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而立之年是几岁(刚过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是几岁(刚过而立之年是几岁)

来源:成都号 2023.02.19 09:32:03 阅读:13次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三十岁。

“而立之年”也称为“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扩展资料

三十而立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架空后,率领门生们环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钉子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门生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此刻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触万千……宰予当即过来慰藉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30岁。

一般说一个人到了而立之年,是指这个人是应该具有了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时候。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个词指一个人的自立和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学有所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

扩展资料:

孔子认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是不断提高的。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外界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则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而为一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

从中可以看出,三十而立是指在学习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认知、获得知识了,是该学有所成的时候了,并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看法,是走向四十不惑的必经之路,也是第一阶段走向成熟的转折性标志。

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

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近义词:三十而立 当立之年

造句:

1、他还未进而立之年,却成天暮气沉沉,一副老人的神态。

2、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3、到了而立之年的姐姐,更加勤奋好学。

4、他刚到而立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5、我因家境穷困,所以而立之年仍然中馈犹虚。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