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很厉害,他是蜀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刘备的名字是有来历的,“玄德”是刘备的字,在古代,一个人的字是会有不一样的意义的,“玄德”其实和老子的《道德经》有关系。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关于“玄德”二字的解释。翻译一下是:生养抚育了万物,但是不占为己有,立下功勋,但不居功自傲,滋养世间万物,并不居于主体地位,这就是最高的“德”,”德“就是玄德。
这段话很有道理,简直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似乎是先有了刘备的一生,然后才有了刘备的字”玄德“。刘备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忠臣的形象。刘备有”卧龙“”凤雏“两大智囊,它最终能够入主西川,最终成为这一片的霸主,其实就是运用了手下谋士的智谋。
刘备在新野大败曹军后驻扎在樊城,樊城不适合防守,诸葛亮让他弃城赶紧走,曹操有屠城的习惯,刘备担心自己离去,百姓就命不久矣,所以刘备就派人警告百姓说”曹操兵到,孤城不能坚守,百姓如果愿意跟随,可同我一起过江。“他的那种仁义也是从这个时候展现的。
刘备对自己的部下也很好,都是肝胆相照,关系也不错哦。长坂坡时,众人都以为赵子龙弃刘备而去,刘备对部下说:”子龙不弃我走也!“对诸葛亮也很好,刘备对关张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真的很暖心。
刘备的品行确实不错,也能称得上老子《道德经》里所说“最高的德”的解释。作为一个统治者,治理国家很重要,他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也利于安定民心。老子认为只有像宇宙一样深邃的人,可以包容万物的人才是真正的玄德。

玄德释义:
1.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 2.指自然无为的德性。 3.天德。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玄德_百度汉语
[拼音] [xuán dé]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卒于223年,享年63岁。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玄德,取玄天厚土,载物载德之义。其释义:1.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李周翰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明·梅鼎祚《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
2.指自然无为的德性。《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王弼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庄子·天地》:“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隋书·经籍志三》:“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
3.天德。《汉书·礼乐志》:“礼乐成,灵将归,托玄德,长无衰。”颜师古注:“言托恃天德,冀获长生,无衰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薛综注:“言帝如此清惠之风同于天德。”
在古代,名字是分开的。名指的是姓名,字是补充或者解释或者是相反的。
从周朝的时候,出生三个月之后才能有名,也叫小名,乳名。到了20岁之后,基本上都成家立业了,那个时候再叫小名就不合适了,就要加字了。所以名是爹妈给定的,字是自己给取的。然后亲戚朋友和外人都称呼他的字,而不能叫名。
1、玄德一词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如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玄德,变幻莫测而又深远悠长的本来之意,居功不傲者可谓玄德,父母之恩可谓玄德。我们经常讲的大地之母,为什么把大地比作母亲?地势坤,厚德可载万物,谓之玄德。当然,这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玄德。
1、刘备“字玄德”,“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不过三国乱世,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
2、玄德是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