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莲施肥一般不用有机肥,施肥时要根据碗莲的长势科学施肥。
施肥方法
基肥
基肥是在植物栽植的时候施入的一定量的肥料。不过由于它在生长的初期不耐肥料,营养过剩可能会使碗莲死亡,所以在栽培的时候,可以不施基肥或者施入少量腐熟液肥作为底肥,要注意不要产生肥害。
追肥
其实碗莲最重要的施肥工作就是追肥。当它慢慢成活,生长开始正常,土壤中本身的基质就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它需要追肥来保证它的正常生长,否则会使叶片衰老,开花受到影响。
追施肥料时可以将一小块生豆饼塞入碗莲的泥中,让它慢慢发酵,使藕根慢慢吸收营养,也可以用腐熟的豆饼或者粪肥作追肥。
针对性施肥
施肥要有针对性,才能施对肥,施好肥,减少肥害。
如果碗莲发育缓慢,株型瘦小,就是缺氮,它的茎叶繁茂,开花少,是氮肥施用过多。根部发育不良,花芽少,说明缺磷。碗莲的茎秆瘦弱,抗病能力差,是缺钾。这些都是缺少某种元素导致的生长不良,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一定的肥料。此外,还需要在夏季施用核桃大小的腐熟饼肥屑作追肥,将这是为了延长花期。
施肥过量
碗莲如果生长不良,多半是缺肥了,只要适当施肥就好了。但是由于植株小,需肥量小,施肥要适度,若施肥过量,会出现徒长的现象,光长叶不开花。严重时,可使植株枯死。
如果发现碗莲施肥过量,可以勤换水,将肥料冲淡。

一、勤换水
碗莲发芽后,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需要2-3天为其换一次水,保持水质干净,如果长时间不换水,水质会变得浑浊,滋生细菌,从而使碗莲的芽苗发生病害。
二、光照充足
碗莲是一种喜光植物,发芽之后,应该将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植株根茎健康生长,并且要经常为碗莲通风,提高枝叶和根系的透气性。
三、更换大盆
碗莲发芽后会长得很快,需要给它换一个大盆,让植株的芽苗疏松的分布在水中,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碗莲芽苗出现腐烂现象。
四、施加肥料
碗莲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主要施加含磷钾的复合肥,可选择碧卡磷酸二氢钾或者在水中滴入1-2滴营养液,使碗莲吸收足够的养分,从而快速生长。
可以用速效复合肥给碗莲施肥的,可以在春天施肥,春天需要养分多,施肥长的旺盛。
碗莲养殖施肥要遵循前期少施,中期勤施,后期稳施的施肥原则。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碗莲碗莲施什么肥好?碗莲怎么施肥?
一、碗莲施什么肥好
碗莲喜肥,但不耐重肥。一般在栽种时在培养土内混入少量饼肥末等基肥,便可满足其全年的需要,不需要再施追肥,以免徒长。但为了延长开花期,夏季可用一粒梅核大小的腐熟饼肥屑作追肥,将其塞入钵中央的泥中即可。切勿施入钵壁周围。易造成伤根。基肥不可施得过多,否则轻者叶茂花疏,重者会将种藕“烧死”。碗莲施肥一般不用有机肥,施肥时要根据碗莲的长势科学施肥。
碗莲喜充足阳光,若每天光照少于4小时,不能形成花芽。生育期间需放在向阳阳台上或窗台向阳处,使其接受全日照。当浮叶满布盆面时,还应及时将浮叶压入钵泥中,以免影响通风透光。碗莲植株娇嫩,夏季和初秋季节中午前后需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若遭到强光直射,叶片及花瓣都易焦枯。
二、碗莲怎么施肥
肥料为豆饼,捶成块,尽早投入沟漕或大小缸浸泡沤制,使腐熟备用。清明前后,栽藕秧时用一般塘泥作基质,不施基肥。也可以选择追施我也颗粒水溶肥。
4月下旬盆碗中长出几片浮叶,从这时起,每次浇水,稍渗肥汁,比例约为0.5/100。待立叶出水后,浇水时增加肥汁,比例约为1﹪,以后控制在此浓度范围内,不再加大。每次浇水用去一部分肥料后,随即灌水搅拌,并不时补充饼块,相对保持肥汁的浓度。
如此周而复始,直至8月中、下旬停止追肥。我们这样对碗莲进行水肥管理,便于操作,不仅未发生肥害,每年培养千计的碗莲,叶绿、花繁、色艳。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碗莲的养殖方法:
1、土壤:碗莲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当中,适合碗莲生长的是肥沃的塘泥土,如果大家不能够去野外自己挖,那么用仙土来养也是可以的,充足的养分才能够增加碗莲的开花质量。
2、光温:最好将温度维持在2℃以上才可以促进碗莲花朵的形成和绽放。当温度长期低于15℃的时候,碗莲是无法开花的,且每天至少要保证六个小时的光照才行。
3、浇水:碗莲在生长初期的时候,水不宜浇太多,因为水浇多了就会降低温度,不利于小苗的生根发育,并且会影响碗莲的呼吸,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烂根的现象发生。
4、施肥:通常夏季的时候可以施加一次复合肥液,直接喷洒在叶子上就行。
注意事项:
1、碗莲和其他的水培花卉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种需要修剪的植物。
2、适当地给碗莲修剪浓密的叶子,不仅可以让盆栽造型看着更加美观,而且还能够储存更多的开花养分,有效促进碗莲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3、同时如果想增强碗莲的开花质量,还可以在盆栽里面加上一些骨粉,里面的磷元素能够有效促进开花。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