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个体参保的社保在缴费,单位就不能参保,如果你有单位,就必须把自己参保的社保办理停缴,然后由公司给你办理续缴。
社保卡本身和五险一金并无关系,社保(单位职工缴纳社保就是五险,个体参保就没有工伤、失业这两个险种,就只有三险了)只与社保机构的系统里面你是否在缴费有关,卡只是你使用社保资金的一个凭证罢了。
公积金与五险是不一样的,因为征缴机构不一样,一个是社保局,一个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但是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规定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社保与五险一金的区别主要是两方面,一种是概念不同,社保主要是指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种险种,而五险一金中则还包括了住房公积金。另一种是范围不同,社保中只涉及5个险种,而五险一金里面的一金则还包括了住房公积金,也就是五险一金的范围要比社保大。
法律分析:
一、公司交的五险一金和社保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个险种。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2、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仅仅包含养老保险等五个险种,但五险一金还包含住房公积金。即五险一金包含社保。
二、五险一金有什么作用。
1、生育保险,缴纳比例是1%,全部由用人单位负责,个人不需要缴纳,主要是用于妇女生育、产检等项目想享受到优惠和津贴,男性做有关生育的手术也可以想到津贴。
2、工伤保险,缴纳比例是0.8%,全部由公司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员工在上班期间或者上下班途中出现受伤可以获得保险赔偿,如果是因为工作产生职业病也可以获得赔偿。
3、失业保险,公司和个人承担的比例分别是2%和1%,员工在非自愿离职的情况下,可以申请领取失业金,比如被公司辞退,合同到期公司不再续约,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等。
4、医疗保险,公司和个人缴纳比例分别是6%和2%,个人在生病住院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报销,报销比例比较高,在85%以上,在药店买药,医院挂号也可以使用医保卡。
5、养老保险,公司和个人缴纳比例分别是20%和8%,规定要缴满15年才可以在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退休年龄是60周岁,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可以通过领取养老金来维持生活。
6、住房公积金,公司和个人缴纳的比例要相同,在5%-12%不等,在购房的时可以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是50万元,不能超过个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的20倍,执行公积金贷款利息。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
第72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情况确定应缴数额。用人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在单位就职的公民来说,若是发现单位没有给自己缴纳社会保险、或者是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那么可以选择投诉单位,也可以选择离职,且在离职的时候,可以要求单位向自己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法律分析】:五险一金是可以交的。只有交了五险一金才有社保卡。社保卡是自己去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领取的。员工和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单位就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和是否有社保卡没有关系,但是在缴纳社保之后是需要办理社保卡的。所以没有社保卡是可以缴纳社保的,在缴纳社保之后就可以办理社保卡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社保和五险一金有差别,首先社保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总称,包括5种保险。而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简单来说五险一金就是社保加住房公积金,即五险一金包括社保。一般正式单位都会给劳动者购买五险一金。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