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核桃主要病害之一。河北、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分布。核桃发病后造成幼果腐烂和早期落果;不脱落的被害果,桃仁出油率降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黑斑病除危害核桃外,还能侵染许多核桃属植物。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粉。幼果受害时,果面生褐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后成片变黑深达果肉,使整个果实连同核仁全部变黑或腐烂脱落。较成熟的果实受侵后,往往只局限在外果皮或最多延及到中果皮变黑腐烂,致果皮病部脱落。病皮脱落后,使内果皮外露,核仁表面完好,但出油率大为降低。叶片受侵后,首先在叶脉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小褐斑,扩展后互相愈合,病斑外围生水渍状晕圈,少数在后期出现穿孔现象。病叶皱缩畸形,严重时,整叶变黑发脆、脱落。叶柄、嫩枝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而包围枝条将近一圈时,病斑以上枝条即枯死。花序受侵后,产生黑褐色水浸状病斑。
【病原】
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核桃黑斑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juglandis(Pierce)Dye],是一种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3~3.0微米1.3~0.5微米,端生一根鞭毛。牛肉汁葡萄糖琼脂斜面划线培养,菌落生长旺盛,凸起,有光泽,光滑,不透明,浅柠檬黄色,有黏性。生长适温为28~32℃,致死温度53~55℃(3~10分钟),生长酸碱度范围为pH5.2~10.5,最适pH为6~8。
秋后彻底清除花圃的病落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早春及时修剪,使之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叶,增施有机复合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选育抗病品种。
发病前喷洒1∶1∶240波尔多液,对黑斑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隔半个月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如下: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2.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烧毁。3.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4.新叶展开时,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大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但一般年份发病率并不严重。雨季到来时,产量可降低5%~10%。受感染的蔬菜植物的叶子味道变苦,质量变差。除了危害大白菜,还能危害菜花、芥菜、油菜、萝卜等。大白菜的叶子、叶柄、花梗、豆荚等部位都可以容易发病。叶部病害多从外叶开始,初期产生近圆形的褪绿斑,然后扩展成米色或褐色斑点,斑点上有同心环,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当有许多病斑时,叶子变黄变干。茎、叶柄、花梗上的病斑呈褐色、条纹状、凹陷状,滞育时种子较薄。黑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常在潮湿条件下在患病部位产生。
叶部病害多从外叶开始,初期产生近圆形的褪绿斑,然后扩展成米色或褐色斑点,斑点上有同心环,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当有许多病斑时,叶子变黄变干。茎、叶柄、花梗上的病斑呈褐色、条纹状、凹陷状,滞育时种子较薄。黑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常在潮湿条件下在患病部位产生。症状。大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但一般年份发病率并不严重。雨季到来时,产量可降低5%~10%。受感染的蔬菜植物的叶子味道变苦,质量变差。除了危害大白菜,还能危害菜花、芥菜、油菜、萝卜等。大白菜的叶子、叶柄、花梗、豆荚等部位都可以容易发病。
叶部病害多从外叶开始,初期产生近圆形的褪绿斑,然后扩展成米色或褐色斑点,斑点上有同心环,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当有许多病斑时,叶子变黄变干。茎、叶柄、花梗上的病斑呈褐色、条纹状、凹陷状,滞育时种子较薄。黑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常在潮湿条件下在患病部位产生。黑斑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的叶片和叶柄。叶部疾病症状表现为:多从外叶开始,病灶呈圆形或近圆形,灰棕色;叶柄的症状是:长棱柱状凹陷。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环,上面有黑色霉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
当病斑过多时,可连成大的死斑,叶片变黄变干,叶柄局部死亡,严重时外叶脱落。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规律、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大白菜黑斑病的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大白菜,如中矮康4号、热康青、上海茱莉亚等抗病力强的品种,可因地制宜种植。种子消毒处理方法:播种前用50℃温水浸泡种子20分钟。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栽培与防病: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同种。施用基肥和钾肥可以避免后期施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病害发展期应控制浇水,收割后应及时清理田间病残和深层土壤。
百日草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是百日草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长春、大连、沈阳、承德、天津、连云港、西安、四川和合肥等地。
症状
发生在叶、茎和花上。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黑褐色小点,以后扩大成不规则的红褐色大斑,病斑中央为灰白色。严重时病斑增多,叶片变褐干枯。茎部受害呈条状黑褐色斑,潮湿时产生黑色粉状霉层。苗期茎部症状表现为中心下陷的黑褐色溃疡斑,引起苗立枯。花被侵害后皱缩而干枯。
病原
Alternaria zinniae P.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百日草格链孢真菌。分生孢子单生,分隔,有长喙,棕褐色(图10-14)。该菌还侵染翠菊、含羞草等。
图10-14 百日草黑斑病病原
1.分生孢子 2.长喙
发病特点以菌丝在病叶、病茎、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可带菌,成为初侵染来源。翌年春季气温回暖,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在百日草整个生长期内可重复多次侵染,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晾干后播种。
(2)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施1000倍液的百菌清。
这两种病在不同的植物上表现也不一样,但都属于真菌引起的,是核桃大田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黑斑病主要表现为病株叶片、果实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后逐步扩大;炭疽病病株叶片上会出现黑色粉末或霉状物质。黑斑病果实病斑干而不腐,而炭疽病果实青皮腐烂并伴有酸败味,高温高湿天发病迅速,杀菌不力,一星期便可全园侵染。
核桃炭疽病为害症状
果实受损后,首先在绿色外果皮上产生黑褐色、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斑点。在扩展并深入果皮后,中心凹陷,有许多小黑点,分散或排列成同心的螺纹。雨后或潮湿条件下,粉红色粘质孢子簇,即病原体的孢子和分生孢子,从黑点溢出。叶片上发病较少,病斑近圆形黄褐色。
核桃炭疽病防治方法:清除病果和病枝、病叶,集中焚烧,减少病源。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种植核桃时,行距不应太近,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从6月到7月及时清除病果。发病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次,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雨季一次。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损害症状: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和叶片,是造成黑果、脱落和减产的原因之一。果实病斑最初为黑褐色斑点,然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黑点。病变没有明显的边缘,并被浸满水的晕圈所包围。
当损害严重时,整个果实会变黑,迅速腐烂,提早脱落。六月至八月是发病的高峰期。核桃种植密度大,树冠密集,通风透光差,空气湿度大,常导致严重病害。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生长期喷洒1-3次1:0.5:200;半定量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共3次。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