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成都落户统计2017(2021年成都落户)

成都落户统计2017(2021年成都落户)

来源:成都号 2023.02.17 04:34:07 阅读:14次

成都落户最新政策

成都落户政策:指在执行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外、根据《成都市户籍迁入管理办法(试行)》,符合成都人才引进的4项政策,也可以申请迁入本市。

成都出台一系列的限购政策,来蓉人员子女上学等问题,市外人员对成都户口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成都市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实施"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户籍迁入登记和居住证积分入户)双轨并行的户籍迁入政策体系,给市外人员入户成都创造了更多便利。

成都常见落户方式:

1、房产落户。

A、房产落户(两种情形):

情形一:2014 年 6 月 1 日(含)-2017 年 12 月 31 日(含)。

(1)、 购买建筑面积>90 ㎡的新盘或二手。

(2)、 成都市社保一年(连续)。

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新盘以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二手房以成都市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中记录的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买卖过户登记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情形二:2014 年 6 月 1 日前。

(1)建筑面积>70 ㎡的市外人员。

(2)可申请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需≥上年度成都市城镇家 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76㎡)。

2、积分入户查询。

(1)、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2)、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连续不间断60个月及以上(入户前一个月)。

(3)、无刑事犯罪记录及未参加国家禁止的活动。

资料:积分申报单、居住证、身份证、劳动合同或本地单位营业执照、参保缴费证明、合法住房证明(其他资料看积分申报对应补充)。

时间:积分申报15个工作日后出结果公布,人口服务管理机构2个工作日内确定入户名单及公布,3日后正式确定,确定后60日内可办理入户手续。

2017最新成都落户政策是怎样的?

日前,《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其中提到的落户新政,对于想落户成都的朋友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下面我们来看下,2017年成都的落户政策有哪些变化?最新成都落户政策又是怎样的?

《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提出,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除了以上两类人可落户成都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落户成都呢?分别要满足哪些条件?关注“成都公安微户政(1)”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办证“

-”外地户口迁入“了解成都最全的落户政策。外地户口迁入分为:

1、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

2、技能人才

3、投靠类

4、购房类

5、居住期满

6、应届高校毕业生类

7、调动、招录

8、大专学历及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类

9、军人类

10、投资、纳税类

11、离(退)休类

12、境外入户类

13、人才引进类

14、其他类

15、刑满释放

16、申请设立集体户

17、持准迁材料办理入户

通过“成都公安微户政”微信公众号可自行评估是否满足入户条件。

引用资料

成都公安微户政.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落户政策

1、购房入户

(1)90㎡以上:交房入住以后,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以上,且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

(2)90㎡以下:交房入住以后,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以下需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原件”),且在成都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年及以上连续不间断,依法登记并取得2年以上居住证(即2年社保2年居住证,二者缺一不可)。

2、学历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3、投资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投资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4、纳税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兴办企业,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5、无业人员夫妻投靠入户

公民结婚后有固定住房和稳定生活来源,可投靠配偶迁入(含非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投靠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户口迁入后一律登记为非农业人口)。

以上内容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成都落户政策的相关内容,成都落户政策推出的学历落户主要面向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我们可以看出来成都想要留住人才的渴望,毕竟成都市四川的省会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巨大的。

多地“抢人大战”白热化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无疑是当下国内各大城市“抢人大战”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国内多城密集出台落户新政,门槛一降再降。而在此背景下,流入人口如何由“量变”转为“质变”,成为摆在各大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题。

无房也能落户!这两座城市落户门槛“史上最低”

本月起,济南、南宁两城同时开始实施本地的户籍新政,落户门槛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低”。

依照济南的《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政策提供了人才、院校学生、居住、就业、投靠等多种途径落户,并放开落户限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无房、投靠亲属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均可落户。

另外,毕业季到来,济南还针对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出台了便利政策。

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济南全面放开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毕业生来济南均可先落户后就业。

在南宁,根据本月起施行的《南宁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实施办法》,城镇落户条件也全面放开。

《办法》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取消了以往的参保、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条件的限制,申办户口材料进一步简化。

另外,南宁还对新落户城镇的农村籍大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同时允许相关申报资料“容缺”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座城市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批调整户籍政策的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天津、苏州、沈阳、重庆、青岛等在内的多个大中城市出台新政策降低落户门槛,南昌、昆明两城市也取消了落户限制。

成效初显:特大城市再扩容

按照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国的城市按照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被划分为五类七档。

这其中,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万至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万至500万的为大城市。大城市又以300万为界,分为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

根据住建部今年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与2017年相比,中国城区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城市由13个扩大到了15个,西安和青岛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而城市落户条件放开已在稳步推进中。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时隔一年,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印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政策松绑结合近年来的几轮“抢人大战”,效果已逐渐显现: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常住人口都出现明显增长。

如,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为1020.3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9.98万人。

成都2019年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均出现增长,其中户籍人口突破1500万人。

杭州在2019年常住人口首破千万达1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4万人。

相反,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

“量变”之下能否有“质变”?

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打得不亦乐,但人们更关心的是,除了人口数量出现变化,城市是否真正吸引到了需要的人才?

一些城市的调查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例如,来自西安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3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实施,到2019年4月30日,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安全市共迁入落户115.1万人。

另外,根据西安市公安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西安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为38.07岁,户籍人口平均年龄比新政实施前下降了1岁多,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降低了1%。而从迁入人口文化结构看,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高达64.05%。

再来看成都,据统计,自2017年7月20日实施人才落户新政以来,成都市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

另外,2017年底,成都市新增户籍人口36.4万,人口老龄化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实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新增户籍人口40.7万,人口老龄化率进一步呈现出下降趋势。

中青年、高学历人才无疑是各大城市最为青睐的群体。他们对于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大城市抛出的橄榄枝也一个比一个“诱人”。

例如,此前,杭州就提高了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给予A类顶尖人才“一人一议”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

苏州则瞄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参照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最高每年可获40万元。

从科研经费,到安家费,再到购房补贴……各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只为留住人才。其成效也将体现在最终的客观数据中。

显然,对于越来越多加入“抢人大战”的城市来说,如何从“量变”到“质变”是未来需要解答的一道考题。(完)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