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属于氮肥的是什么 属于氮肥的是什么化学式

属于氮肥的是什么 属于氮肥的是什么化学式

来源:成都号 2023.03.14 08:04:36 阅读:14次

氮肥有哪些

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1、铵态氮肥

铵态氮用到田间作物里后容易被土壤中的胶体物质吸附住,并且铵离子的移动性较小、肥料中的氮素养分随雨水或浇水的流失量比较少,所以铵态氮类的肥料在水田和旱田上都可以随意使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使用到土壤中后,氮素不容易被土壤中的胶体物质所吸附,并且它在土壤中的溶解性、吸湿性和移动性都比较强,容易被雨水和浇水冲刷而大量流失养分,所以硝态氮类的肥料只能在旱地上使用,不能在水田中使用。

3、酰胺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属于中性肥料类型,在土壤中不易残留,所有酰胺态氮肥能够在各类土壤和作物上广泛使用。

氮肥的制作

在家自制氮肥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将家中已经发霉的花生米、豆类以及瓜子、菜叶和瓜果皮都煮烂。接着放到容器里面并加水,盖好盖子后放在太阳底下发酵,大概等到3-6个月的时间,水就会变色, 这个时候就说明已经发酵成熟了。

什么肥料属于氮肥?

氮肥是一种以氮元素为主的肥料,合理施用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施用不合理也会阻碍作物开花结果并降低产量,因此在施用氮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以及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具体的施用量,并采用深施的方法,促使根系发育的更好,若有必要还可以与其它肥料合理的搭配施用。

一、氮肥是什么肥料

1、氮肥是什么肥

氮肥是一种以氮元素为主的肥料,给作物施入适量的氮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还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当作物缺氮后会出现枝条瘦弱、根须稀疏等情况,如果氮元素施用量过多,会阻碍作物开花结果,从而影响产量,因此需要合理的使用氮肥。

2、如何使用氮肥

(1)宜深施

氮肥宜深施,不仅能降低肥料直接挥发后的损失,还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2)合理搭配其它肥料

①一般可以将氮肥与有机肥合理的搭配后再施用,不仅能够促使作物高产稳产,而且还有培肥地力的作用。

②将氮肥与磷肥合理搭配施用,能够提高氮肥、磷肥的施用效果。

(3)决定施用量

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具体的施用量,避免施用的过量或者过少,然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哪些属氮肥

1、氮肥一般包括了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以及硝酸铵等种类。其中尿素属于常见的氮肥之一,属于有机态氮肥,常将它用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

2、尿素的用途很广泛,除了可将它用作肥料外,还能够用来防止病虫害,通常将尿素、洗衣粉、清水按照4:1:400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能够用在果树、蔬菜以及棉花上,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杀虫效果好。

3、同时也可以用尿素来调节花量,一般为了克服苹果地的大小年,在小年的时候,可在花后的5-6周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能够有效的提高叶片的含氮量,使新梢能够快速生长,确保在大年的时候有合适的花量。

哪些肥料是氮肥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扩展资料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