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传承了百年办学历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所在高校。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建校40年来,学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紧随国家及区域特别是成都重大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成大校训,“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风,围绕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类人才。
3、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获批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旅游管理等13个专业2019年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
4、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专任教师近1500人,正高职称教师20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500余人,博士教师近700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有“天府万人计划”杰出科学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千人计划”专家等50余人,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长江学者、高端外国专家、研究员(副研究员)等140余人。
成都大学现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58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10个,二级学科(领域)27个。
成都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成都大学原来的名称是成都学院,是属于成都市管辖的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
要知道,全国现在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而985大学仅有39所,211大学也只有100余所。因此,作为一所地方性的普通高等院校,要想跨入985或211大学的行列,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成都大学的名单如下:
1、四川大学。
2、西南交通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
4、西南石油大学。
5、成都理工大学。
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7、西华大学。
8、成都中医药大学。
9、四川师范大学。
10、西南财经大学。
11、成都体育学院。
12、四川音乐学院。
13、西南民族大学。
14、成都大学。
15、成都工业学院。
16、四川旅游学院。
17、成都东软学院。
18、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
19、四川传媒学院。
2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21、成都文理学院。
22、四川工商学院。
23、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
24、成都医学院。
25、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6、成都师范学院。
27、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8、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29、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30、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31、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2、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33、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34、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35、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36、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7、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8、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39、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40、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41、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42、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43、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44、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45、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46、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