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及株行距

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及株行距

来源:成都号 2023.02.23 05:19:36 阅读:13次

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和过程

一、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二、玉米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玉米种植前需要先整地施肥,选择适宜的地块,然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为35厘米左右,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并在土壤里面施加足量的肥料作为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细耙整平后起垄,这样就可以准备种植了。

2、播种种植

选择适宜品种的玉米种粒,将其按照行距65cm、株距18cm、深度为5cm的方法播种到土壤里面去,播种好后需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这样玉米很快就能出苗生长,它出苗后注意要及时间苗补苗。

3、养护管理

玉米种植后需要做好养护管理,它生长期需要定期中耕除草,以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还需要定期为其施加薄肥,这样玉米植株才能生长旺盛,养护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有病害产生的话需要及时用药物治疗。

三、玉米生长过程

1、幼苗期

在玉米的幼苗出土之后,需要及时浇水来保持水分,这个时候幼苗也很容易被田间的地老虎等害虫咬咬断,所以需要在旁边埋入一些呋喃丹颗粒驱虫。幼苗长到30厘米左右需要施用尿素来追肥,追肥过后记得进行灌溉。

2、生长期

玉米植株长到三四十厘米的时候会进入快速生长期,这个时候需要大量养分来促进茎干拔节,一般会施用复合肥进行追肥。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大部分来自于自然雨水,天气干旱需要及时浇水。如果叶片生长的太过密集,需要适当的修剪掉部分叶片,防止植株营养生长。

3、结实期

玉米开花过后通常是风媒受粉的,但要注意别和隔壁的种植地窜粉,不然的话会长出花玉米来。长出果穗到成熟时间在20天左右,颗粒硬化之后便可以采收。

种植玉米的注意事项

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品种,播种前可先将种子晾晒一遍,同时可用药剂拌种;播种后的2-3天内要浇一遍水,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玉米的产量非常的高,相对应的对肥料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必须合理的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玉米的三个阶段对肥料的要求比例不同,在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

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另外还要做好播种前的基肥施加,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玉米是抗旱植物,主要浇水的时间是在玉米抽雄或者吐丝时浇水一次,在其它的时间如果叶子不打卷就可以不用浇水,当然也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浇水的含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玉蜀黍 (玉米)

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7月份,根据种植地区选择种植时间,且种植前,选择产量高、有一定抗性的种子,翻耕土壤并施入基肥,采用条播或者点播的方式栽种入土,苗株长出后间苗移栽,按照60厘米的株距挖栽植穴,生长期间提供充足的水肥。

玉米什么时候播种

玉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7月份,根据种植地区选择种植时间,春季播种的玉米8-9月份即可采收,秋季播种的玉米10月份采收,南方地区的环境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

玉米的种植方法

玉米种植前,选择产量高、有一定抗性的种子,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翻耕土壤并施入基肥,采用条播或者是点播的方式播种,覆盖土壤浇足水,加盖透明地膜,起到保湿的作用。

玉米的田间管理

玉米苗株长出后间苗移栽,按照60厘米的株距挖栽植穴,每亩的种植密度在3500-4000株左右,生长期间提供充足的水肥,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以及灌浆期施肥。

玉米的病虫防治

玉米种植期间容易感染褐斑病、锈病、茎腐病等病害,遭受玉米螟、蚜虫等虫害侵蚀,感染病害时可以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稀释后每隔7-10天喷施1次防治,种植前用药剂搅拌和种子搅拌,不仅能防治虫害,也可以使苗株生长健壮。

玉米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可以收获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玉米的种植时间了,关于玉米的种植方法大家都不是很了解,那么玉米具体是什么时候种植?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玉米的种植时间及收获时间吧!

玉米的种植时间及收获时间

玉米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该阶段又分以下两个时期。

①播种期:种子萌发,破土出苗。此时要注意种植密度,提高播种质量,不可覆土过后,影响出苗。30-4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钾肥,一些地区可适量的施用锌肥、硫肥。定苗后趟地产地,黑龙江地区易发生春旱,影响出苗率。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极度干旱时进行浇灌。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10左右天出苗。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另外,种子的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②三叶期:出苗、三叶期直至拔节期是种子长根、分化茎叶,茎叶生长相对缓慢,根系发展迅速。此时要注意促进根系生长,壮苗,保证出苗早、出苗率高、出苗齐。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拔节期

施用氮肥总量的60-70%做为追肥,长势好的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长势差的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后期分两次追施。要求施肥深度10cm,及时覆土。

3、大喇叭口期

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直至抽雄期,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快速增大,根系发展,雌雄穗分化。此时要注意促叶、壮秆,防止倒伏,增加穗增长。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使用叶面肥。

4、抽雄期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抽雄期。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就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5、成熟期

玉米进入开花、授粉、受精和胚乳母细胞分裂阶段,此时要注意保叶护根,防倒伏、防衰老,增加粒数粒种。

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密度的品种,作为良种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它的相对性,只在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水肥条件选择适合密植的品种。

2、品种特征特性。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密性,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密度增大时产量较稳定,适宜种植的密度较大,平展型耐密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若增加密度就会减产。

①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此类品种、植株高大、叶片较宽、叶片多、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35度,穗位以上的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45度。每亩留苗3000~3500株为宜,适宜春播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有效积累提高产量。

②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此类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小于25度,穗位以下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小于45度每亩留苗密度4500~5000株。适宜麦收以后播种。

③中间型。此类品种的叶片与主杆夹角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多数属中早熟耐密品种,每亩留苗密度在3500~4500株之间,适宜麦垄套种或油菜茬播种。

3、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选择合理的密度。

①亩产400~500千克的中产田,平展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紧凑型杂交种为4000株/亩左右。

②亩产500~600千克的产量水平适宜密度范围是:平展叶型玉米杂交种每亩3500株左右;紧凑型中晚熟大穗型杂交种每3700~4000株左右,紧凑竖叶中穗型杂交种每亩4500株左右。

③亩产650千克以上产量水平的适宜密度范围是:紧凑中穗型,每亩5000~5500株,紧凑大穗型每亩4500~5000株。

4、增密增产技术。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将现有耐密品种的种植密度增加500~600株/亩,前提是选耐密品种和水肥条件好地块。

5、玉米每亩的穗数是构成玉米产量三要素之一,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产量,由于自然界限制玉米最终成穗的因素较多(如病虫、营养光照等)种植密度的成穗率一般为90%~95%,为确保亩穗达到设定目标穗数,大田留苗时应按适宜的穗数增加5%~10%,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穗数指标。

玉米种植注意事项

玉米是一种既需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不同,要求土壤肥沃,能灌能排,因此,在整地上要开好三沟,即主沟、围沟和厢沟,并做到沟沟相通,沟不积水,能灌能排。玉米整地最好是隔年翻耕冻坯或种一季冬季蔬菜,到第二年播种玉米时,土壤疏松干燥,团粒结构好,对玉米生长有利。如果没有隔年翻耕的,开春后要选择晴天及时整地,并保持土壤干爽,防止结块成坯,影响根系生长,同时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

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

1、基肥,在播种前整地时,每亩基施优质有机肥(如猪粪)1000公斤,有效含量25%的复合肥80公斤加ZnSO4(即硫酸锌)、MnSO4(即硫酸锰)各1公斤加硼砂(可杀菌)2两(条施为好:在作物行间靠近作物根处开一条沟,把肥料施入沟里);现在有玉米专用肥。

2、在3叶一心期施提苗肥,10公斤水兑1把半到2把尿素灌根。(注:不可浇到叶片上,否则会造成烧苗)

3、6叶时追肥一次,采用穴施法(即:在每株玉米根部旁8—10厘米处用粗木棒杵个洞,用普通矿泉水瓶盖一尖盖尿素放一个洞,然后将洞盖好即可)注意要这时要保持土壤潮湿,如果土壤干燥,施肥后可浇小半杯水,不能浇的太多,以土壤湿润为宜。

4、12叶时再追肥一次,每株施矿泉水瓶盖2~3盖,直接撒在根部,然后进行培土(培土:将行间或畦沟的土壤培于植株基部、垄面,形成土垄或高畦的管理措施。培土可以增加根系活动肥沃土层的厚度,既有利于防旱保墒,又便于排水防涝,还能促进埋入土中植株上发生次生根,并为不定根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伸根环境,有利于防止倒伏,减轻杂草为害)培土后灌一次透水。

5、在玉米抽雄或吐丝时浇一次透水。其他时间如果在正午叶子不打卷,则不用浇水,因为玉米是抗旱植物,浇水过多反而不好。

猜你喜欢:

1. 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时间及方法

2. 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时间是多少

3. 种植玉米的时间

4. 适合山东玉米种植时间及方法

5. 玉米什么时候种植

玉米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

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

玉米的生育期:

1、指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2、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3、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播种期为播种当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厘米左右的幼苗出土达60%以上。

4、拔节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大喇叭口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呈现喇叭口形。

5、抽雄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厘米。吐丝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成熟期为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光泽,籽粒乳线消失。

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1、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在大田中有 50%的出苗,幼苗高 2 厘米的时期。

2、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该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该期又可划分为拔节期、 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 2~3厘米的茎节的时期。大喇叭口期是棒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新叶丛生,上平、 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尚未展开的叶片间可以摸得到富有弹性的小穗的时期。

3、花粒期:是指从抽穗到结实的时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建成的阶段。包括了抽雄期、 散粉期和结实。

玉米的成熟期阶段及识别方法:

玉米的成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

一看乳线位置:玉米籽粒灌浆充实的顺序是:果穗中部快于下部,又快于上部。从一个籽粒看:从籽粒部开始向基部充实。在灌浆充实的过程中,从籽粒胚的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顶部向基部的由深变线,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为乳线。据观察和测定:当乳线处于距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时,千粒重为299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0.9%;当乳线处于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千粒重为323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9%;当乳线处于基部并消失时,千粒重为329克,达最大值。

二看绿叶片数:据考察得知: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中上部仍有7-8片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18克,相当于成熟时粒重的92.9%;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还有5片左右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33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8.8%;当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植株只有1-2片绿叶的时收获,千粒重最高,为345克。

三看灌浆时间:从玉米分期收获结果得知:授粉后50天,千粒重最大值时为344克;授粉后45天,千粒重为3369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8%;授粉后40天,千粒重为313克,相当于成熟90.9%;授粉50天以后,因呼吸作用消耗,粒重开始下降,在授粉55天以后,千粒重为336克,下降1.8%。

种玉米最佳时期什么时间种

一般来说,玉米春播时间多在4月的中下旬。套种玉米播种时间多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夏直播玉米时间在6月中下旬,越早越好。

各地玉米种植时间:

河南:一年两熟地区,种植夏玉米较多,夏播时间在5月底6月初,一般在小麦成熟前后。

山东:一般4月初播种春玉米,5月中下旬种植夏玉米。

东北:通常在谷雨(4月20日)之后至5月10日前。

南方:长江流域春播的玉米一般在3月底4月初。

河北:春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秋玉米不迟于7月中旬播种。

安徽: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

玉米的种植方法

1.种子处理: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2.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3.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4.合理密植: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5.播种量的计算: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6.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7.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8.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

一般在什么时候种植玉米?

在我们老家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所以,我们当地春播玉米一般都是在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进行的,夏玉米一般在夏至这个季节前后进行的。大都是阴天,不时下点小雨,还没有到惊蛰的时候已经种玉米了,而且也没有弄个什么地膜保护的;

即春播和夏播。惊蛰季节还不可以种植春玉米,一般得到农历“谷雨”前后。有农谚“谷雨前后,撒花种豆”,意思是如棉花、花生、豆角、大豆、芸豆、扁豆、豌豆、西葫芦、南北瓜、及一些蔬菜类等,比如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区,一般是在3月底4月初就开始种植玉米了。这是典型的南方地区了,一般玉米是一年两季熟,所以种植的时候比较早。

春天大概是四月到五月播种,有些地区温暖可以三月播种,有些寒冷的地区要到5月底才能播种,早春设施栽培可以在二月底开始播种。夏季玉米大概是6月到7月播种,大概上季采收就可以播种。这个不能说一天温度高了就可以播种玉米了,最少要关注天气预报一个星期的温度变化情况。比如说前天惊蛰这个节气过了,但是夜里的温度依然达到了零下。我现在正在给小麦浇返青水,

中国的领土面积比较大,南北温差很大,24节气也针对某些地区,我们吉林蛟河这边现在还是冬天呢?蛟河这边得过了谷雨才能种玉米,我们黄松店离蛟河45公里,我们这边还照蛟河差十多天气候,我“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今年谷雨日为四月二十日,谷雨季节距离立夏仅差十五天,天气回暖已长态化,地表温度及地下近半尺温度已适合播种玉米条件,所以在谷过后种植玉米最好。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