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无疫情地区来返成都无需隔离和核酸检测,持健康码绿码和行程卡通行。
所有来(返)川人员,须查验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并在各查验点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入川即检特殊场所码”。
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县(市、区、旗)7天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应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登记报备。
无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川人员可自由流动,入川时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川后需查验健康码和风险城市旅居史,并按照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落实相关管理措施。
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根据咸阳疫情相关资料查询:
1、首先高风险区来(返)咸宁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2、其次低风险区来(返)咸宁人员,抵咸后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
3、最后疫情发生地尚未划定高风险区或已出现疫情规模较大、存在广泛社区传播、外溢风险较高的情形时,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专家动态评估,及时确定风险区域,对有关地区来(返)人员实施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分类闭环健康管理措施。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成都回荆州不需要隔离。所有外省来(返)荆州人员入荆州后,凭湖北健康码绿码通行,国内风险地区来返鄂人员需向居住地所属社区(村)、工作单位或居住宾馆(酒店)主动报备,并落实戴口罩、健康码扫码、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不需要隔离。
3月26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8号)发布,其中对于成都隔离政策有了最新规定:
下列人员要如实进行健康申报、自觉接受排查登记、严格执行隔离医学观察:
1、抵蓉之日前14日内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
2、持有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显示为“中风险”“高风险”的防疫信息码的湖北入(返)蓉人员。
3、未持有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的武汉市、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高风险和中风险县(市、区)的入(返)蓉人员。
4、纳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共同居住者。
扩展资料:
防疫注意事项
1、保持办公、工作场所清洁,上下班前后使用酒精等消毒剂(适宜消毒剂) 喷雾或擦拭电梯、扶手、门把等经常接触的公共设施。
2、身体不适或有呼吸道病症者,建议暂时不要上班。办公、工作场所有人 咳嗽时,请他/她佩戴口罩。
3、保持定时室内通风换气,在上午 10 时以后、下午 3 时以前坚持通风换 气一小时以上。
4、去食堂打饭排队最好保持一米距离并佩戴口罩。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 再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
参考资料来源:犍为县人民政府-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扩散 四川多地出台措施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现在去成都是否隔离,取决于您的出发地是不是中高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隔离,低风险及其他地区则不需要隔离。请出发前认真查看成都的疫情防控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一、四川疾控推文原话:“无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川人员可自由流动,入川时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川后需查验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并按照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落实相关管理措施。
二、目前无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川人员可自由流动,入川时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川后需查验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还是需要扫入川码,按照之前的要求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
三、扫“入川码”后,手机将出现24小时临时弹窗,收到临时弹窗信息后,须于24小时内在川完成1次核酸检测(可凭临时弹窗和身份证在目的地就近免费测1次核酸),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24小时后自动解除临时弹窗,检测结果阴性后将恢复为绿码。首次核酸检测在入川后24小时内完成,间隔24小时后,进行第2次核酸检测。
四、有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人员
1、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2、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3、对有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五、高校学生返乡
不得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内如果没有疫情,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结束后,学生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校返乡,返乡后不再集中隔离。无疫情地区的高校学生可正常离校返乡。
六、来返前需登记报备
近7天内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应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登记报备。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