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笋呐”的意思是多损啊,是谐音梗网络用语,出自网络主播。
损原用于形容人说活尖刻挖苦或行为刻薄恶毒,伤害他人。现多用于调侃对方开玩笑“直击要害”,说话一针见血。根据语境不同,褒贬不同。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以她众所周知的迷惑口音把多损啊说成了夺笋啊。
例句:疫情都这么严重了还上别人家串门,夺笋啊这人夺笋啊。
类似的网络谐音词语介绍:
1、插眼:插眼一词最早源于LOL,表示放一个眼石守卫来照亮未知视野,以便知道敌人的动向。在贴吧、闲鱼等地方,“插眼”一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做一个标记,现在没时间看或用流量看消耗太大,等会再来看。当然,在贴吧这种水经验的地方也有人把它用来当无意义的回复,类似“顶顶”,“踩踩”,“前排围观”等。
2、太监了:是太贱了的谐音,其起因是因为很多在网络上写东西,发帖子的作者,有始无终,这种叫法另一种程度上是说作者没有"根"的意思,意指没有写完或故意留着下文吊胃口。
3、万金油:指人或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作用,有无所不能的意思,此时为褒义。 又指很多情况下都能用得上,但又不能精通,无法完全胜任,有博而不精的意思,此时为贬义。
4、火钳刘明:“火前留名”的谐音。该词来源于贴吧发帖时,由于输入法的缘故,人们在输入“火前”的时候出现的是“火钳”,所以网友们为了方便,“火前留名”也就变成了“火钳刘明”。主要指在帖子火之前留下名字,希望能跟着沾点人气,自己的ID也可以跟着热帖混个脸熟。
5、gkd:“搞快点”的缩写,表达一种急切需要的心情。
6、赶上直播了:贴吧里直播的意思就是楼主在那段时间内会一直发帖,然后下面也有层主回复,赶上直播就是进去一个楼主正在更新的贴。
7、mark:或者“马克”、“mark一下”,就是英文的标记一下的意思。
8、奥利给:其实就是给力的意思,奥利给出自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者录视频时的说的话术,作为感叹词,可能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夺笋啊,网络流行语,意思是“多损啊”。
夺笋这个梗出自抖音网红迷人的郭老师,她的口音读出多损啊,感觉听起来就是夺笋一样,所以网友也对这个词进行调侃。其实最初就是调侃郭老师的口音来的。
迷人的郭老师原名郭蓓蓓,河北沧州人,1994年出生,直播平台主播。她常常会说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却又引人发笑的话,再配上她使用的那些独特的发音,就形成了个人风格极强的口音。
比如“猕猴桃”被她称作“迷hotel”,还有“酸奶蛋糕”被她称为“孙乃定沟”,油炸鸡米花、草莓、红心火龙果等也都被“重新取了名字”,这种说话方式在后来引起了网友们的模仿。
其中的经典名句就是:
1、你是无中生有,你是暗度陈仓,你在凭空想象,你在凭空捏造,你在胡言乱语,你在无可救药,你是逝者安息,你是一路走好,你是傻子巴拉,你是永无止境,你是没钱买药,你是头脑有病,你是眼里有泡,你是嘴里刘能,你是污言秽语,你是咎由自取,你是殃及无辜,你是祸害粽僧,你是仓皇失措,你是无可救药,你是人模狗样,你是臭气熏天,你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2、夺笋那!意思就是“多损哪!”
夺笋啊通“多损啊”。
夺笋其实就是“多损啊”或者“多损”的谐音词,最早是由网红主播郭老师说出来的,当时大家都觉得她的口音非常特别好玩,于是就将“多损”习惯性的说成了“夺笋”,随后便发展成一个热门的网络名词,相比“多损”来说,“夺笋”更具有调侃意味,偏向褒义一些。
夺笋并不是骂人的意思,它算是一个诙谐梗,主要是吐槽别人的行为或者某件事非常的“损”,但并不是在指责或者讽刺,而是带有调侃的味道,夺笋也可以延伸出不少其他的长词,比如山上的笋都被你夺完了,或者笋妈妈敲门,真是笋到家了。
其实“山上的笋都被你夺完了”是网友们从“夺笋”一词中延伸出来的,因此意思非常相似,就是吐槽某人或者某事做的非常损,但这个长词会比“夺笋”听起来更加有趣,更带有一种特殊的调侃意味,即便是好友之间说了也不会生气,反而会产生一种打闹的嬉笑感。

1.夺笋呐,网络流行语,意思是“多损啊”,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
2. 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以她众所周知的迷惑口音把多损啊说成了夺笋啊。
3. 多损啊的东北口音。
4.常见于各种小品。
5.夺笋、夺笋啊,意思是多损、多损啊。
6. 例句:疫情都这么严重了还上别人家串门,夺笋啊这人夺笋啊。
这是一个诙谐梗,用来吐槽别人的行为非常“损”。
这个梗的意思就是“你真的很损”,表示的含义是说某个人的行为很损,是调侃的意思。
这个梗是出自中文的谐音,比如多损啊的谐音为夺笋啊。还有一些由夺笋衍生出来的梗,比如:笋都被你夺完了。你真的是笋妈妈敲门,笋到家了!其实和郭老师的谐音梗“夺笋呐”的意思相近。
热门梗还有:
1、小丑竟是我自己
一般用来指尽力讨好别人但是自己却得不到回报的情况。比如一个男生为一个女孩非常努力的做了一件事情,但是对方却根本不理睬。这样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小丑一样。
2、凡尔赛文学
生活的高贵、奢华且想通过一些反向的表述来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的优越生活的人,一般用来调侃。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