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杀菌剂分类大全
杀菌剂
一. 酰胺类杀菌剂
氟吗啉、烯酰吗啉、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双氯氰菌胺、磺菌胺、甲磷菌胺、噻氟菌胺、噻酰菌胺、氟菌胺、叶枯酞、环丙酰菌胺、环氟菌胺、环酰菌胺、氰菌胺、硅噻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萎锈灵、甲呋酰胺
二.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
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嘧菌胺、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四. 三唑类杀菌剂
氧环唑、糠菌唑、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高效烯唑醇、氟环唑、腈苯唑、氟喹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醇、灭菌唑、联苯三唑醇
五. 咪唑类杀菌剂
噻菌灵、麦穗宁、抑霉唑、高效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合物、氟菌唑、氰霜唑、咪唑菌酮、恶咪唑、稻瘟酯
六. 恶唑类杀菌剂
恶唑菌酮、啶菌恶唑、恶霉灵、恶霜灵
七. 噻唑类杀菌剂
噻唑菌胺、土菌灵、辛噻酮、苯噻硫氰
八. 吗啉类杀菌剂
十二环吗啉、丁苯吗啉、十三吗啉
九. 吡咯类杀菌剂
拌种咯、咯菌腈
一十. 吡啶类杀菌剂
氟啶胺、啶斑肟、环啶菌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啶菌胺、
一十一. 嘧啶类杀菌剂
嘧菌环胺、氟嘧菌胺、嘧菌腙、嘧霉胺、氯苯嘧啶醇、氟苯嘧啶醇
一十二. 喹啉类杀菌剂
灭螨猛、二氰蒽醌、乙氧喹啉、8-羟基喹啉、丙氧喹啉、苯氧喹啉
一十三.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磺菌威
一十四. 有机磷类杀菌剂
敌瘟灵、异稻瘟净、吡菌磷、甲基立枯磷
一十五. 抗生素类杀菌剂
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
一十六. 大家非常熟悉的杀菌剂品种
有效霉素、井冈霉素、链霉素、甲霜灵、呋霉灵、苯霜灵、呋酰胺、灭锈胺、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乙嘧酚、克菌丹、灭菌丹、乙烯菌核利、氟氯菌核利、菌核净、百菌清、稻瘟灵、稻瘟净、叶枯唑、五氯硝基苯、福美双、代森锰锌、丙森锌、三乙膦酸铝、硫磺、波尔多液、硫酸铜、氧氯化铜、氯化亚铜、氢氧化铜
一十七. 其他类杀菌剂、杀病毒剂
活化酯、戊菌隆、哒菌酮、苯锈啶、四氯苯酞、咯喹酮、螺环菌胺、三环唑、嗪氨灵、霜脲氰、多果定、双胍辛盐、双胍辛胺、氯硝胺、苯磺菌胺、甲苯磺菌胺、吲哚酯、敌磺钠、喹菌酮、烯丙苯噻唑、溴硝醇
杀线虫剂
碘甲烷、威百亩、敌线酯、棉隆、二氯异丙醚、噻唑磷、硫线磷、丰索磷、虫线磷、苯线磷、灭线磷、除线磷、氯唑磷、丁硫环磷、杀线威、涕灭威、克百威、硫酰氟、二氯丙烯

控旺药不建议和杀菌剂混合使用,因为控旺药和杀菌剂的重点喷洒部位有所冲突,以玉米为例,喷洒杀菌剂时,一般为全株叶面喷洒,而控旺药的重点喷洒部位为玉米植株上部。杀菌剂根据原料可以分为酰胺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恶唑类杀菌剂、吗啉类杀菌剂、吡啶类杀菌剂、喹啉类杀菌剂、有机磷类杀菌剂、抗生素类杀菌剂、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咪唑类杀菌剂等。
一、控旺药和杀菌剂能混用吗
1、控旺药不建议和杀菌剂混合使用,因为控旺药和杀菌剂的重点喷洒部位有所出入。以玉米为例,喷洒杀菌剂时,一般为全株叶面喷洒,而控旺药的重点喷洒部位为玉米植株上部。如果二者混合使用,喷洒位置将会产生冲突。
2、如果想要将控旺药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应当进行预混试验。混合后,要求二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不能出现分层、絮结、沉淀等现象。
3、在两种药物混用的时候,应当遵循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的添加顺序依次混合。
二、杀菌剂的分类和作用
1、分类
(1)酰胺类杀菌剂:常用的有氟吗啉、烯酰吗啉、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双氯氰菌胺、磺菌胺、氰菌胺、硅噻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萎锈灵、甲呋酰胺、甲磷菌胺、噻氟菌胺、噻酰菌胺、氟菌胺、叶枯酞、环丙酰菌胺、环氟菌胺、环酰菌胺等。
(2)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常见的有嘧菌酯、嘧菌胺、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嘧菌胺、啶氧菌酯等。
(3)三唑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氧环唑、糠菌唑、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叶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醇、灭菌唑、联苯三唑醇、高效烯唑醇、氟环唑、腈苯唑、氟喹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等。
(4)恶唑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恶唑菌酮、恶霜灵、啶菌恶唑、恶霉灵等。
(5)吗啉类杀菌剂:常见的有十二环吗啉、十三吗啉、丁苯吗啉等。
(6)吡啶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氟啶胺、氟啶酰菌胺、啶菌胺、啶斑肟、环啶菌胺、啶酰菌胺等。
(7)喹啉类杀菌剂:常见的有灭螨猛、丙氧喹啉、苯氧喹啉、二氰蒽醌、乙氧喹啉、8-羟基喹啉等。
(8)有机磷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敌瘟灵、甲基立枯磷、异稻瘟净、吡菌磷等。
(9)抗生素类杀菌剂:常见的有灭瘟素、多氧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
(10)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常见的有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等。
(11)咪唑类杀菌剂:常见的有噻菌灵、麦穗宁、抑霉唑、氟菌唑、氰霜唑、咪唑菌酮、恶咪唑、稻瘟酯、高效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合物等。
(12)噻唑类杀菌剂:常见的有噻唑菌胺、苯噻硫氰、土菌灵、辛噻酮等。
(13)吡咯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拌种咯、咯菌腈等。
(14)嘧啶类杀菌剂:常见的有嘧菌环胺、氟嘧菌胺、氯苯嘧啶醇、氟苯嘧啶醇、嘧菌腙、嘧霉胺等。
(15)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常见的有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磺菌威等。
(16)杀线虫剂:常见的有碘甲烷、威百亩、敌线酯、棉隆、除线磷、氯唑磷、丁硫环磷、杀线威、涕灭威、克百威、硫酰氟、二氯丙烯、二氯异丙醚、噻唑磷、硫线磷、丰索磷、虫线磷、苯线磷、灭线磷等。
(17)其他类杀菌剂、杀病毒剂:常见的有苯磺菌胺、甲苯磺菌胺、吲哚酯、活化酯、戊菌隆、哒菌酮、苯锈啶、双胍辛盐、双胍辛胺、氯硝胺、敌磺钠、喹菌酮、烯丙苯噻唑、溴硝醇、四氯苯酞、咯喹酮、螺环菌胺、三环唑、嗪氨灵、霜脲氰、多果定等。
2、作用
(1)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真菌、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植物病害。
(2)杀菌剂根据作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保护性杀菌剂,第二种为内吸性杀菌剂。
(3)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与病菌接触,抑制或杀死病菌,从而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内吸性杀菌剂在喷洒后,被植物所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直至病菌侵染的部位,消灭病菌。传导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进入植物体内后,流向植株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以及叶类、叶缘。第二种为向基性传导,即药剂在韧皮部内沿着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部分杀菌剂可以沿着上下两个方向进行传导,比如乙磷铝)。
(4)目前,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第二种为干扰病菌内的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物质的生物合成。
冰凌花的寓意无私的爱、勇敢的爱。
冰凌花,学名叫侧金盏莲,长在林地之下。别名金盏花、金盅花、冰了花、冰凌花等。在辽宁地区被称为雪莲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同时也是很好的观赏性植物。开放时间在冬末初春冰雪尚未融化的寒冷季节。一点点绿萼黄顶的花蕾,悄无声息地破冰而出,像一朵朵绽放的“金盆”。
冰凌花栽培方法
一种侧金盏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地块为PH=(7-8)、有机质含量大于2%的砂壤土,基肥选用复合肥或硫酸钾肥和硫酸二铵的混合物,每亩撒施3%米乐尔颗粒剂(1.5-1.7)kg,栽培模式可采用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大田直播播种深度为(0.5-1)cm,采用育苗栽培。
1亩地需苗床面积100个平方米,长出第一对真叶时用嘧菌酯杀菌剂喷洒,以后每隔15天用咪鲜胺和环丙唑醇的混合物与嘧菌酯轮换用药2-3次,苗子长出(1-10)对真叶时移栽,当苗子长到8片叶子时,每亩施用(4-5)Kg尿素,除草可选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
有增产效果。
2022年先正达推出又一防治赤霉病利器——满甜组合。满甜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搭配重量级伴侣,40%环丙唑醇悬浮剂。该组合不仅可以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还可以高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正可谓强强联合!这也为广大小麦种植户在防病、增产、提质、降毒方面提供又一很好选择。
氟唑菌酰羟胺,大家已经非常了解了,经过5年1000+试验示范,我们已充分看到她优异的表现,尤其是优异的防治赤霉病表现,满甜组合有了环丙唑醇的加入也一定会有非常亮眼的效果。环丙唑醇自面市以来,就有非常不俗的表现。环丙唑醇是瑞士山道士公司(现先正达)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1986年首次报道,1988年推向欧洲市场就很快发展成为欧洲谷物市场领导者,但近几年才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环丙唑醇作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是一个内吸性杀菌剂,施用后能被植株快速吸收,并向顶传导,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其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室内生物活性测试以及田间试验均验证环丙唑醇可高效防治白粉病、锈病等。此外,良好的混配性助推满甜组合在短期内成长为小麦市场重要产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