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hú kě zhēn]。
2、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3、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桢读音:zhēn旧读zhēng。
桢意思:坚硬的木头。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多用于皇宫的立柱,泛指支柱。
桢出处:《山海经》太山之上多桢木。
桢例句
1、以乞援守城,追予沈葆桢妻林氏附祀广信葆桢专祠。
2、元康,我师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今元康辱之,日后可要好自为知!
3、字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坚实的木头,一种是古时候筑土墙时用的木柱子称作桢干。
4、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5、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6、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渡海办理台防事务,驻守闽安镇的左、右营官兵随沈葆桢赴援弯。
7、另外,竺可桢、苏步青、卢嘉锡、王淦昌、谈家桢、张香桐等院士的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zhu 二声
竺 zhú
(形声。从二,竹声。本义:竹)
同本义 / 竺,竹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竺、竹同声字。方言有重轻,故又谓竹为竺也。”
印度古译名“天竺”的简称 / 双匣犹传竺国经。——林景熙《梦中作》
又如:竺经(佛经);竺国(天竺。古印度的别称);竺域(指天竺。即今印度);竺土(指天竺国。指古印度)
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称三竺 / 朝游三竺,暮宿两峰。——《西湖佳话》
古代的一种乐器 / 高渐离击竺。——《战国策·燕策》 / 非丝非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竺可桢的读音是:zhú kě zhēn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竺可桢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年到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扩展资料
成就: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他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竺可桢
问题一:上面一个山字下面一个今字怎么读 岑[cén]
①小而高的山。
②崖岸。
③〔~寂〕寂静,寂寞。
④〔~~〕形容烦闷。
⑤姓。
问题二: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今怎么念? 岑cén第二声,小而高的山的意思(注意不要与“黄芩牙膏”的草头芩qín混淆)
竺zhú第二声,天竺印度,竺可桢(姓氏)
问题三:山旁边一个今怎么读法 [qián]
1.〔~峨〕高下不齐,如“世沉淖而难论兮,俗~~而哚稀!
2.山名。
问题四:山字头一个今怎么读 岑cén第二声,小而高的山的意思
拼 音
qián
问题五:求优化大师6.82版注册码 31789471-08E2578B-C132DB供4-52D8E575
一定要把分给我啊!
问题六:山下面一个今念什么 岑 cén 小而高的山。 崖岸。 〔岑寂〕寂静,寂寞。 〔岑岑〕形容烦闷。 姓。 笔画数:7;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445 详细解释:岑 cén 【名】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 allbuthighhill〗 岑,山小而高也。――《说文》 可使高于岑楼。――《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 未始离于岑。――《庄子・徐无鬼》。注:“岸也。” 饮青岑之王醴兮。――张衡《思玄赋》 托九成之孤岑兮。――马融《长笛赋》 又如:岑(多小石的山);岑立(如山耸立) 古国名〖Censtate〗 岑,国名。…今梁国有岑亭。――《正字通》 姓 岑 cén 【形】 高〖high〗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皮日休《三宿神景宫》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子) 山石险峻的〖highandprecipitous〗 触岑石兮。――《楚辞・逢纷》 又如:岑石(高锐的山石);岑峭(陡峭险峻) 岑寂 cénjì 〖silent〗高而静;清冷 去帝乡之岑寂。――《鲍照赋》
问题七: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今是什么字怎么读 读
cén
释义
1.小而高的山。
2.崖岸。
3.〔~寂〕寂静,寂寞。
4.〔~~〕形容烦闷。
5.姓。
竺,读音zhú。
基本字义:
竺,中国汉字,读音zhú。同本义,王念孙疏证:“竺、竹同声字。方言有重轻,故又谓竹为竺也。”形声,从二,竹声。
组词如下:
三竺、西竺、竺乾、竺学、竺域、竺国、竺生、竺信、敦竺、竺僧、竺法、竺典、灵竺、竺书、竺教、乾竺、竺干、竺寒、竺胙、竺经、竺土、竺文、南天竺、三天竺、中天竺、竺乾氏、竺干公、竺国经、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三竺
浙江 杭州 灵隐山 飞来峰 东南的 天竺山,有 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 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
2、西竺
指天竺 。
3、竺乾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
4、竺学
佛学。
5、竺域
指天竺 。即今印度 。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