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讨论,包括轨道、高铁等基础设施、大型投资、产业引进、重磅政策等等,实际上对重庆、成都两地来说都是机会。
对于这次机遇,成渝必然合作大于竞争,因为只有共同站在“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位置上,西部地区,才能具备更强的人口、产业、经济虹吸能力,去和东部区域掰手腕。
而重庆,实际已经在快速“出牌”。
比如战略重心层面,“一圈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为当前重庆的整体思路。
按照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都市圈中左侧的“渝西地区”是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主轴。因此,推动“重庆向西”,“渝西更强”,或是重庆整场牌局的“关键”。
成都向东已经发展了数年,这次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对西部槽谷的发展是一个契机:
以大学城核心升档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重庆科学城」;
又以科学城为“智核”,助力高新产业落址,形成「重庆高新区」。
再插上“重庆向西”的大翅膀后,西部槽谷,或会变成“承前启后”的战略中心级城区。
宜宾正在加马。已经获批全省第一个省级重点示范新区,那就是三江新区,四川省的全省的唯一一省级新区。这个规划开发建设工程用地面积范围,它要求得十分相当的高,这包括有:临港新区全部的三个街道办事处、长江工业园整个、罗龙街道办事处面积的一部分、江南镇的一部分,以后还要继续扩大开放到江安区域流域范围分布,加强和完善新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创新规划,它的规模空间与范围将超越很广,它越来越成为成渝地区的重要的最佳核心焦点,纳入成渝经济区的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发展,进入成渝城市群的重点建设。
第二个,宜宾有新建的大学城和 科技 创新城,这也是在四川省范围内最大的规模,(除了成都市而外)临港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等。
第三个,有四川省的最大的重点港口 一是它的水运口岸出入境通关和铁路运输口岸以及它的空港新区、新城物流,它有很多国际快线开通与国际集装箱运营合作。
因为,宜宾有超前的规划意识。宜宾完全具备了一定的良好的成渝地区双城建设的重点规划条件!宜宾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优越的环境自然资源,宜宾有得天独厚的万里长江第一大港口 码头 它的物流和货物吞吐量将首次超过,属全省最高,宜宾临港今后将突破更多的货物进出口贸易的收获数量。宜宾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和深化改革的投入。未来的宜宾,将是欣欣向荣最佳景象!宜宾正在向国家新区推进,这让宜宾的经济加大更快地增长,速度势头强劲迅猛,良好的基础和丰富层次程度日渐完善。宜宾的城市将焕然一新……
双城建设是宜宾的主攻方向!为宜宾的三江新区打造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这就是宜宾的动力系统来源。关键还要负责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环境大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工程建设。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早在1957年的时候,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提出 未来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不再是单一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群 。著名的齐普夫法则揭示了 由于规模效应完全补偿了边际成本递增,现代大城市的增长速度并不会比小城市慢这一基本事实 。
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抱团发展,远比单个城市单独发展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城市群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相邻城市的发展,从根本上盘活一个地区的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成渝地区的合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了,到2016年,就变成了成渝城市群。
到如今,更是上升到了国家级城市群的概念,《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片段)
成渝地区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成渝两城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上有着重要意义。 纵观我国城市发展,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带头,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坐镇,东有长三角城市群引领,唯独我们西边,缺少城市群的抱团发展,经济和其他地区始终存在差距。
就拿四川和重庆来说,四川省总面积约48.6万平方公里,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83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46615.8亿元。重庆总面积约8.24万平方千米,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1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3605.77亿元。
这两个地区,占了国家约8.2%的人口,创造了相当于国家总GDP7%的份额(2019年中国GDP约为99亿元),人口体量大,但是创造的经济却是落后的,所以迫切需要寻求经济上的突破。
(川渝地区)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毕竟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眼瞅着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步步的富了起来,西部肯定也不能拖后腿。而且今年正好是我国第一个100年目标的最后一年,所以我们成渝地区打造国家级城市群已经刻不容缓,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我们的动作这么迅速,是因为现在 西部迫切需要一个国家级城市群 。
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是中国第四极。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是哪个?西部地区,除了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其余均为欠发达地区。而重庆和成都均为全国十大城市之一,西安为全国二十大城市之一。说起资格,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为成渝城市群。有人问,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等呢?长江中游城市群姑且不说,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城市群位于三大主要城市群之间,战略意义较东部率先崛起和成渝城市群对于西部大开发意义略小。
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关键在于成都和重庆的带动。成都带动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重庆带动重庆都市圈,包括老重庆地区,涪陵区,南川区。次一级就是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的绵阳,南充,宜宾,泸州,达州,乐山,重庆的万州,黔江。
第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塌陷是个阻碍发展的很大矛盾。资阳,内江,遂宁,重庆的西部,需要进一步提升能级。但是这几个城市怎么不被继续吸血,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是个较大的问题。资阳的简阳被成都代管后,资阳迅速经济下滑。资阳又怎么整合资源利用优势,没有顶层设计,靠资阳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资阳西进,对接成都,谁知道会不会像西咸新区那样咸阳的结果。内江,可以说和重庆接壤,但是和成都的经济联系远远大于重庆,靠成都和重庆就能促进内江的崛起?内自一体化,都是两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市,又能够提升多大能级,需要拭目以待。遂宁,搞遂潼一体化,公交车都通了,而重庆对于潼南的定位,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不如江津,永川,合川等。之后大英可能撤县设区,不与成都直接接壤,要想从成都发展捞碗羹,可能还是有点难。唯有顶层设计,才可能打破一些中部塌陷的现状。四川长期发展重心在于成徳绵一线,重庆将主城区的经济分流到三峡区域建设,最近才相对重视成渝中线,可能遇到困难还不少。
第四,次级中心城市,又有何种方式发育?绵阳搞科学城,宜宾搞三江新区,南充搞临江新区?未来达州和泸州呢,也是拭目以待!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中国四大地区中,成渝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
重大意义: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 探索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 财经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科技 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当年四川的大哥二哥已成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昔日三哥自贡如今已落后太多了!自贡当奋力向前。
成立成渝中部新区,建设强大的中部才能真正发挥成渝协同发展与带动发展。
我就看看新闻、听听传说。
战略是好的,策略是差的,口号喊得响,实施慢如蜗牛!

近几天成都东部新区的设立引起了轩然大波,成都东进本就在即,此时一个省级新区放在东部来助力,可见成都东进真的已经稳了。
那么成都东进除了自己要向外扩展以外,东边的重庆也成了成都东进的盟友,成都东进,重庆西进,两城直接互利互惠,合理利用对方的资源帮助自己经济发展,扩大产业链,稳固商业,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而就在东部新区设立的前一天,川渝两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级人民法院在成都共同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 双城 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和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合作备忘录”,共同启动两地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运行。
随着这个共享平台上线,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信息实现两地互查,更加方便职工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为两地间住房政策、服务、资金的协同一体化管理打开了全新局面。
川渝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接着,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 调控政协协同、推动住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推动成渝地区互联互通、推动排水行业协调发展、深化建筑业战略合作、建立行政执法互助互享互认机制、搭建“1+N”战略合作开放体系,共同推动“双城经济圈”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并且据悉成渝两地间已初步建立了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
那么这对于两城的居民有哪些好处呢?
1、重庆和成都跨区域买房,公积金可以互认互贷,就算在重庆缴纳的公积金,同样也可以用在成都,反之亦然。
2、两地之间的公积金互相使用不用再办理复杂的手续了,仅需要填一张表就可以了,并且将时间缩短,办理只需要2-3日。
并且目前成都规定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成,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成;单职工最高可贷40万,双职工最高可贷70万,最高可贷30年。
那么成都目前有没有什么 楼盘 值得一看呢?
当然有,例如 恒大林溪郡 ,位于天府城南西翼中心的新津,一步一景,叠景有序,匠筑自然园林府邸。
龙湖天宸原著 项目位于成都西南武侯区,项目周边的交通网络通达全城,且除了医疗资源丰富,周边环境优美以外, 龙湖天宸原著 还有近百万方商业,是不是很值得期待。
另外还有 凯德·卓锦万黛 , 成都鲁能城 , 奥山·成都澎湃城 , 华润置地琨瑜府 , 卧龙谷玖号 等等。
1月1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于成都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2020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包括提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
据悉,会议要求,四川省发展改革系统要准确把握、一体推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认识、找准工作着力点,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实施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冲刺省委确定的年度预期目标任务,确保做好2020年发展改革工作。
具体而言,会议提出要聚焦聚力谋大事,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争取国家指导支持,务实推进川渝合作,谋划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聚焦聚力稳增长,突出抓好经济形势预研预判、推动投资稳定增长、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取向,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聚焦聚力促协调,大力促进干支联动发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聚焦聚力强创新,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另据了解,于今日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2020年将扎实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将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各地区城市群发展,指导地方开展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高重点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核心阅读
加强产业联动,健全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发展……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这片土地未来的发展有了新定位和新路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两地正在协同发力。
川渝高竹新区是四川广安联手重庆渝北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前提下,在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和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一体规划建设的一个总面积262平方公里的跨省域产城景融合新区。最近两个月,已经有52家企业“抢滩”川渝高竹新区。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由此,这片土地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也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如何从竞争走向协同,实现产业整合提升?
成渝地区腹地广阔、人口众多,多年来经济 社会 持续发展,后续强大的支撑力很被看好。但也要承认,两地发展水平相近,产业大类相似。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更加明确,双城的支柱产业也将从竞争走向协同。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双方应在规划指导下,按照合理分工协作原则,细化合作内容,共同制定促进分工的要素配置政策、利益分享机制,站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角度,来构建产业链和供应链。
“双城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叠,也是整合提升、携手发展的基础所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郑备说。
走进位于成都经开区的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流水线上机械手臂和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分工合作,把各式各样的零部件组装成交流发电机。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华川电装与重庆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华川电装常务副总经理万宾介绍,在企业供应商中,成都和重庆两地的都超过20%。“成渝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既能提高配套效率,也可以节约成本。当天发货,第二天我们的产品就能出现在重庆的整车厂生产线上。”
成渝地处300公里零部件配套半径内,两地已聚集整车企业69家,零部件企业超过2000家,彼此间将逐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协同发展。
今年年初,四川首票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货运报关单在成都海关申报成功,标志着成都至东南亚国家的公路货运模式全面开启。截至目前,这条跨境公路货运班车线路已经开行25班,运输货值8000余万元,主要是“成都造” 汽车 零配件以及重庆企业生产的摩托车配件。
成都海关关长冉辉表示,下一步,成都海关将继续推动落实与重庆海关签署的《共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在助力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开放平台载体发展、开展业务协同合作、促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加强协作配合,实现成渝两地跨关区通关“无缝对接”。
如何实现整个区域“水涨船高”、协同共进?
当前,新的发展机遇将如何为成渝中部和两翼地区的城市带来更多可能?
“《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这为紧邻成都的眉山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眉山市发改委副主任罗雪梅表示,眉山将紧扣四川省委提出的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成眉同城化发展推向纵深。
10月19日,在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视高街道,作为成眉同城化发展的重要项目——川港合作示范园建设正如火如荼。示范园项目总投资达966亿元,建成后将引来千余家企业入驻。项目负责人陈梁杰表示,今年要完成商业街主体工程,配套完成部分主体建设,力争一期项目早日竣工。
西南 财经 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杨继瑞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只是做大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还要通过双城带动,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实现整个区域“水涨船高”。
郑备建议,要重视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一方面,深化与成渝的协作配套,优先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价值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通道、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供给,提升要素集聚能力。
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协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的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推进人口流动、迁徙、转移的便捷化,以新型城镇化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
如何健全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加快将《规划纲要》“任务书”变为“施工图”,川渝两地都加快了行动步伐。
10月21日,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在四川省开江县召开,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6个毗邻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坐在一起,审议《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会上还举行了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截至目前,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已经储备了64个重大项目,投资金额达到5135亿元,其中31个项目已经开工。
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孙超英表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发挥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用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共同参与。”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唐文金认为,要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多元 社会 主体积极性,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董建国说,下一步,两地将携手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30日 10 版)
成都的发展自2017年开始就根据提出的东进、南拓、西控、 北改 、中优而确定了大致的发展方向。而东进至今已有3年,三年时间虽短,但东部的变化确实肉眼可见的,例如成都的第2个机场,成都 天府国际 机场,机场内的建设逐渐跟进,差不多明年大家可能就可以见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飞机飞向蔚蓝天空的模样。除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外,还有天府奥体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景区等等。
正是这些建设,不仅聚集了人才,还引进了企业,将产业向外扩展。并且就在2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设立成都东部新区的批复的文件,于是成都的首个省级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成立。东部新区的设立对于成都东进的规划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攻,省级新区的建设,加快了东进的步伐,促使东部的经济发展人才聚集。那么成都可以发展的方向性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东进呢?
就地理位置来讲,东进是势在必行的。成都始终在龙泉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在岷江与沱江交汇的冲积平原上延续拓展。“两山环抱”的地理格局是护城的摇篮,却也让工业化时代的资源约束、环保问题更加凸显。想要跳出这个摇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成都的宜居之名帮助了成都,也限制了成都,成都要在保持宜居的同时向外跳远,那么哪个方向更好,成都东边的重庆成了成都向外扩展的首个盟友。要推动成渝地区 双城 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到国家战略,而成都“东进”区域正是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东部新区战略地位凸显。
除了地理因素以外,成都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人口问题。成都已经成为了特大城市,而特大城市的评判标准就是人口。一个人口聚集的城市有什么通病?堵车, 房价 高,资源逐渐匮乏,生活舒适度逐渐被人口密度拉低。成都的宜居之名可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两座大山将成都困住,总有一方要先突破,于是顺应成渝发展的趋势,东进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而东部新区设立后,值得关注的是哪里?自然就是这一次被囊括进东部新区的简阳片区,简阳的地理位置十分正要,被规划在新区之内也是意料之中,我们忽然回过头望望,当初成都为什么要托管简阳?似乎正是在为东进而准备。
简阳的实力本就雄厚,今后的发展可能突飞猛进不说,更有可能成为成渝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通道。除了简阳以外,龙泉驿也是东进的一个重要战地,那么想要在东部购房的朋友们可以多考虑考虑龙泉驿,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推荐几处龙泉驿的 楼盘 。
龙腾东麓城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处于东风渠与泸溪湖交汇处,整体规划方正大气、人车分流,采用大围合双中庭布局。 龙腾东麓城 自带28万方大体量商业,其中规划包括红星美凯龙定制商业,包括大型超市,酒店, 写字楼 等各种业态,商业无忧。除了商业之外项目周边的资源配套一应俱全,类似医院,学校,银行等都有设立。
除了 龙腾东麓城 ,还有 新希望锦麟府 , 新希望锦麟府 是新希望地产于2018品牌升级年推出的“天、麟、官、悦”四大高端产品系之一, 由业内多家设计团队联合操刀,独创T字型人文合院,以新中式风格再现天府蜀韵。 新希望锦麟府 享有2.5万亩三圣-白鹭生态资源,占地211亩,五分之四造林,五分之一建筑,享6.9万方园林景观。夏日看斑驳光点,秋日赏林荫落叶。
总的来说,成都为什么要东进,因为成都不止要发展城市中心,成都的每个角落都不会落下,终有一日,站在成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繁华的都市,欣欣向荣,昂首挺胸,告诉别人这就是成都。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