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槟榔专用氨基酸液体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槟榔的施肥管理

槟榔专用氨基酸液体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槟榔的施肥管理

来源:成都号 2023.03.17 15:11:05 阅读:12次

打槟榔树的药

槟榔树黄化病指受病菌病毒染或管理受外界自条件影响造槟榔树理失调叶片黄化树根枯死树干枯歇症状根据其致病途径两型----

病毒及病菌原体型黄化病:指树体受创伤染病菌原体及病毒致病由带菌带毒昆虫刺吸式割虫传播停扩发病范围属于传染性质其病发明显病状般呈萎缩性黄叶型束顶型幼叶黄于叶症状

理型黄化病:指树体受外界自条件影响或管理酸性肥料烧根造树根毒产拮抗现象造发严重黄化病病状般呈幼叶黄化型叶黄化型全叶黄化型极易转化病毒、病菌并发黄叶病

槟榔树黄化病防治:

、施用:预防治理槟榔树黄化病首先要树体周围30cm内松土每亩使用槟榔卫士5至20公斤与态柱牌机肥60公斤掺混撒施于树体周围松土松土混合再浇足水预黄化病

二、幼苗蘸根预防:每亩5至15公斤加水调糊状均匀蘸苗根定植预防黄化病

三、追施预防治理:每亩使用槟榔卫士5至25公斤与态柱牌机肥掺混撒施施于树体周围松土松土混合浇足水病株严重情况每亩使用10至30公斤

四、要注意害虫根线虫防治:使用放线菌液400倍灌根浇透即每亩使用放线菌液1-2公斤灌根防治效

产品特点

本物制剂由本应用微物研究所权威农业研究团体、张教授连鹏专家组研究发富含种益菌群(放线菌、菌根菌等)、几丁质、氨基酸、物肽10%各种螯合态微量元素;物钾、物磷、物氮;含槟榔黄化病克病Li-80药三十六种,具强效防并治理槟榔及植物黄化病等土传性病害;改良土壤固氮、解钾、解磷促进根系平衡促进花芽化提前15,强苞、促花、保等种功能

使用:

1、施肥:每亩5-10公斤与农家肥、机肥、复合肥掺混沟施

2、追肥:每亩使用槟榔卫士5-10公斤与农家肥、机肥复合肥掺混沟施或撒施浇透水高产田每亩使用15公斤

槟榔施肥多久才被吸收

花卉在施肥以后,通常在它的生长期间,它的根部无时无刻的不在进行吸收养分,所以要完全的将肥料给吸收溶解掉,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尤其是施入了晶体状的肥料,但是如果施入了一些溶解度比较高的滴灌肥,那么它的吸收转化时间就会减短。另外,在花卉生长期间,主要给它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为宜。

一、槟榔幼树施肥方法

槟榔幼龄期为营养生长期,这时候生长主要是为了构建根、茎、叶的营养生长。有机肥与化肥联合施用,少量多次的施用。在槟榔幼龄期需要更多的氮。施肥的话以氮肥为主,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一般的情况下,每年施用3次,农家肥或池塘泥5~10kg/株,过磷酸钙0.2~0.3千克/株株。施肥前在槟榔树冠的两侧开深30厘米的沟渠(不要伤到根部),然后深施,返土。

定植两年后,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一年施用两次。有机肥可在9月~10月施用,化肥应在9月~10月和3月~4月两次施用。随着植物的生长,年施肥的总量逐年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0.5 kg/kg~0.6 kg/株。采收前的一年应增加氯化钾的用量,每次施用0.2kg/株。在树根的15~20cm处挖沟施入,并覆盖土壤。如果是间作,最好在每次施肥时都专门给作物供应肥料,以避免不同作物之间争夺养分。在产前一年前将把氯化钾的消耗量增加到0.2kg/次,这会有利于提高初期的产量。

2.槟榔成龄树施肥方法

槟榔的成龄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同步进行的,主要是为了实施保持花果的措施。这一阶段对钾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有必要以钾肥和磷肥为主要肥料,以氮肥为补充。通常一年三次。第一次养树肥,从收获期结束后12月到次年1月,肥料最好重复施用一次,占全年施肥总量的10%~50%。单株复混肥为0.4~0.5千克/株,硫酸钾为0.25kg/株。施用磷肥5~8千克/株优质有机肥,可使槟榔在收获后及时获得养分补充,对采果后的树势恢复,及其后的花序分化都有促进作用,为来年开花结果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强花肥:三至四月为槟榔花期,每株施用0.4~0.5kg复合肥,提高槟榔开花结实率。第三次是壮族果肥:6~7月幼果期,单株施用0.5 kg复合肥和0.25 kg尿素,促进果实发育和膨大。槟榔的成花率较高,但由于营养、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果实产量往往较低,可能仅形成10%的花。因此,采花护果综合技术是槟榔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在抽穗期、花期和幼果期还要喷施叶面肥,如叶面肥、高美施和氨基酸叶面肥。同时,在喷施叶面肥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农药防治病虫害,以达到保护花果的目的。

通常正常有机肥施肥的槟榔园不需要再补充微量元素。然而,在一些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沿海地区,槟榔园易出现缺镁、缺硼、缺锌的现象。可根据症状表现有针对性地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采用300~500g磷肥、100~150g硫酸镁、50~75g硼砂和50~100g。硫酸锌处理成材。幼龄树根据树体大小酌情减少施入量。

成年槟榔怎样施水肥?

槟榔成龄树施肥方法槟榔的成龄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主要是落实好保花保果措施。这一阶段对钾素的需求较多,故成龄树应以增施钾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一般每年施3次。第1次为养树肥:在采果结束后12月至翌年1月及早重施一次肥,占全年施肥量的10%~50%,每株施复合肥0.4~0.5千克、硫酸钾0.25千克,施用磷肥沤熟的优质有机肥每株5~8千克,使槟榔树在采后能及时得到养分的补充,对采果后的树势恢复及其后的花序分化都有促进作用,为下年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第2次壮花肥:3~4月是槟榔盛花期,每株施复合肥0.4~0.5千克,提高槟榔树开花结实率。第3次为壮果肥:在6~7月的幼果期,每株施复合肥0.5千克、尿素0.25千克,促进果实发育膨大。槟榔的成花率较髙,但由于受到营养不足、病虫害的影响,往往导致结果率较低,仅有成花量的10%,因此保花保果综合技术已是槟榔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在抽穗期、花期和幼果期还要喷施叶面肥,如叶面宝、高美施和氨基酸类叶面肥。同时,在喷叶面肥时加入一些防治病虫害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以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正常施入有机肥的槟榔园一般无需再补充中、微量元素,但一些滨海地区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槟榔园容易出现缺镁、缺硼和缺锌等现象,可根据症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施入中微量元素肥料。成龄树施钙镁磷肥300~500g、硫酸镁100~150g、硼砂50~75g、硫酸锌50~100g。幼龄树根据树体大小酌情减少施入量。

水肥管理对于农业生产有哪些作用?

谚语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水”,这是千百年来农民朋友从农业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水肥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实际的栽培管理中,水肥管理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作物栽培管理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养分吸收的基本原理,并把它运用在实际的水肥管理中去。

水肥是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一、水是肥料(养分)吸收的载体

我们常说水肥不分家,这是因为作物要吸收养分,必须有水的存在。

1、没有水肥料(养分)无法形成离子态

我们都知道,施肥的目的是为了作物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来促进生长发育,作物是通过根系和叶片来吸收养分的,不同作物的根系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最大的器官。

在根系的组织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叫做根毛。根毛是整个根系系统吸收养分效率最高的部位,有研究表明,根毛的吸收效率是根系其它部位的数倍。有经验的农民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种地的时候希望看到作物有很多白根、毛细根,越多作物的生长势就越好,这是因为白根、毛细跟越多,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效率就越高,代表我们的作物越健康,生长越旺盛。

生长越是旺盛的植物根系越发达

根毛是很细小的,用肉眼几乎看不到,如此细小的组织,要想吸收肥料,有一个前提,养分是离子态才行,如果养分不是离子态,根毛是很难吸收到养分的。在生产实践中,除了当下兴起的液体肥外,我们的肥料无论是复合肥料还是水溶肥,基本都是固体形态,将这样的肥料施入根毛附近,根毛是无法吸收的。因此,只有将它变成离子态,才能被根毛吸收,最后传导到植物体内。

如何才能把肥料中的养分变成离子态?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它溶解在水中后就会变为离子态。否则,你的肥料施入的再多,养分的活性再高,如果没有水作为载体,肥料是无法变成离子态,就无法进入根系细胞,更不会传导到作物的其它部位。

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器官

2、养分必须通过水分才能送达根系

根系要想吸收到肥料,前提是养分必须要在根系的有效吸收范围之内,也就是养分必须送达根系,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截获:所谓截获,就是养分直接能够被根系吸收到,被截住,这就叫截获。

扩散:施入的肥料离根系不是很远,如果有水作为介质,养分会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进行扩散,扩散到根系能够吸收的范围之内。

质流:质流,顾名思义,就是矿物质随水移动至根系附近,因为我们植物有蒸腾拉力,通过拉力作用将水分指引向根系,而水分在流动的过程中就会把离根系比较远的养分带到根系附近。

这三种途径要想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很重要的一个载体,那就是水分。如果没有水分,截获的养分没有变成离子态,根系不可能吸收;如果没有水作为载体,养分很难实现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如果没有水分,蒸腾拉力不可能把养分带到根区。

作物获取养分的三种方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系吸收的养分前提是养分必须到达根部!养分到达根系的三种途径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养分到达不了根系,根系也吸收不了养分。

3、水是肥料吸收的载体在水肥管理中的运用

明白了肥料(养分)要被作物吸收,必须有水作为载体,我们再回想下我们的实际农业生产中,施肥是否是遵循这样的规律,是否是按照这样的原理去做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

(1)借雨施肥

也叫借雨送肥,看天气预报施肥,在没有灌溉设施的前提下,看天气预报,在下雨前施肥,通过雨水将肥料变为离子态,送到根系能够吸收的范围,达到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其实,我们很多的做法并不是通过降雨,而是人工模拟降雨,浇水施肥也是这个原理。浇水后肥料还是通过截获、扩散、质流疏松到根系能够吸收的范围。这其实也是水肥一体化,不是说滴灌、喷灌就是水肥一体化,真正的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农事理念,把水和肥料同时送到作物能够吸收的到的地方,经济允许,可以上滴灌、喷灌,如果是条件不允许,其实我们上面提到的场景也是水肥一体化。

借雨施肥在生产中的应用

(2)肥料兑水施用

肥料兑水施肥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精准施肥,比起撒施后浇水,肥料利用率要提高不少。包括在果树上用施肥枪施肥等,这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种方式。这样把肥料和水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后,输送到作物能够吸收的地方,

(3)水肥一体化设施

当然在施肥中,效果最好的还是上水肥一体化设施,如滴灌、喷灌。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1号技术,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据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水肥一体化的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5亿亩,而且这个数据持续在增加之中,至2030年,我国的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可能将会达到3~5亿亩,水肥一体化一定是未来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

遗憾的是,很多老百姓认为滴灌等水肥一体化只是用来浇水的,滴灌真正核心的地方是将水和肥的协同作用发挥到极致。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把水和肥料以一定的浓度送到作物能够吸收的地方,实现局部灌溉和局部施肥,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就是节工、节水、节肥,增产、增收、增质。

说到水肥一体化,就不得不提一个国家,那就是以色列,可以说是以色列人发明了水肥一体化,发明了滴灌,他们让沙漠变成了绿洲,让以色列成为了欧洲的菜篮子,他们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全球。以色列人在贫瘠的沙地种植番茄,用水肥一体化让每亩番茄的产量达到45吨以上,不仅仅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非常好。

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在农业中的应用

二、肥料(养分)施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被吸收

作物要想吸收养分,就必须把养分送到根系附近能够吸收的范围之内。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区域,出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施肥的位置不正确,有些可能是天灾也有些是人为,在专业上我们称之为肥料的淋洗,就是肥料从根系吸收的范围之内淋洗到根系吸收的范围之外,导致根系不能正常吸收肥料。

1、什么叫肥料的淋洗?

肥料之所以出现淋洗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作物的地上部分,没有关注作物的地下部分,忽视了根系的深浅度。但其实所有的肥料吸收大部分都是靠根系,因此,在施肥时,一定要确保肥料在根系吸收的范围之内,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养成看作物根系的习惯,办法很简单,用锄头挖开,用水冲一下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根系的样子。不同的作物根系的深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根系的深浅来施肥和浇水,保证水分和肥料在根系的吸收范围之内。二是过量灌溉导致的养分淋洗。在前面我们讲到了质流,质流通过水分可以把养分输送到根区,也可以把养分从根区输送到根系吸收的有效范围之外。特别是氮肥,比如说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特别容易被淋洗。

肥料的淋洗作用

2、如何减少肥料的淋洗?

淋洗现象在施肥时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方式进行改进。

调整施肥时间: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灌溉模式和施肥时间,防止过量灌溉。同样是尿素,不应该是先滴水,再滴肥,最后再滴大量的清水。正确的应该是先长时间滴清水,让水分充分润蚀到根系,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滴肥,最后用5~10分钟时间清洗管道就足够了。

改进施肥设备:淘汰一些老式的施肥设备,能够更好的控制肥料的施肥量等。

检测肥料的位置:关键点小结:肥料养分一定要根系吸收范围才有效。肥料容易随水流失,过多的水会把肥料淋到根系的有效吸收范围之外,生产中一定要防止过量灌溉导致的肥料淋洗脱肥,可以用简单的检测工具来检测肥料去哪里了!

施肥位置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

三、根系有胃口,咸淡要适中

人的嘴巴吃食物,讲究咸淡之分,太咸吃不下,太淡没味道!作物的根系吸收肥料(养分)也讲究咸淡之分。太咸烧根系,太淡吃不到。对作物根系而言,肥料就是食物,肥料的浓度太高,就会出现烧根等一系列问题,浓度太低又导致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底肥施入时太靠近根系,每次浇水就会出现烧根现象,导致植株枯死。在生产中,更多的问题是因为浓度太高,从而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肥料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同样的肥料在不同的浓度下,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学会科学施用肥料。如何才能平衡施肥?

1、了解作物的耐盐性

不同的作物的耐盐性是不同的。所有的化肥本质都是无机盐,以大田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例,同样的肥料和养分浓度,它们的耐盐性却不相同。当灌溉水的含盐量达到4%时,对小麦来说是最适宜的,但对于玉米而言,健康度就会受到影响。这就告诉我们,在施肥时,要根据作物的不同,调整肥料的浓度,以便更好的让作物吸收。

大田作物的耐盐性

果树作物的耐盐性

百分比代表作物的生长健康程度;ECe土壤中的盐分含量;ECw灌溉水的含盐量。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和灌溉水中的含盐量对不同作物生长健康程度的影响。

2、使用工具测定土壤或者肥料溶液的浓度值

在了解了作物的耐盐性后,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对肥料和土壤中的盐分值进行检测,用精确的数据来指导我们进行施肥,这样更能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的浪费。

肥料浓度过大导致的断垄

在实际的施肥管理中,一些养分吸收的基本原理讲起来我们都知道,但却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在施肥时,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原理运用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