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救护概念
应急救护是指在发病或意外伤害的现场,在专业医护人员抵达现场之前对伤病员采取的救助行动。急救不只是提供身体受伤或不适的初步救护,也包括为因经历或目睹灾难而情绪困扰的人提供心理支持。
1、应急救护模式:立足于事发现场,依靠“现场救护者”(第一反应人)对伤病员实施正确、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争取时间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
2、强调“现场救护者”(第一反应人)的作用:现场救护者是指在现场为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任何经过急救培训的人都可以是现场救护者。
3、强调“救命黄金时间”:对一些急危重伤病员特别是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要特别强调黄金急救4分钟的理念,要把握急救的时效性,争分夺秒抢救伤病员生命。
4、应急救护目的:挽救生命,防止病情、伤势恶化,促进恢复,减轻伤残。
二、现场救护者在现场
1、评估环境:确保救护者和被救护者的安全,分析事故原因、人数,环境不安全切不可贸然进入现场。
2、判断病情、伤情:重点观察意识、气道、呼吸、心跳、瞳孔等情况。
3、呼叫求救:呼叫周围的人,及时拨打120、110、119等救援电话。
4、现场救护: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护。
三、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
1、先救命后治伤。
2、处理伤员时,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急症和重伤员,然后处理轻伤员。即先急后重、先重后轻,在急救人员少、伤病员多的情况下,要对那些经过应急救护能存活的伤员优先抢救。

骨折的急救方法:
急救目标:固定伤肢,以减轻疼痛;尽速送院。
一、观察骨折部位:无法正常活动,疼痛会随活动或触动而增加,伤处肿起,随后出现瘀血为闭合性骨折。无法活动,可见断骨端,为开放性骨折。
二、若有休克或呼吸受阻症状,应先处理。
三、除非处境对生命构成危险,否则不应随便移动伤者。
四、如有伤口,可用清洁纱布或敷料覆盖及包扎。
五、固定折骨:稳定及扶持折骨之上下位置,用木板或竹竿固定断骨位,长度以超过上下两关节为原则,再用绷带包扎,将伤肢与躯体绑住。
六、立即送院治理。
昏迷急救方法:
急救目标:保持呼吸道畅通;赶快送院治疗。
一、将伤者以「复原卧姿」躺下,以防止舌头阻塞喉部,亦可令呕吐物容易流出。
二、保持空气流通,解松伤者的紧身衣物,如颈喉纽等。
三、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物体,如食物、呕吐物、容易松脱的假牙等。
四、检查呼吸、脉搏、清醒程度及受伤情况。若呼吸及心跳停止,即施行心肺复苏法。
五、处理严重的伤口。
六、安排送院。
七、不可给予饮食。
八、继续观察清醒程度的变化。
扩展资料:
急救箱需备消毒棉花;消毒纱布;敷料包;黏贴胶布;绷带(2’及3’各一);药用火酒;温和消毒剂如沙威隆;胶布;安全扣针;剪刀; 三角巾;即用即弃胶手套。
紧急救护的程序通常有这几步:
第一步是拨打急救电话120;第二是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第三是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先抢救危重者,并优先护送危重者。
在发生严重伤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况下,紧急呼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急救要点:一是实施快速营救。二是一定要把伤病者放到通风处。一定要遵循快抢、快救、快送的“三快”原则。
参考资料:
急救--百度百科
先复后固的原则是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的原则。
先止后包的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的原则。
先重后轻的原则是指遇的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就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
先救后者的原则过去遇到伤病员,多数是先送后救,这样常担误了抢救时机,致使不应死亡者丧失了性命。现在应把它颠倒过来,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到达目的地。
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到成批伤病员时,又有多人在现的情况下,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原则过去在搬运危重伤病员时,搬运与医护、监护工作从思想和行动上的分家现象。搬运是由交通部门负责,途中医护是卫生部门来协助,好似只有协助之责。
现场急救详细介绍了现场急救的基本环节和内容(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紧急呼救、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外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常见内科急症、常见意外伤害、常见急性中毒、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可用于司机、导游、交警、消防、中外资企业高危岗位员工以及大中专学生、机关干部、教师、街道社区志愿者的卫生救护培训教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步伐也越来越快,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个人安全,保护家庭安全,提高社会安全”已不再局限于某个人或某医院的责任,而是针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行为,启发及培养公众健康意识是全社会的责任。
现场急救原则:
1、观察伤员附近的环境是否安全,保证自己和伤员的安全,大致全面完整的对伤员的情况有个初步判断。
2、抢救生命,观察伤员的呼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3、快速检查伤员伤口的深浅,快速止血。
4、操作手法要准确、迅速,动作要尽量轻巧,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稳定伤员的情绪。
5、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现场急救四大观念介绍
1、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2、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3、指遇有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
4、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抵达最近医院。
5、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
现场救护的原则
现场救护的原则,生产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和工作场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等情况,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现场救护的原则。
现场救护的原则1
1、先复后固的原则
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2、先止后包的原则
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3、先重后轻的原则
指遇有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
4、先救后运的原则
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抵达最近医院。
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
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现场救护的原则2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为应对紧急情况,员工和公民都应学习和掌握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8、正确处理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
存在窒息性气体的`事故现场,引起危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快速性、高度致命性,救护人员应戴防护用具,正确施救,以降低死亡率,并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现场救护的原则3
在经过评估、对伤病员危重病情判断并发出紧急呼救后,专业人员的到达总需要若干分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此间,“第一目击者”必须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同时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病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目击者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得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求助伤病员。
现场救护原则
无论是在家庭、会场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突发事件现场,发现危重伤病员后,“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清楚。
首先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评伏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待措施
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简单点说就是:
1、先抢后救
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病员尽快脱离险地,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救治。
2、先重后轻
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伤病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伤病员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3、先救后送
现场所有的伤病员需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至医院。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