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炸鳞指患病的金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一样,鳞片基部有水肿情况,其内部会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只要鱼鳞表面稍有压力,就会有许多的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会脱落。发现金鱼有炸鳞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处理,千万不要拖延。
治疗方法:
炸鳞病又名松鳞病、鳞立病、竖鳞病。可以50公升的水对1公克的磺安制剂或是[口夫]喃剂、抗生素来进行药浴,然后再将温度调升至32~33℃,请注意缸中药色、水质的干净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气量。药浴3天后即会有明显的改善。一星期后便可开始换水1/3及少量喂食。在鱼的食量及鳞片状态明显平顺正常后,即表示恢复健壮。
金鱼起源:
金鱼的最早发现据载(李时珍,1596)是晋朝(265~420)桓冲游庐山时发现的“赤鳞鱼”。据考证,“赤鳞鱼”即最早出现的金鱼—红黄色的金鲫鱼,和野生鲫鱼一样生活于自然水域。表1列出的是金鱼的家化及演变的大致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金鱼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间类型的存在。据载(徐金声等,1980,1981;王春元等,1983),金鱼品种于1981年前发展到160个左右,现在达240个以上,国内主要有140多个。按通行的分法,金鱼可分为草、文、龙、蛋4大类(王占海等,1982);按背鳍的有无可分为龙(有背鳍)和蛋(无背鳍)2大类。
经金鲫鱼到金鱼的家化历程,王春元归纳了随后的实验证据做了进一步阐述。根据李璞(1959)的归纳,野生鲫鱼通过金鲫鱼发展为草金鱼,再向不同方向分化出文鱼、龙睛、蛋鱼等类;徐金声等(1981)则指出,草金鱼向两个方向(有背鳍和无背鳍)分歧,形成龙种鱼和蛋种鱼两大家族,并各自进一步变异为不同品种。
王占海等(1982)认为金鲫鱼经过“野生红黄色鲫鱼”的中间型后才形成金鲫鱼(燕尾),由此经“原始金鱼”发展到文鱼后发生较复杂的分化,其一支演化为蛋种鱼类,另一支演化为龙种鱼类,同时文鱼辐射演变出各种文种金鱼,除自然突变外,由人工杂交产生了虎头龙睛、珍珠蛋、高头球等新品种。金鱼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的实验证据层出不穷。
炸鳞病,病原体为点状极毛杆菌,多为频繁换水所致。
用呋喃西林,给病鱼洗浴1分钟左右,隔日用药。
也可以用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一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的嫩绿水中静养。

金鱼炸鳞怎么治疗最简单的介绍如下:
金鱼炸鳞治疗最简单的办法有隔离,给药,加氧,晒太阳。
1、隔离
金鱼一发现炸鳞,就马上捞出来隔离,一是保证其他鱼儿健康,二是让生病的鱼单独静养,得到充分治疗和休息,这样才能好得快。
2、给药
金鱼炸鳞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要用药给金鱼洗浴,所用药物可以是呋喃西林、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用药时,要用大量水稀释,每次将鱼浸泡十至二十分钟,用药后,要密切观察鱼的情况。
3、加氧
金鱼得了炸鳞病,全身膨胀,有的呼吸困难,呆在缸底不动,所以要给金鱼加氧,让它呼吸尽可能顺畅,对养病和身体恢复都有好处。
4、晒太阳
金鱼得炸鳞病,是身体受伤部位感染细菌所致,所以,要每天给鱼晒太阳,但不要暴晒,太阳光强烈的时候,要进行适量遮挡,在花荫处晒太阳,这样,能杀死细菌,使鱼尽快恢复健康。
金鱼炸鳞
治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金鱼进行隔离,之后单独给药,加氧气,让金鱼晒太阳,这对金鱼的恢复有帮助。金鱼炸鳞的原因:当水质混浊、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
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至22度,有时也会在冬末出现。鱼不会马上死去,但治愈率很低,这是一种奇怪诡异的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肿大,腹水,鳞囊中有液体,轻轻按压鳞片可渗出。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