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眼穴是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因为腰眼穴的位置特殊,在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是肾脏相邻的部位,而肾脏喜温恶寒,如果能常对该穴位进行按揉,可以健肾补肾、补血益气,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1、按摩腰眼穴是预防腰酸背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按摩时,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然后紧按住腰眼穴处,稍停片刻,再用力向下搓到尾闾处,以此反复搓上数十次,每天早晚坚持各做1次,这样可以使得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网发生扩张,从而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腰肌耐力,达到养腰护腰的目的。
2、按摩腰眼穴还可以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于那些患有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以及有腰伤的病人,可以时常搓搓腰眼穴,即可帮助改善要损伤带来的疼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号 6 腰眼穴的别名 7 出处 8 腰眼穴的定位 9 腰眼穴取穴方法 10 腰眼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腰眼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腰眼穴主治病证 13 腰眼穴的配伍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腰眼
1 拼音
yāo yǎn
2 英文参考
EXB7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āoyǎ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B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腰眼为经外奇穴名(yāoyǎn EXB7)[1][2]。出《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3]。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1]。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等妇人诸疾,痨瘵,小腹痛,肾下垂,睾丸炎,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扭挫伤,尿频,遗尿,虚劳,消渴等。
4 拼音
yāoyǎn
5 代号
EXB7
6 腰眼穴的别名
鬼眼(《医学入门》:“鬼眼穴,专祛痨虫,令病人举手向上略转后些,则腰上有两陷可见,即腰眼也。”)。
7 出处
《肘后备急方》:治臀腰痛……又方灸腰眼中七壮。
8 腰眼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眼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1][4]。
腰眼穴位于腰区,横平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寸凹陷中[2][5]。
腰眼穴位于第四、五腰椎棘突间旁开3~4寸处(《中国针灸学》)[3]。
经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9 腰眼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穴,在与腰阳关穴相平左右各旁开3.5寸处取穴。
俯卧位,与髂嵴相平的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4寸之凹陷中取穴[5]。
快速取穴:俯卧,两侧髂前上棘水平线与脊柱交点旁开约1横掌凹陷处即是腰眼穴[6]。
10 腰眼穴穴位解剖
腰眼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腰方肌[4]。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4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4]。
11 腰眼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眼穴有强腰健肾的作用。
12 腰眼穴主治病证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等妇人诸疾,痨瘵,小腹痛,肾下垂,睾丸炎,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扭挫伤,尿频,遗尿,虚劳,消渴等。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4]。
腰眼穴主治痨瘵、腰痛、小腹痛,以及肾下垂、睾丸炎、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扭挫伤等[2]。
腰眼穴主治劳瘵,腰痛等[3]。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等妇人诸疾;尿频,遗尿;虚劳,消渴,睾丸炎[5]。
13 腰眼穴的配伍
腰眼配委中、肾俞、阿是穴,治慢性腰痛[5]。
腰眼配脾俞、肾俞,治肾下垂[5]。
腰眼配肾俞、脾俞、次髎,治痛经[5]。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5][3],局部有酸胀感[5],有时可向臀部放散[5]。
一般直刺1.0~1.5寸[2][4]。
注意:腰眼穴深部是胸膜和肺脏,故针刺时不可直刺过深[5]。
14.2 灸法
可灸[2][4][5]。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用艾条灸腰眼穴10~15分钟,可治遗尿、肾炎、带下等生殖系统疾病[6]。
15 特效 ***
经常按揉推擦腰眼穴,可防治腰肌劳损[6]。
在腰眼穴附近刮痧,每次5分钟,可治遗尿、肾炎、带下等生殖系统疾病[6]。
16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
《医说》:灸瘵疾……当以癸亥夜二更……之时,解去 *** 衣服,于腰上两旁微陷处,针灸家谓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笔点定,然后上床合面而卧,每灼小艾炷七壮,劳蛊或吐出,或泻下,即时平安,断根不发,更不传染。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5分钟左右。
3、两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扩展资料: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所以,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搓“腰眼穴”益肾壮腰
腰眼穴是人体中的一个经穴,是与我们腰部健康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其穴位位于人体“有脉”处,腰部周围有脉,且腰部眼点靠近人体“肾”脏,对肾脏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经常按摩穴位,可起到温肾气血的作用。舒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痛、下肢瘫痪等疾病。当按摩刺激腰眼穴时,可揉搓双手发热,用双手掌根揉搓腰眼穴,每次3-5分钟。也可将双手握成一个空拳,轻轻拍打腰部,或用拳头背面按摩穴位。此外,还可采用刮痧、拔罐、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
人到中年后,肾气不足,但大多数人补肾的方法是食补,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比如肾虚往往导致腰酸腰痛,这个时候可以多按摩腰部和眼部。老年人经常搓腰眼到老年可直腰不弯,还可防治感冒引起的腰痛病。俯卧位,在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旁开3~4寸凹陷处。经常按摩腰眼点,可以温润肾阳,疏通气血,不仅可以疏通经络,强腰脊,补肾益肾,也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每次按摩到腰部感觉酸胀为宜,建议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有很好的腰部和肾脏功能。身体坐着,双手紧握拳头自然背,用食指举起拳头紧束腰眼穴位,强迫做旋转揉捏,每次约5分钟。用双手握拳,将食指掌指关节的凸起部分置于腰部眼点两侧,顺时针按揉9次,逆时针按揉9次,均匀36次。双手握拳,轻拍腰部,或用手捏腰部,每次3 ~ 5分钟。用双手拇指指腹贴在腰部,逐渐用力压下,当前压到最大,保持30秒,然后慢慢减小力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腰部酸胀为一个程度。用双手握拳,用手掌和拇指指节压住腰部,旋转揉捏30 ~ 50次,感觉酸胀。将两只手掌的根部紧紧地贴在腰部,用力上下摩擦,动作要快而有力,这样才能感到热。
按摩腰眼穴能起到活血通络、强腰益肾、治腰腿痛、尿频、腰背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推拿腰眼点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搓手至热后,按腰部,稍停片刻,然后向下搓揉至臀部部位(长强穴)。再转头搓一次,每次做50 ~ 100次,每天早晚。用手掌调节腰眼和腰尾,既能疏通脉搏、强健腰椎,又能起到调理明目、固精肾、延年益寿的作用。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