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文:。 (出埃及记 14:5-7 和合本)
有人告诉埃及王说:“百姓逃跑。”法老和他的臣仆就向百姓变心,说:“我们容以色列人去,不再服侍我们,这做的是什么事呢?” 法老就预备他的车辆,带领军兵同去, 并带着六百辆特选的车和埃及所有的车,每辆都有车兵长
莫想应用:
读到这我就想以色列人出埃及是70万的大军啊!竟被埃及人奴役如此之久,可见人是多么软弱,也说明人被奴役成性,没有了斗志。有耶和华帮助我们,我们还惧怕谁呢?就像我们在生活的种种懒惰,比起以前能不读经就不读经了,有了这个读经群机智,催促我们不敢不读,求神怜悯我们。
2.经文: (出埃及记 14:13-14 和合本)
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 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
3.经文: (出埃及记 15:24 和合本)
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
人的本性使然。百姓以后一遇到困难就埋怨摩西,就说要回埃及,在埃及虽然有苦工在身,但有吃有喝,又有住处,如今一有环境就忘记神曾经用大能神迹拯救他们了。人性的弱点。当神听见他们发怨言时,神有多悲伤,多难过!导致神愤怒想灭绝他们了。所以我们是圣洁的子民,是有神保护的。所以我们还积极向上,勇敢不害怕一切,勇往直前才对。
上回咱们聊到以色列民在旷野就要饿死的时候,吗哪从天而降。他们在旷野上每天早晨能收一天够吃的量,每周的第六日能收双份,因为第七日是安息日,上帝要让以色列民休息。
这显然又是一个极大的神迹,但奇怪的是当事人以色列民好像并不这么认为。当他们继续往前走,发现没水喝的时候,他们竟然重操旧业,又向着上帝抱怨上了。按照《出埃及记》中摩西对上帝的描述,他们差点儿因为没有水喝就拿石头把摩西打死。
有人说上帝既然能够给他们凭空降吗哪吃,难道不能给他们水喝吗?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没错儿,但是以色列民却不认。从以色列民们对摩西说的话中,您也能看到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不去求摩西,请他向上帝代求。他们却说,上帝到底是不是在我们中间?他要是在我们中间,怎么我们会没水喝啊?他这是成心吗?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带上来,专门儿让我们和我们的儿女、牲畜都渴死在这儿?
您说这是人话吗?合着在这帮以色列民心里,上帝带他们出埃及是专门儿为了害他们,把他们渴死。要是搁着您是上帝,您怎么想?反正我是想一个雷把这帮白眼儿狼都劈死得了,何必辛辛苦苦带他们,图个什么许的呢?
可是上帝的怜悯和爱比我们大多了,他告诉摩西,用曾经开红海的杖去击打何烈山上的磐石,那磐石就能出水。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干了,果然,磐石出水。老百姓们这下儿可乐坏了,争先恐后的扑向水源,一个个的都喝了个大肚子溜儿圆。
看着这帮吵吵嚷嚷的以色列民,摩西心里在想另一件事儿:这样儿下去可不行,这帮人到现在还是不相信上帝,我得给他们一个教训。于是,摩西就给这个地方儿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
其实在那个年代,3400年前,地球上的无主之地多了去了,摩西带以色列民一路出埃及走向迦南美地也不是到一个地方儿就给起名字,因为他们不会占领那里,也不会再回去,起了名字也是白起。但是摩西却一定要给这里起个名字,实际上是为了给后世子孙们看。当然了,也是为了给世世代代的《圣经》读者们看,好让我们记得以色列民曾经在这里试探神、与摩西争闹,他们曾经在这里说,上帝到底是不是在我们中间?
所以,《圣经》在后面还多次提到这个地方,一次次的告诉我们以色列民是如何试探、抱怨上帝的。这是他们的长项,他们后面还会继续发扬光大,比起后面的试探和抱怨,这都不是事儿。
有人把《出埃及记》与人的生命历程做比较,真是越琢磨越有道理。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也是一次次遇到困境与难题,上帝总是看顾他的子民。《圣经》上有那么一句话嘛: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但是当难题和困境被解决之后,新的挑战又来了。上帝的意思是让我们藉由曾经被他拯救和帮助的经历增长信心,就能应对更多、更大的挑战。这就是生命的成长。
《出埃及记》也是如此,水和食物这两大基本问题好容易解决了,更要命的又来了。
什么啊?咱下回接着聊。
—第二章 出埃及记 圣经
1、以色列的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 ……以萨迦、西布伦、便雅悯、 ……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约瑟已经在埃及。 ……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 以色列人开始受苦!
2、这时候摩西出生了,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 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 摩西受神感召赋予行神迹的全能,他带领以色列人走出了埃及
3、神降下十戒,因我带领你们走出苦难之地,除我之外你们不可有其他的神!
我是一个忌邪的神,不可立塑,不可跪拜
凡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
必不要称我神名字,妄称耶和华也非无罪
“当记念安息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杀人。“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4、对待奴仆的条例。
若你买奴仆伺候你,他7年后必自由
7年后若他得妻儿随他同去不可阻拦
卖女儿为奴仆的不可随意出门去
主人选定她归自己必善待于她
若不喜欢她,要许她赎身
若许以儿女要以子女相待
若另取待遇仍不可少
要许以衣服,衣服并好合的事
不许以照顾则可不用钱赎,奴仆自行白白离去
5、惩罚的暴行
打人致死者,必将他致死
若不是故意杀人,我设下地方,他可往那逃
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拐带人口,或是把人卖了,或是留在他手下,必要把他治死。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人若彼此相争,这个用石头或是拳头打那个,尚且不至于死,不过躺卧在床, 若再能起来扶杖而出,那打他的可算无罪;但要将他耽误的工夫用钱赔补,并要将他全然医好。……若过一两天才死,就可以不受刑,因为是用钱买的!

原因是神为了迷惑埃及王法老及其臣民的安排。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摩西率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后到达西乃的旷野,在那里的山下安营,是神为了迷惑埃及王法老及其臣民作的样子,目的是攻其不备。《圣经》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经典,出于希伯来文,意为文章,汉译作经。
读经:出埃及记 第二十三章
主题:社会条例
分享:
1、不可损害公义:圣经说:“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袒穷人。”这句话事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不要因为犯错误的一方事穷人,就给予国度的同情,影响正确的审判。”我们不可以偏袒穷人,更不可以偏袒富人。此外,我认为这些话不仅对法官说的,也事对所有人说的。无论在哪里,都不可以损害公义,无论在哪里,都不要违反公义。——屈梭多模
2、带领别人进教会:“你们不可空手朝见上主。”那就是说,进入圣殿,不可不带祭物。如果我们进入上帝的殿,必须带着祭物,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和弟兄一起来到聚会。你带领一个灵魂进入教会,是更好的奉献和祭物。
3、这使者就是约书亚(耶稣):仔细思考这些话语。让犹太人来说说,我指的不是那些摩尼教徒,除了那位带领犹太人进入应许之地的领袖约书亚之外,在圣经里,还有谁是这句话所指的使者。然后再让他们考察一下圣经,是谁继承了摩西的地位,带领犹太人进入应许之地。他会发现这个人就是耶稣,耶稣不是他的原名,而是后来改成这个名字。由此可以断定,那说“他是奉我名来的”是真正的耶稣。根据新约,耶稣带领子民进入永生的产业,旧约是新约的象征。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或行为比这件事情具有更清楚的语言特征,约书亚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预示。
这段历史发生在埃及,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被法老王奴役,摩西和亚伦临危受命,被上帝选中为先知与祭司,在旧约时代先知代表神是传达神的旨意的人,祭司代表人是执行神旨意,代表百姓向神献祭赎罪行使神权的领袖,新约时代,两种权力合二为一,耶稣是先知和大祭司的合一,既是神子又是人子,既是先知又是祭司。
所以,《出埃及记》的属灵含义是先知和大祭司带领罪的奴仆(以色列人代表顺服上帝的人类)走出罪的捆绑,重获自由并得到应许之地,最后与神同在过程的其中一部分,预表了耶稣基督带领人类(神的子民)走出撒旦欺骗、控告的辖制,走向天国获得自由和永生的过程。
基督徒应该知道,上帝在圣经的构思和写作上往往带有深奥的灵意隐喻,出埃及记是一个引子,是为了耶稣的出场铺垫的,其中隐含了很多层的属灵启示。
《出埃及记》里的摩西和亚伦,代表了圣人的教导和带领工作结局是失败的,因为人的能力与智慧受到罪的玷污和欺骗,已经不能领受神的指教与智慧,表现在人的信心严重不足。
比如以色列民众才刚刚见证了上帝的神迹摆脱埃及军兵的追杀安全渡过了红海,转头又在西奈山下造了金牛犊,学埃及人的偶像崇拜,并且不断抱怨上帝没有供应,无法满足他们的私欲——吃肉和纵情声色的玩乐诉求,甚至企图暴动推翻摩西的带领重新返回埃及过罪中奴隶的生活。
为何上帝才刚刚给他们显现了分开红海的巨大神迹,以色列人居然这么快就忘记了?
说明以色列人一开始就从信心上对上帝的救赎工作极其消极软弱,以至于不太相信迦南地是上帝赐给他们祖先流奶与蜜之地,本来美好的生活只要信靠上帝带领就可以唾手可得,自由在望却因不信而跌倒,部分人甚至因此反叛上帝而被摩西屠杀除灭(暗指脱离信仰,回到世俗世界过原来拜偶像或无神论的人),这些人最终无法承受上帝的应许之地。
这也隐喻了后来的基督徒虽然被耶稣救赎称义,但是由于信心的软弱仍在罪中挣扎,在成圣的道路上跌倒以至于失去救恩的经过,这部分人是什么人呢?我们从历史来考察,这些人都是崇拜偶像、收敛钱财、纵情私欲、争战侵略、论断和拦阻真理的基督徒,比如圣殿骑士团,比如宗教裁判所,比如赎罪券等等。这些人无法承受天国,最终会被祭司除灭净尽,除尽罪恶的圣徒,是末后与敌基督争战的人——产难妇人所生之子。
而摩西率领利未人屠杀悖逆的以色列民众,就是末后这些事的预表,因为进入应许之地前,耶和华要求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止住罪恶”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除尽罪恶”是杀死三千名悖逆的以色列民众,“赎尽罪孽”是忍受四十年的淬炼和打击,等到包括摩西在内那些软弱跌倒的百姓都死光之后,再由约书亚带领成圣的百姓进入上帝应许之地。约书亚的名字意为“耶和华的拯救”,是耶稣的预表。
我们知道,耶稣降临,在旷野喊话劝人悔改信主的人是施洗者约翰,摩西预表了约翰,约书亚预表了耶稣。
很遗憾的是,因为以色列民众信心上的软弱,不敢听从上帝的话去攻打迦南地巨人亚纳族人的城邦,以至于最后失利溃败,退回到旷野四十年受苦赎罪,摩西也受牵连没能进入上帝应许之地,这些事记在摩西五经之四卷《民数记》十三十四章(必须要加上后面几部经卷的知识才能明白神在埃及记里教导基督徒的启示,故有必要交代一下),上帝在出埃及记里给基督徒的属灵启示到底是什么?
基督徒必须明白,摩西是律法的代表,摩西代表了犹太教是律法主义信徒,他们信心建立在因行为称义,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聪明,不信上帝的带领,所以无法领受应许之地。在属灵上隐喻了犹太教信徒因不信耶稣是弥赛亚不被上帝恩赐,而基督徒信耶稣得上帝的恩赐,承受了天国。
这是圣徒成圣“因信称义”是真理,因“行为称义”不是真理,犹太教信徒迷信旧约教义而被上帝拒绝的深刻历史教训,预表在《出埃及记》《民数记》里,这就是这段苦难历史的属灵含义。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