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战争有关的诗句有如下:
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词。词人用长途跋涉、身向榆关写出离乡之远。夜深人静时,军营中数不清的烛光很像城镇中的万家灯火,词人想念着远方家人,带着思念进入梦乡,却被风雪所扰。“故园无此声”,更进一步激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2.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月黑之夜,雁群惊飞,而敌人正在逃跑,战斗前的紧张气氛可见一斑。从敌人的败退,可以看出唐朝军队的英武,一股豪情油然而生。诗人描写的是追兵即将出发时的一幕,表现出了军队的自信——只派轻装的骑兵追击而不用大军。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归乡后。“三万里”“五千仞”把想象中的中原景象描写得高大壮阔,气势磅礴。诗人写北方宋朝遗民的苦苦盼望与失望,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以雄伟的大好河山触发忧愤与感慨,以百姓的真情向统治者呼唤北伐收复故土,不写诗人北望有感而写南望有情,艺术效果倍增。
4.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第一句写出塞上空旷之景,只能见到黄河远上天际。第二句“孤城”与“万仞山”形成强烈的对比,渲染出戍守之地的地势险要。后两句写出了玉门关一带自然环境的严酷,正所谓“春风不度”;也表现出戍边将士的豪情:既然本地本就荒寒,又何必怨天尤人呢?全诗大气磅礴,威武豪迈,将盛唐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如下: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4、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5、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6、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杜甫《曲江对雨》
7、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8、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9、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10、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1、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12、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1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关于战争的诗句如下:
1、《春望》——唐——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渔家傲·秋思》——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和项王歌》——楚——作者:虞姬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