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在农作物中的作用
钾是植物体内非常活泼的一类元素,它在被植物吸收之前通常是以盐的形式分布在土壤中的:
1、钾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其他养分(包括水和氧)并促进植株成长。
2、钾肥可增强作物的抗性,使作物更加抗寒、抗冻、抗盐渍化、抗病虫害。试验表明增施适量的钾肥,能有效地减少水稻的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和麦类的白粉病、赤霉病及小麦的锈病等等。
3、钾能够促进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果实品质得道改善,提高果实糖分、维生素C的含量和色泽度。
4、豆科作物的钾充足可以增强它本身的固氮作用。 就好比人体适量摄入含有钾的食物可使肌肉组织更加强健。
二、作物缺钾的表现
(1)缺乏和氮、磷的表现有相似之处,缺钾症状首先表现为老叶,接着叶边会微卷、发黄,如果继续不管的话后来就会发展到植株基部,进而植株抗逆能力减弱导致易受病害侵袭、易倒伏、不耐寒旱;
(2)瓜、果、番茄等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 如果人类长期吃缺钾的食物都是那么人体也有可能缺钾,因为人体自身是不能产生钾的,缺钾主要表现为:心跳加速、肌肉无力、恶心想吐、低血压、心里冷淡甚至精神错乱。
三、给农作物补钾的方法
因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钾肥,那么对于缺钾的农作物该如何进行补救呢?
(1)施钾肥:市面上的钾肥种类繁多但是千万不能盲目施用,免得钾肥过量同样容易引发病虫害哦。正常情况下钾肥是在基肥、追肥、叶面喷施或者无土栽培的时候辅助使用的,果实膨大前期冲施、追施或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溶液即可。
(2)人畜有机肥:人畜有机肥主要包括畜粪尿、家禽粪、人粪尿等,其中厩肥在农村中施用的占比比较大。由于厩肥中的钾几乎全部以可以溶解的形态存在,所以厩肥中的钾的有效性和施用化肥钾是差不多且肥效相当高。
(3)秸秆还田:农作物的秸秆里面不仅含有丰富的氮磷还有丰富的钾元素。秸秆还田在补充土壤缺钾方面有着极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大量的秸秆被作为薪柴直接燃烧掉,剩下的一点草木灰也大多被用在蔬菜地里去了,本来烧掉秸秆流失的钾就已经很多了,再用在其他地方田里的土壤补充钾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可用其他方法处理农作物的秸秆用于补充土地里缺失的钾肥。
氮、磷、钾作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三大元素,农民们在给农作物施肥时要做到雨露均沾,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作物健康生长。
稻田养虾,适当施用钾肥是可以的。做任何事,都有一个限度,如果施钾肥太多了,不仅给安全养虾带来威胁,也对水稻的生长不利。其实不光是钾肥,其它肥料也都是这样,适可而止。

“虾塘改种水稻,适合直播还是插秧?虾塘投放过饲料和鱼药,对土壤有影响吗?”陈晓明对着视频一连抛出两个问题。
屏幕那边,德清县高级农艺师金杏丽第一个“接招”,很快开出一剂管用“良方”:水稻直播省工省力,但扎根不深,还是插秧抗倒伏能力强一点;饲料、鱼药只要是合规的,不存在违规违禁的添加剂和药物,对后续土壤没有危害……
一年好景在春耕。一场“云春耕”视频对话,正在田间地头进行——屏幕这头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康乾街道联合村,推土机、挖掘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放眼望去,数百亩青虾塘已被平整为一块块规整、连片的水田,机耕路、水渠点缀其间。
“看!我响应政府提出的稳定粮食生产号召,将身后的这片虾塘全部改造为良田了,就等着播种了。”种粮大户陈晓明举着手机,对着田地说。
屏幕那头,来自水稻栽培、育种领域的4位农技专家,正全神贯注“把脉问诊”。章秀福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冲着镜头招招手,示意有话说。“在虾塘里种水稻,头一年比较软、淤泥深,直播的话容易倒伏。机器插秧的话机器容易陷进去,最好还是人工插秧,也可以考虑抛秧。”
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朱国富低头记笔记,了解完情况说:“老陈,你搞虾稻轮作肯定不会错!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能有效提高稻米的品质和产量。怎么施肥?养过青虾的稻田比较肥沃,一般不需要施用氮肥,可少量施用钾肥,根据长势,如后期脱肥可在水稻倒4叶至倒3叶期少量施用穗肥。”另外3位农技专家点头赞同。
临下线时,德清县先锋农机工程师费颖儿又嘱咐,趁天气晴好,多组织点人力和抽水泵,抽点淤泥到新平整好的良田里,可以起到肥土养地的作用。
这场“云问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关掉视频通话,陈晓明站在田埂上,直说有信心了,“经过专家们这么一点拨,我可以放心干啦”。
养了20多年青虾的陈晓明,去年承包了村里的200亩“荒废地”,尝试种植水稻。“当时这块地,人都走不进去,说白了,就是一片荒地。”他告诉记者,村里对这块荒地平整后,建成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从养虾到种水稻,我是‘大轮船出国’——外行!”陈晓明开起了玩笑,“毕竟种粮经验还不足,怎么办?”他一度忧心忡忡。前不久,街道党工委委员魏山送来及时雨,帮助牵线建了一个“云问诊”微信群,邀请农技专家“云上坐诊”。
据悉,德清县去年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聘请了100名专家,组建了10支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团队,为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等农业十大产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帮助解决生产难题。
眼下正是农民每年最忙碌的时候。“为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街道主动与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粮食生产专家团队对接,并落实专门经费,建立线上沟通机制。”魏山说,针对组织线下培训有困难的现状,专门邀请农技专家开设手机微信“云问诊”,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抢抓春耕生产农时。
“云问诊”正成一股新活力,农民遇到农技问题在群里询问,好几个专家帮着解答,不出门就把田里的问题给解决了!
有“云上专家团”后援,陈晓明种粮的信心更足了:“去年这片荒地产量很低,只有亩产500多斤,今年估计增产到1100斤没有问题。”
(原标题:“云上问诊”,荒地变成倍增田)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