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策的意思是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亦作" 筹筴 "。
筹策,汉语词语,拼音是chóu cè 。出自《老子》:”善数不用筹策。"高亨正诂:“筹策,古时计数之竹筳也“。《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筴之臣无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南齐书祖冲之传》:”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牦,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晏婴对曰:筹策庙堂,威加万里,负将相之才者数十人;若血气之勇,不过备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为齐轻重哉“。
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当其(袁可立子)督饷辽左,历览关塞,指雇毳幕,筹策表饵,欲以尺组系单于,故其诗纵横顿挫,若田僧超临阵作壮士歌,使人有车驰马骤,投石横草之思“。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去年羽书来,中枢失筹策“。

两种方法一样准确的。只是说,数字卦比较简单,它一定有一个变爻;筹策卦有可能六爻皆不变,也可能一爻变、二爻变,一直到六爻皆变。
换句话说,筹策卦占卦比较复杂,比较完整,解释起来也比较丰富、有趣。
但我们在就一个问题占问时,你一定是打定主意,就用一个方法来占,这样就好了。
意思: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
原文: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
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咏怀古迹五首
筹策的解释
亦作“ 筹筴 ”。1.竹码子。古时 计算 用具。 《老子》 :“善数不用筹策。” 高亨 正诂:“筹策,古时计数之竹筳也。” (2).犹筹算。 谋划 ;揣度料量。 《战国策·魏策四》 :“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筴之臣无任矣。” 《史记· 孙子 吴起列传论》 :“ 孙子 筹策 庞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南齐书·祖冲之传》 :“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氂,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
词语分解
筹的解释 筹 (筹) ó 计数的用具,多用 竹子 制成:筹策(a.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b. 计策 )。筹算。筹码。略胜一筹。竹筹。酒筹。 谋划:筹款。筹备。筹措。 筹划 。筹集。筹建。运筹。统筹。 一筹莫展 。 策的解释 策 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策马。 鞭策 。 激励 ,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这句话应该和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有关。筹,是筹措的意思,策,是计策,办法之意。亡羊,是已经失去,即将失去的事物。筹策补亡羊,未雨绸缪,想办法应对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意思。
可以。
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布原理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周期变化规律,筹策的作业就是计算数字的代表,其实质用树枝代替也是一样的。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