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烯酰吗啉(烯酰吗啉的作用和用途)

烯酰吗啉(烯酰吗啉的作用和用途)

来源:成都号 2023.02.19 12:02:34 阅读:13次

西马原粉烯酰吗啉质量好吗?

好。西马原粉烯酰是一类较理想的吗啉类高效杀菌剂,专一杀卵菌纲真菌杀菌剂,对霜霉菌、疫霉菌真菌特别有效,可用于葡萄、马铃薯和番茄等作物,具有用量少、持续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市场前景较好。其分子式为C21H22ClNO4,化学名称为:(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

烯酰吗啉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等果树上的霜霉病及晚疫病等。烯酰吗啉是专一杀卵菌纲真菌杀菌剂,其作用特点是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霜疫霉病、晚疫病、疫病、黑胫病等作物病害,可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

烯酰吗啉特点

烯酰吗啉具有预防和活性,在作物叶片上具有残留活性,提供的预防作用。当烯酰吗啉喷雾于作物上,药剂能通过叶片表面渗入叶片组织,通过扩散,在叶片内局部传导,可用于防治多种重要作物的病害。

这些包括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烟草黑胫病等。烯酰吗啉与目前应用广泛的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如甲霜灵)无交互抗性,且亲和性好,可与其他不同类型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混用,从而扩大杀菌谱和使用范围。

市场上买的烯酰吗啉使用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

烯酰吗啉是一种低毒性杀菌剂,市场上有50%的可湿性粉剂等,可适用于蔬菜、瓜果类。但要注意:1.在葡萄、荔枝、烟草、黄瓜、甜瓜、苦瓜、番茄、辣椒、马铃薯等登记作物上,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的基础上,可以按规定用量科学使用;对不在登记范围内的草莓等作物,严禁使用烯酰吗啉,无论是单剂还是混剂,否则会危害草莓等作物质量安全。2.当黄瓜、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等幼小时,喷液量和药量用低量。喷药要使药液均匀覆盖叶片。3.施药时穿戴好防护衣物,避免药剂直接与身体各部位接触。4.如药剂沾染皮肤,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如溅入眼中,迅速用清水冲洗。如有误服,千万不要引吐,尽快送医院治疗。该药没有解毒剂对症治疗。5.每季作物使用不要超过2次,有一定的抗性风险,不宜在整个季节单一使用多次,注意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其他杀菌剂与其轮换应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6.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7.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处清洗施药器具。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烯酰吗啉的使用技术

烯酰吗啉的使用技术

烯酰吗啉主要通过喷雾防治病害,根颈部受害的也可对根颈部及其周围土壤喷淋。

防治葡萄、荔枝或根颈部病害时,一般使用50%可湿性粉剂或50%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80%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40%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水乳剂300~400倍液,喷雾或喷淋;

防治瓜类、茄果类、叶菜类及烟草等作物的病害时,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35~50克有效成分的药剂,对水30~60升喷雾。在病害发生前或初见病斑时用药效果好。

扩展资料:

烯酰吗啉的注意事项

1 、当黄瓜、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等幼小时,喷液量和药量用低量。喷药要使药液均匀覆盖叶片。

2、 施药时穿戴好防护衣物,避免药剂直接与身体各部位接触。

3 、如药剂沾染皮肤,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如溅入眼中,迅速用清水冲洗。如有误服,千万不要引吐,尽快送医院治疗。该药没有解毒剂对症治疗。

4 、该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和远离饲料、儿童的地方。

5 、每季作物安克-锰锌使用不要超过4次,注意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其他杀菌剂与其轮换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烯酰吗啉

50%烯酰吗啉稀释倍数

4000倍。50%烯酰吗啉是在稀释之后才进行使用的,而50%的稀释倍数就是4000倍数。烯酰吗啉是一种有机物,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等果树上的霜霉病及晚疫病等。

烯酰吗啉的作用和用途

;     

      回答

      烯酰吗啉是一种新型内吸治疗性专用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霜霉病、霜疫霉病、晚疫病、疫病、疫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于葡萄、荔枝、黄瓜、甜瓜、苦瓜、番茄等作物,主要通过喷雾防治病害,根颈部受害的也可对根颈部及其周围土壤喷淋。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