税前扣除: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补提的分录跟上述分录一样,你只需要在摘要中说明即可。

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员工社保(企业垫付员工个人应缴纳部分)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可以在税前扣除: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是在计提工资时代扣员工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9、社保局退费会计分录:

退回的贷记缴费时借记的账户。月末若账户余额为贷,该项目报表如需单独反映时,可用负数填入。该项目报表如不需单独反映时,可辅丹滇柑鄄纺殿尸东建冲抵了其它支出项目。只需要按实际缴纳做,月不缴费不用做账,年底这个费用科目总数跟退回来再交一样。按实际缴费金额做帐。

异地重复缴纳社保怎么退

一、两地重复交社保可以退款吗

1、两地重复交社保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退的,可以办理社保转移合并。两地重复交社保可以注销一个保留一个,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社保帐户,社保账户只能缴纳地转移到户口所在地。不慎重复缴纳后可将其转到一个地方后,再办理退还重复部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二、异地重复交社保退款流程是什么

1、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当地社保机构窗口提交材料,申请办理社保退费。或在社保官网上申请办理社保重复缴费处理,填写并打印申请表;

2、由社保经办机构对资料进行审核;

3、如果资料齐全并通过审核,工作人员将当场办理退费手续。

社保怎么退款申请流程

社会保险费退款申请流程如下:

1、单位或个人携带资料到地税办税服务大厅办理退费;

2、地税办税服务厅柜台初审,打印《社会保险费退费申请审批表》、《社会保险费退费明细表》退参保单位或个人作受理凭证;

3、地税部门进行退费查实,并由劳动部门审核待遇发放情况;

4、办理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