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秋梢:8到10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秋梢。秋梢是良好的结果母枝。秋梢一般只抽一次,如树势健壮,雨水又较多,可在第一次秋梢上抽发 第二次秋梢。第二次秋梢如生长充实,也可以成为结果母枝。特别是刚投产 的适龄树,以第二次秋梢为理想的结果母枝。因此,对初结果树配合肥水管理,可促发二次秋梢,为早结丰产打下基础。
果树春梢:2到4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春梢。春梢抽生时期,因气温较低, 生长时间长,故节间短,枝梢较充实,叶形较小。结果树由于顶芽形成花穗, 花量多的年份,往往不萌发春梢。

1、抽梢:春季植物长出的新的枝条。一般来讲,果树的新稍是不能结果的,会浪费很多营养,所以在挂果期的果树上,新梢都要进行修剪。
2、春梢:2—4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春梢。春梢抽生时期,因气温较低, 生长时间长,故节间短,枝梢较充实,叶形较小。结果树由于顶芽形成花穗, 花量多的年份,往往不萌发春梢。
3、夏梢:5—7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夏梢。夏梢一般从落花落果枝或者熟的春梢上萌发。结果树夏梢的抽生量随挂果量而定,挂果多的植株几乎不萌发夏梢。
4、秋梢:8—10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秋梢。秋梢是良好的结果母枝。秋梢一般只抽一次,如树势健壮,雨水又较多,可在第一次秋梢上抽发 第二次秋梢。
5、冬梢:11—1月份抽生的新梢,称为冬梢。一般树势健旺,又遇冬暖雨多,则易萌发冬梢。冬梢因抽生时间晚,生长时间短,故枝梢幼嫩,易受冻害。
扩展资料:
由于抽冬梢的生长,消耗树体积累的有机营养,不利于水果的开花与结果,在生产上常用乙稀利等杀梢药剂把嫩芽杀死,称“杀冬梢”。这一做法,要求技术较严格,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控梢过重,或把老叶杀死,影响开花结果。
后来科技人员不继探索,成功研制出有机营养剂“宇花灵”系列,并总结出控冬梢的新理论:控冬梢的延伸,促冬芽成花芽,达到冬梢不用杀的目的,进一步推进技术的发展。
1、时间不同:
春梢,一般于2~4月份,立春后至立夏前抽发。
夏梢,一般在5~7月份,立夏至立秋前抽生。
秋梢,一般在8~10月份,立秋至立冬前抽生。
2、萌发位置不同:
春梢上能抽生夏梢、秋梢,也可能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
夏梢多由春季留在小桩上的侧芽萌发而成.少数由未萌发的越冬芽萌发成。
秋梢多由春、夏梢小桩上的侧芽萌发而成。
3、生长形态不同:
春梢节间短,叶片较小,先端尖,但抽生较整齐。
夏梢在春梢上或较大的枝上抽发,数量随树体的营养水平而异。幼树夏梢的数量较大,未到盛果期的树也易抽发,衰老树一般不抽发夏梢,只有加强肥水管理和修剪刺激才会促发。夏梢长而粗壮,叶片较大,由于生长快,枝呈三棱形,不充实,叶色淡。
夏梢是幼树的主要枝梢,常利用其尽快扩大幼树树冠,结果树夏梢过多,会严重引起幼果脱落,故除用于补空补缺树冠外,应严格控制其抽生。
秋梢生长势比春梢强,但比夏梢弱,枝条断面也呈三棱形,叶片大小间于春夏梢之间,早秋梢为优良的结果母枝。热量条件丰富的产区还可抽生冬梢,一般在立冬前后抽生,冬梢的抽生会影响夏、秋梢养分的积累。
扩展资料:
柑橘枝芽种类:
1、生长枝:
1、生长枝:又称营养枝,凡是不着生花果的枝和无花芽的枝都称营养枝,良好的营养枝可以转化为翌年的结果母枝。
2、徒长枝:是营养特别强旺的营养枝,多数在树冠内膛的大枝,甚至主干上,节间长,有刺,枝条横断面棱形,叶大而薄,枝长达1~1.5米,影响主干的生长和扰乱树冠,而且绝大多数种类、品种的徒长枝花芽都不能分化。
所以,除对着生位置适宜的徒长枝及早短截,用于树冠补空补缺外,都应尽早除去,以减少树体养分的损耗。
3、结果母枝:是指头年形成的梢,翌年抽生结果枝的枝。春梢、夏梢、秋梢一次梢,春夏梢、春秋梢和夏秋梢等二次梢,强壮的春、夏、秋三次梢,都可成为结果母枝。多年生枝有时也能抽生结果枝,但数量较少。
在同一树冠上,各种结果母枝的比例因柑橘的种类、品种、树龄、生长势、结果量、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不同而变化。柑橘果树每年需要一定的结果枝,才能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达到丰产稳产,而发育健壮的结果母枝才能抽生好的结果枝。
结果枝是指结果母枝上抽生带花的春梢,有花的称花枝,落花的称落花枝,结果枝一般由结果母枝顶端1芽或附近数芽萌发而成,晚熟_柑、年橘等在1条枝梢上能连续发生2~3次梢的情况下,春、夏、秋各段梢也可连续在各叶腋萌发结果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柑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梢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