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下跌,如今化肥上涨是因为俄罗斯的进口化肥减少所导致的,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化肥方面的控制,价格应该很快就会稳定下来,毕竟马上就要到种地的季节了,农民是整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不可能让农民因为种地而愁眉不展的。
化肥是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所以化肥的的价格是与大宗商品尤其与矿产的价格挂钩的,尤其是与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有关,而这些原材料去年开始,因为美国的大放水,价格上涨较大,化肥跟随上行。
而且这种化肥上涨最终会传导到下游产业链,比如粮食价格有可能会跟着上涨,另外饲料价格也会跟着上涨,食品工业价格也有可能跟着上涨。
我国化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能够自主生产的,比如单质化肥类似氮肥、磷肥国内都能够自主生产,大家不用担心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对于钾肥目前我国仍然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我国钾肥进口达到784.6万吨,扣除53.6万吨的出口之后,净进口额达到731万吨,当前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达到50%左右。
国家是很重视大宗商品的价格的,频繁调控,煤炭等已经明显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近期俄乌冲突又将本已经降温的大宗商品推高,国际矿石又大幅上涨,引发国内跟涨,估计矿石价格回落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另外,国际化肥供应也偏紧,需求较大而产量有限,也加剧了供应紧张。
对于化肥价格,发改委已经很重视,也多次调控,同时国家也通过发放补贴等方法来补贴农民。但最后有一点,化肥后期肯定要降价,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还是会下调价格的。
2022年肥料可能会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021年农资涨价,除了疫情影响造成大宗原材料涨价的温室效应之外,也有人为因素造成哄抬物价的成份。山东省潍坊市出台相关条例,对恶意哄抬农资价格的企业最高罚款可高达500万元。
化肥趋势分析
2021年的农资涨价与2008年的农资涨价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2008年的农资涨价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造成的市场行为,2009年的农资价格暴跌就说明暴涨之后必然暴跌。
而今年的农资涨价除了疫情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因素之外,更多的国难当头,农产品价格下行,很多种植户血本无归,很多城市消费者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能力下降的前提下,部分拥有资源的农资企业,哄抬价格,造成农资价格集体恐慌性上涨,更加重了种植户的负担。
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农资市场却萧瑟寒秋,这种情况之下,农资价格迎来了拐点。而2022年的农资价格是否会和2009年的农资价格一样迎来暴跌,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是化肥的生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近些年我国的化肥行业发展迅速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推进分不开,在双碳目标下环保政策的收紧也在推动着化肥行业往绿色方向发展。以下是2022年化肥行业市场分析。
化肥行业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转换关键期。环保标准的提升、环境保护税的出台,加上用户结构的改变,倒逼中小落后企业逐渐退出市场,化肥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提高,带动化肥行业向科技型、高环保的健康方向发展。
作为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农业生产物资之一,化肥产业迅速发展。化肥行业市场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化肥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55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91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9%。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化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18亿元。
从化肥行业市场成交额来看,成交额总量由2016年的98.03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70.51亿元。其中,批发市场成交额在2016至2020年一直呈下降趋势,零售市场成交额在2017至2018年小幅上涨之后下降至2020年的2.37亿元。化肥行业市场分析预测,2022年中国化肥成交额总量将达53.93亿元,其中批发市场成交额为51.71亿元,零售市场成交额为2.22亿元。
化肥行业市场分析数据提到在行业格局方面,我国作物营养产品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企业间格局分散、竞争白热化,其中尤以氮肥和磷肥两种基础肥料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而钾肥因上游资源不足又需要大量进口。
2021年51家化肥农药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065.26亿元,12家化肥农药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化肥行业市场分析数据显示,化肥农药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十强分别为云天化、安道麦、华鲁恒升、辉隆股份、新安股份、阳煤化工、云图控股、盐湖股份、天禾股份、华邦健康。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规模化种植对化肥产品质量、应用效果、供应能力和配套的农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好、效果佳、品牌响、规模大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产能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竞争的白热化将推动行业走向整合,并购、合作将成为行业新常态。
综上看来我国的化肥市场正在向集中化方向发展,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针化肥行业的整合是必然趋势。
不管化肥厂家跟经销商怎么搏,只要化肥降价对农民来说都是有益的。2022年上半年时间,全球化肥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包括我国的化肥涨幅也比较明显。比如在2021年末,当时尿素价格还只有2270元左右,然后从2022年1月份开始,尿素价格就一路不断上涨,到了6月初最高峰时期,尿素价格一度达到3000元以上,涨幅超过32%;
钾肥的涨势更猛,在2022年年初的时候,氯化钾的价格还只有3200元左右,但是到6月份最高时期,氯化钾价格已经飙到5300元以上,涨幅超过50%。只不过最近一个月时间,化肥价格突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尿素价格已经从最高峰时期的3200元左右每吨,下降到目前的2500元左右每吨,降幅超过21%;而钾肥价格也从6月最高点的53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870元左右;此外氮肥、磷肥降幅也达到1000元左右,这个降幅还是比较明显的。而这一段时间,化肥价格之所以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产成本下降。2022年上半年,在原油等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之下,国内化肥生产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化肥进口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最近一个月时间因为受到美联储加息等一些事件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有了明显的下跌,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110美元左右下跌到95美元左右,在原油大幅下跌之后,对应的化肥的生产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第二、化肥产能增加。前段时间价格快速上涨,但是整体化肥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所以厂家根本不愁化肥卖不出去。这时候很多厂家就开始扩产,很多化肥厂的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有很多化肥厂的库存都比较高,这段时间有很多厂家都在售卖库存量,而不是新的产能。所以在生产成本下降,而去库存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之下,很多化肥厂家也开始降低价格,这也是导致过去一段时间化肥价格出现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化肥价格纷纷下降的背景之下,厂家和经销商确实会产生很大的博弈。
在这些化肥厂家不断扩展的情况下,为了把产能销售出去,他们都提前售卖秋肥,比如说本来在八九月份才卖的化肥,他们提前到五六月份就卖掉了,而且收的是经销商的预付款。当时很多开发商看到化肥不断涨价,而且农户定秋肥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所以他们也支付了预付款。但是这段时间化肥价格下跌非常明显,这对于这些经销商来说是非常被动的。一方面是他们前期高价订购的化肥会亏损。比如前段时间钾肥的价格达到5300元左右,如果这时候经销商支付了预付款,现在钾肥降到4870元左右了,他们每一吨就要亏损400元以上。
另一方面未来化肥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价的空间。面对亏损,我相信经销商进货的积极性会降低,这又会导致化肥厂家的库存进一步上升,为了去库存,他们有可能进一步降价。除此之外,前段时间,有很多农户出于担心未来化肥价格会上涨,他们提前定了秋肥,这意味着有一部分市场需求已经提前透支,未来市场的需求就不会那么旺盛了。所以从整体来说,未来化肥价格还有可能下降,对那些还没有订购化肥的农户来说,他们采购化肥的成本就会相应地下降,对于对于广大农户来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