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辣椒病害 辣椒的主要病害

辣椒病害 辣椒的主要病害

来源:成都号 2023.03.18 00:08:09 阅读:12次

辣椒病害导致减产,该怎么治理呢?

众所周知,辣椒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辣椒就会产生病变,给种植生产造成大量的损失,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辣椒疫霉

持续低温并出现阴雨天,导致叶斑病。

防治措施:喷25%护甲霜膏和防霉WP湿粉500倍液。

二、辣椒溃疡病

持续的低温降雨会导致辣椒溃疡,叶片出现颗粒状的亮点,从而使茎干迅速腐烂,茎干中空。

三、花叶病

高温和干旱容易导致花叶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四、辣椒白粉病

主要影响叶片、老叶或幼叶。正面为黄绿色不规则斑块,边缘模糊,白粉病不明显。背面密有白色粉末(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脱落早。辣椒白粉病的防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有害特性。辣椒白粉病属于鞑靼植物的内部霉。在营养生长过程中,菌丝体隐藏在叶片中,仅从叶片表面突出来产生繁殖体。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

五、辣椒根结线虫病

辣椒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和烂根,导致辣椒在地面生长缓慢,逐渐死亡。华南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线虫的生长,特别是在辣椒越冬栽培、连作地区,辣椒根结线虫病频发,严重影响辣椒生产。

主要有四种控制方法。

①无土栽培。无土育苗是避免辣椒根结线虫危害的重要措施。因为无土育苗可以培育壮苗,避免前期被辣椒根结线虫危害。

②采用嫁接技术。利用抗根结线虫品种作砧木,可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显著降低下一茬的根结线虫危害。

③科学轮作,深耕土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根和残根,增加有机肥施用和合理灌溉,促进新根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④化学控制。移栽前整田施用杀线虫剂,可有效避免杀线虫剂对辣椒幼苗的危害,减少幼苗腐烂、促进辣椒的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辣椒生长过程中常出现的病害介绍,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辣椒常见有几种病,分别如何防治

1、辣椒疫病: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辣椒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呈暗褐色缢缩,水浸状,造成幼苗折倒和湿腐,而后枯萎死亡。2、辣椒枯黄萎病:叶片发病时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大量脱落,茎发病时地面接触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3、辣椒青枯立枯病:病苗茎基产生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病部镒缩,苗稍大时白天菱蔫,夜间恢复。

一、辣椒常见有几种病

1、辣椒疫病

(1)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辣椒苗期和成株期都可以发病。

(2)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暗褐色缢缩,水浸状,导致幼苗折倒和湿腐,然后枯萎死亡。

(3)叶发病:叶片上会出现灰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会很快软腐脱落。

(4)茎部发病:主要在茎基部和分叉处发病,初期会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期会扩大为不规则形黑褐色斑,病部凹陷、镒缩,染病的上端枝叶会由下向上枯菱死亡。

(5)果实发病:发病初期果蒂部有开水烫状、暗绿、边缘不明显病斑,导致整个果实出现腐烂,逐渐失水变成黑褐色僵果。

(6)根系发病: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湿润状病斑,导致上部茎叶萎蔫死亡,潮湿时,病斑表面会长白色霉状物。

2、辣椒枯黄萎病

(1)叶片发病: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大量脱落。

(2)茎发病:地面接触处的茎基部皮层会出现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开始迅速凋萎,有时病情只会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条状坏死区,后期就会全株枯死,从茎基部纵剖可以看到维管束变为褐色。

(3)根发病:根系呈水浸状软腐,皮层非常容易剥落,湿度大时,病部会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3、辣椒青枯立枯病

(1)病苗茎基部会产生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病部镒缩。

(2)当苗稍大时,白天会出现菱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1周后幼苗就会开始直立凋枯死亡,湿度大时,可见到淡褐色蛛丝状霉。

4、辣椒根腐病

(1)辣椒根腐病经常发生在植株定植后,病部仅局限于根部和茎基部,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矮小。

(2)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会变为褐色至深褐色、湿腐状,手触病根皮层可以脱落或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

(3)中后期病株白天会出现菱蔫,傍晚至次日清晨就可以恢复,反复十几天后植株就会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以看到略带粉红的白色菌丝。

5、辣椒炭疽病

(1)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褪绿斑点,后期呈边缘褐色,中央为灰白圆形病斑,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

(2)果实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圆形、褐色、水渍状,后期会扩大、凹陷,有不规则形隆起、轮纹状排列的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湿度大时,边缘会有湿润状变色圈,干燥时病斑会干缩呈膜状,易破裂。

6、辣椒叶斑病

(1)辣椒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会出现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后期扩大为褐色至铁锈色、不规则、膜质病斑。

(2)病斑的扩展速度很快,交界处非常明显,但不隆起,严重时植株大部分叶片就会出现脱落。

二、辣椒常见有几种病分别如何防治

1、辣椒疫病

(1)可以选用抗耐疫病的新品种,然后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

(2)定植以后一定要注意中耕松土,这样能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进行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这样可以增强树势。

(3)进行高垄种植,雨后一定要注意排水。

(4)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嗯酮・霜脲、氟菌・霜霉威、精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均匀喷雾,可以根据病情每隔5-7天喷1次。

(5)雨前雨后一定要马上喷药,可以将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具体用药请结合实际情况)

2、辣椒枯黄萎病

(1)实行轮作,结合深耕,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一定要注意排水。

(2)及时摘除残花病果,将其进行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进行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这样能增强植株长势。

(3)预防:用加法土管+加法根在行一套冲施一亩地,连续冲施2遍,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问题,预防枯萎病发生。

(4)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或甲硫・霉灵对水灌根,再根据病情问题,具体用药。

3、辣椒青枯立枯病

(1)可以选用抗耐疫病的新品种,然后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

(2)苗床一定要选择地势高、向阳、通风性好、排水方便的无病地块,然后给其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3)预防:可选用甲霜灵或咯菌腈拌种,还可以选用恶霉灵、甲霜灵、多菌灵、福美多处理苗床。

(4)苗床发现病株后,一定要及时拔除,然后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叶片可以使用奴比加兰+吡唑醚菌酯+周全叶喷,根部可以使用加法土管+根在行冲施。

4、辣椒根腐病

(1)可以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结合深耕,高垄种植,雨后一定要注意排水。

(2)一定要及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增强树势。

(3)种子可以使用温汤法对种子进行消毒,或用咯菌腈拌种。

(4)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下列药剂防治,比如可用加法土管+根在行进行冲施,连续冲施2遍。

5、辣椒炭疽病

(1)可以选用抗耐疫病的新品种,然后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结合深耕。

(2)定植以后一定要注意中耕松士,这样能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进行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这样可以增强树势,高垄种植,雨后注意排水。

(3)预防:可以使用55°C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然后用少量草木灰或生石灰中和,催芽播种。

(4)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以下药剂:叶面喷施使用吡唑醚菌酯+奴比加兰+周全,根部:使用加法根即可。

6、辣椒叶斑病

(1)可以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采用高垄种植覆盖地膜,雨后一定要注意进行排水。

(2)收获后一定要及时清除残留物,结合深耕,及时追肥,一定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增强植株长势。

(3)种子可以使用以下药剂处理,琥胶肥酸铜或农用硫酸链霉素或中生菌素。

(4)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00-1000倍液。

辣椒得了什么病害?

辣椒常见的病害

01、辣椒病毒病

危害特征:常见的有3种类型,花叶型: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皱缩或褐色坏死。条斑型:叶片主脉褐色坏死,后扩展到侧枝主茎,出现系统性坏死条斑,造成早期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死。叶片踦形和丛枝型:叶脉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增厚,上卷,变窄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有时枝条丛生,后期植株矮化,果实上呈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病果畸形,易脱落。

发生规律:辣椒病毒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蚜虫传播。5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6~7月盛发,8月高温干旱后病情加重。定植晚、连作地、重茬、高温、干旱缺水、缺肥、植物生长不良,蚜虫多或防治不及时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及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増强树势;高种植,雨后注意排水。2、用40ml加法开芯+50g磷钾精叶面喷施,相隔一周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

02、辣椒疫病

危害特征: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辣椒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暗褐色缢缩,水浸状,造成幼苗折倒和湿腐,而后枯萎死亡。叶发病:出现灰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软腐脱落。茎部发病:多在茎基部和分又处,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黑褐色斑,病部凹陷、镒缩,染病上端枝叶由下向上枯菱死亡。果实发病:初期果蒂部有开水烫状、暗绿、边缘不明显病斑,使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成黑褐色僵果。根系发病:出现褐色湿润状病斑,引起上部茎叶萎蔫死亡。潮湿时,病斑表面都可长白色霉状物。

发生规律:该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种子上越冬,次年借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活动传到茎基部及近地面果实上发病。露地辣椒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上旬遇到高温高湿或两后暴晴天气发病快而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疫病的新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定植以后注意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增强树势;高垄种植,雨后注意排水。

2、发病初期,嗯酮・霜脲、氟菌・霜霉威、精甲・百菌清、代森锰锌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7天喷1次。尤其要注意雨前雨后立即喷药。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具体用药请结合实际情况)

03、辣椒枯黄萎病

危害特征:叶片发病: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大量脱落。茎发病:地面接触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情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从茎基部纵剖,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根发病:根系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发病规律: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经灌溉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的仿口、根毛侵入,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致使叶片枯萎。病菌发育适温为2428,在适宜条件下,发病后15天便有死株出现,潮湿,特别是雨后积水条件下发病重,此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结合深耕;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及时摘除残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增强植株长势

2、预防:用加法土管+加法根在行一套冲施一亩地,连续冲施2遍,能有效改善土壤问题预防枯萎病的发生。

3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或甲硫霉灵对水灌根,之后视病情问题,在具体用药,(具体用药请结合实际情况)

04、辣椒青枯立枯病

危害特征:病苗茎基产生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病部镒缩苗稍大时,白天菱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后幼苗多直立凋枯死亡;湿度大时,可见到淡褐色蛛丝状霉。

发生规律: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或菌核残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通过雨水、流水、农具、带菌农家肥等传播侵染。病菌生长适温为17~28℃,地温16~20℃适其发病。土壤忽干忽湿、湿度过高、播种过密、幼苗徒长、通风不良、间苗不及时都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的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苗床应选择地势高、向阳、通风性好、排水方便的无病地块;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②预防:可选用甲霜灵或咯菌腈拌种;可选用恶霉灵或甲霜灵或多菌灵或福美多处理苗床。

③苗床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叶片用奴比加兰+吡唑醚菌酯+周全叶喷,根部用加法土管+根在行冲施。双管齐下。

05、辣椒根腐病

危害特征:常发生在定植后,病部仅局艰于根部和茎基部,植株发育不良,矮小。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变为褐色至深褐色、湿腐状,手触病根皮层脱落或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剖开病部维管东变褐;中后期病株白天菱蔫,傍晚至次日清晨尚可恢复,反复十几日后植株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略带粉红的白色菌丝。

发生规律: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活5~6年甚至更长,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染。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高温、高湿、昼暖夜凉的天气易发病;地势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茎节受害虫为害伤口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高垄种植,雨后注意排水;及时追肥,注意気、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增强树势。

②种子:可用温汤法对种子消毒,或用咯菌腈拌种。

③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可用加法土管+根在行冲施,连续冲施2遍。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