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汨的读音:gǔ gǔ。
汩,是象声词、多音字。读音为gǔ和yù,基本意思是水流的样子。此外,汩还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总笔画数为7,部首为氵。
汩基本字义
1. 水流的样子:~流(急流)。~~(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gǔ)。
2. 治理,疏通:决~九川。
3. 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时序”。
4. 涌出的泉水。
5. 沉没(mò):~没(mò)。
扩展资料:
形容水流的词语:湍急,浩瀚,浩淼,淙淙,奔流不息,汹涌,涓涓,奔腾,激荡,浩浩汤汤。
湍急水流急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回流北岸,其势郁蒙,涛怒湍急激疾,一有决溢,弥原淹野。”
淙淙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也可以形容水很干净。
汹涌,汉语词汇。拼音:xiōnɡ yǒnɡ。基本解释;水势翻腾上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浩浩汤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ào hào shāng shāng,意思是浩浩荡荡。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汩汩的读音:gǔ gǔ。
汩基本字义
1. 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gǔ)。
2. 治理,疏通:决汩九川。
3. 扰乱。
4. 涌出的泉水。
5. 沉没(mò):汩没(mò)。
扩展资料:
汩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11。
汩组词示例如下:
1.汩和[ gǔ hé ]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2.洄汩[ huí gǔ ]水流湍急回旋。
3.流水汩汩[ liú shuǐ gǔ gǔ ]水汩汩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4.汩汩流淌[ gǔ gǔ liú tǎng ]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也形容水急流的样子。
5.汩汩滔滔[ gǔ gǔ tāo tāo ]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汩
汩汩gǔ gǔ
一、释义
[gǔ]
1、〈动〉(形声。从水,曰( yuè)声。本义:治水,疏通)
2、〈动〉弄乱;扰乱
3、沉迷 。
4、淹没;湮灭
5、〈象〉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yù]
〈形〉疾行。如:汩汩(水急流的样子; 汩徂(疾行);汩话(水疾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涌的样子)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汩,治水也。从水,曰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汩,治水分流。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曰”作声旁。
三、造字本义
动词,比喻溪流匆匆流淌时发出“嘀嘀咕咕”的声音,好像溪水自言自语一样。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汩汩、汩没、汩和、没汩、汩殁、汩活、洄汩、戫汩、汩陈、浮汩、汩潏、淙汩、汯汩、汩淴
一、汩和[gǔ hé]
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二、洄汩[huí gǔ]
水流湍急回旋。
三、汩咄[gǔ duō]
隋唐时靺鞨族部落之一。
四、陵汩[líng gǔ]
践踏毁弃。
五、汩都都[gǔ dōu dōu]
水流声。
汨和汩的区别如下:
“汩”有两个读音(gǔ和yù);“汨”的读音为(mì)。“汩”(gǔ)和“汨”(mì)左边都是“氵”,看来它们的本质都与“水”有关系。外形唯一的不同:“汩”(gǔ)右边是“子曰yuē的曰”;“汨”(mì)右边是“ 日月的日rì”。
“汩”(gǔ),左右结构,左边“氵”表示河流;右边的“曰yuē”是语气词,有“说”的意思。所以,“汩”指连绵不断的水流、水流的一种状态。比如词语“汩汩”,也是个拟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造个句子:农民朋友发明的水车真厉害,只要一转动水就汩汩地流向田地里。
汨罗江
汨罗,简称罗城,隶属于岳阳市,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春秋时,楚文王置罗子国于此。秦改为罗县。唐武德八年(625)废罗县入湘阴县。1966年2月析湘阴县东北部建汨罗县。1987年9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汨罗县,设立汨罗市(县级)。
汨罗底蕴深厚,是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之处,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拥有世界非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中国龙舟名城。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