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油馓子(油馓子的做法)

油馓子(油馓子的做法)

来源:成都号 2023.02.16 03:36:03 阅读:13次

油馓子的做法

油馓子的做法

用料

高筋面粉 250g

盐 6g

鸡蛋 1个

温水 130克

黑芝麻(也可以不放) 5克,多少没关系

馓子的做法

把用料(面粉、鸡蛋、盐、温水)放到盆里揉成软硬兼施的面团。因在北京气候比较干我把面揉成软些的面团。

盐6克。

面粉250克。我用的是高筋面粉。普通面粉也可以(冬天最好用高筋面粉)

250克面粉里打一个鸡蛋。(500克面粉里就放2个鸡蛋,不放鸡蛋也可以,放鸡蛋更好可以让馓子更加酥香脆。

再来点芝麻。根据自己喜欢也可以不放。放入更香。

揉好的面团先醒10分钟(北方有暖气可以醒发10分钟,没有暖气可以多醒时间长些,就是多揉多醒)

醒10分钟后再揉揉,多醒一会也可以,冬天冷醒醒揉揉醒醒揉揉就是多醒多揉,间隔时间自己看着办,用湿毛巾盖上再醒30分钟后开始搓长条。多醒发是为了让面团糅合的更加光滑(反正是多揉揉会更好)

醒30分钟后搓成跟筷子一样粗细的条。能搓细当然更好呢😄。北方天气比较干。搓不动了可以用湿布察察手。

冬天在北方家里有暖气。早上泡晚上炸。这样醒发的比较好拉。醒发好不容易拉断。在南方就得多醒发时间了。一般是晚上泡第二天下午在炸。因南方气候比较冷醒发的比较慢。总之它是跟发面馒头发面是一个道理。它需要在油里醒发。(注明:夏天泡入油里醒发1个小时就可以炸了,根据各地的气候哦)

🍎亲的问题是要用多少油?

要把搓好的条整个都泡在油里才好。

醒发好后先放入手指上盘条,尽量盘大些20圈就可以呢。一边绕一边慢慢的拉细。不要太用力不然容易拉断的哦。

放入手指上盘条后在再用两根筷子撑起来,稍微轻轻的拉长一下再放入锅里炸。

放入锅里炸的时候拉直定下型。

放入锅里炸拉直定型,再抬起再放入锅里抖抖,再拉直定型抽出两根筷子,正反面翻翻直到炸好(速度得快点,动作慢了就炸成型了影响美观),

香、脆、酥馓子就这么地道好吃。

这些是用500克的面粉做的,好大一盆吧。500克的面粉用料得翻一倍,盐就是12克也可以用10克(因少吃盐比较好)

馓子是哪里的特产

①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轻醮嫩黄深。夜来春眠浓于酒,压偏佳人缠臂金”。

——苏东坡的《寒具》

不仅爱吃红烧肉,还爱吃馓子啊

②宋代包丞驻汴京,夜理案宗,常以开水泡馓子夜歺。有一年西平大旱,夏秋两季颗粒无收,包大人吃不到西平馓子,便让汴京名厨制作。结果,条粗环粘,涩苦难咽。包公叹曰“唯西平馓子好矣”!

铁面无私包大人都说好了

③西平馓子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作为贡品,装箱运往宫廷。西平馓子比其他地方的好吃,是因为西平的小麦和芝麻花生等油料面料优,品质高,再加上其祖传技艺,就别具一番风味。

虽为食品小吃,馓子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述馓子甘、咸、温、无毒、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

这是真的?

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作为一个地道的西平人,才疏学浅也孤陋寡闻,反正是不知道,有知道的老乡可以举手留言。所以我怀疑是官方绞尽脑汁,为了招商引资本,在地方名片上贴的标签。

家乡的馓子

不论真假,西平的馓子好吃是真的!还有老乡的推荐,其实老乡不推荐,我也很想再次尝一尝,并且记录它的味道。

家乡美食——西平馓子

我有很多年没再吃过馓子了,它的味道还停留在小时候。奶奶是一个很珍惜粮食的人,珍惜到什么地步呢?她通常会将好吃的,例如鸡蛋糕、萨其马和馓子,偷偷地放起来。对,就是“偷偷地”,我现在仍旧觉得那地方只有她自己知道。然后,放到过期。是的!过期!她自己从来不舍得吃,只有我和堂兄赶到饭点去找她,她还没有做饭。这个时候,她会将馓子拿出来,用开水泡给我和哥哥,然后自己也吃点。其他记忆里,我似乎很难找到她吃这些零食的样子。

馓子于她来说,说是“珍贵无比”也不为过。奶奶疼孙子,农村里都说“隔辈儿亲”,就是愿意把最珍贵的给你。真羡慕还有奶奶的人……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馓子在我们中原也确乎是好东西。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或许才懂得粮食的珍贵。小时候我们村也有一个会炸馓子的能手。每逢农忙时节,他也会在村头进行售卖,一块钱就能买不少。平日里他也会起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卖。炸馓子可以作为一个手艺,但不能作为一个营生。我们村那个炸馓子的,始终没有富起来,前前后后也搞过种菜、养鸡子,但好像都比较失败,也可能跟他自己的经营有关吧。

像不像“大梳子”

馓子就像加大版本的“梳子”。一根一根很细,非常的脆,拿在手里一不小心就会断。真是想不明白为何要扯这么长,莫非是为了要充分的浸泡油炸?口感非常不错,但有些人吃起来可能会觉得“扎嘴”,还是因为很细很脆。

具体制作过程我不甚了解,但我现场看过几次,感觉蛮复杂的。先要搓为细条,再用食用油浸泡,然后再下油锅炸。正如前文所摘录“纤手搓成玉数寻”,比炸油条要复杂多了。也可能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吧。

我小时候,馓子确是不太便宜的零食。逢年过节走亲戚,也有人拿馓子作为礼品馈赠的。提一篮子或者一箱子馓子,也很“排场”。平时如果农忙或来不及做饭,用开水泡馓子,也是不错的饭食。但还是干吃更香,“咸、香、酥、脆”,应该是馓子比较受欢迎的特点。

我吃过天津麻花,是天津的同事给我带的。据说“正宗”,可我吃起来,太硬!太干!太粗!哪有我们的馓子好吃,真是的!我真应该让他尝尝我们西平的馓子。

后来不知何时起,馓子在乡下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方便面,方便面越做越火,但相比于馓子,总是少那么点东西。它是机器做的,而馓子,是手工做的,不一样。

平时集上、会上也见不到有卖馓子的了,想吃的话只能去城里的几家买。挺担心有一天真的一家也见不到,自己也不会做,想吃都没得吃。

或许我担心的不是某一种食物的消失,而是害怕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再也消失不见吧。

油馓子怎么做好吃

油馓子的做法

面粉用清油、花椒水和起,

切小块,压成圆饼,

从中开洞、拉长、搓条、盘层、拉细,

入热油炸至金黄色而成,味香酥脆。

馓子的做法

油馓子:取2公斤面粉,加入150克清油和煮好的花椒水,调制成面团,反复搋揉,饧一会儿,切成10小块,再分别揉成面团备用。锅中放油烧至八成热,取面团一块,压成圆饼,从中用手指捅一个洞,先拉长,然后搓成筷子粗细的圆长条,再盘成数层,拉细,将长筷子挂好撑开,一端入油稍炸,起小泡后提起。再将另一端入油炸至起小泡,然后将中段入,手持筷子来回摆动,稍炸,再全部入油,将两根筷子错开合并起来,抽出筷子,用筷子拢住使之不分开,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摆在大圆盘中,围摆成多层圆柱形。其特点是色泽黄亮,形状美观,香脆味咸。

油炸馓子是哪个民族的

油炸馓子是维吾尔族的。

为维吾尔等民族的节日食品。油炸馓子是将用花椒水、熟油、蛋清等和好的面搓成细条,放油锅里炸,使其形状呈大半圆状,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摆放在盘内。

围摆成多层圆柱形,形状美观、色泽黄亮、酥脆爽口馓子造型独特,方便易作,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等都有节日作馓子的习俗。馓子成为团结和睦友爱的象征。

炸油墩子时,油温不要过高,否则炸出来的油墩子黑黑的,只要中小火就可以了;油墩子的工具勺一定要在油锅里预热,并且留些油后再放面粉糊,这样比较容易脱模。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