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EC值的简易测定方法:
水培植物在营养液配置中我们会经常提到,用配方的1个剂量或12剂量,像日本的园式配方,在栽培当中很多都是用其的12剂量作为营养液配置的初始浓度,1个剂量就是按照营养液配方规定的用量而配制出来的营养液浓度称为1个剂量,12剂量也就是营养液配方中规定的各种化合物的用量都减少一半的所配制出来的营养液浓度称为12剂量。而我们在表示营养液浓度时用是以间接的方式电导率(EC值)来表示营养液的浓度,因营养液具有导电作用,而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营养液的电导率会随营养液的浓度提高而增加,随营养液浓度降低其电导率也随之降低,它通常以毫西门子/厘米(ms/cm)或微西门子/厘米(μs/cm)来表示。营养液浓度剂量(S)与营养液电导率(EC)存在的线性关系,EC=0.279+2.12S,在营养液配制管理当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根据EC值直接就可以知道要配多少剂量,当我们知道一个植物最低剂量时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其EC值的大小,进而在智能计算机上进行EC值设置,进行精确的控制。
EC值是用来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的,也可以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高浓度的可溶性盐类会使植物受到损伤或造成植株根系的死亡。EC值的单位用mS/cm 或mmhos/cm表示,测量温度通常为25℃。正常的EC值范围在1-4mmhos/cm(或mS/cm)之间。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EC值)过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者干枯。
在穴盘苗的生产中,水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生产之前必须对水质有详细的了解。
水质差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
1. 影响介质结构,阻碍介质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2. 对叶和根系产生直接的危害。
3. 导致某种元素的中毒症[如高锌(Zn2+)或高铁(Fe3+)]。
4. 导致某种缺素症[如低钙(Ca2+)或低镁(Mg2+)]。
5. 改变介质的pH值,降低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从而造成轻度或重度的营养缺乏症。
6. 招致和传播真菌和细菌病害,诸如腐霉病、疫病及黄单孢菌病。
7. 导致植株发育不良、植株萎黄等。
水质因地域不同而各异。每个地区因水源不同,其水质差异也很大。一般井水中所含的硝酸盐和铁成分较高。而城市水源中常会含有很高的钠(Na+)、氯化物(Cl-)或氟化物(F-)。在一些蓄水池中收集的水中会含有肥料、农药和盐类物质,它们来自周围的农田和道路。任何导致地下水位波动的环境因素如干旱、大雨和雪水融化,都会造成水质的变化。因此,每年至少需要作2~3次对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的检测。
水质检测大约可分为4大类:pH值和碱性、可溶性盐、钠吸收率、水中营养成分。多数穴盘种苗生产者不常作水质检测或根本不作水质检测,或者不能很好理解实验室给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下面我们就水质检测的主要内容、检测方法、控制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进行水处理作简要的阐述,为穴盘种苗生产提供用水指南。
一、水质的指标
水的pH值和碱度都会对介质的pH值产生影响,只是生产者更关心水的pH值,因为水的pH值对介质pH值的影响比较直接,专业穴盘种苗生产者如果要使用水处理系统,则必须进行水碱度的测量和计算,以方便水处理。
1.pH值
水的pH值指水呈酸性还是呈碱性。pH值的测量是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数(或者是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pH值为7.0,是中性,低于7.0则呈酸性,高于7.0则呈碱性。因为pH值是用对数来计算的,pH值为8.0,其碱性则是7.0的10倍。水的pH值应该是在5.5~6.5,因为在这样的pH值范围之内,大多数元素和化学物质,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溶解度是比较好的。很多杀虫剂与生长调节剂在酸性环境下施用效果好,碱性环境下其功效会遭到破坏。市场上有简便易行的pH值测量计,价格合理,并且经久耐用,不用四处求人,自己便可解决所有pH值的测量问题。
2.可溶性盐含量(EC值)
除pH值之外,穴盘苗生产中可溶性盐的含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溶性盐总的浓度指单位溶液内所有可溶性离子的总量,包括肥料。可溶性盐的总量用电导率计来测量。通常我们要求的灌溉水的可溶性盐浓度应低于0.8mS/cm。注意:可溶性盐总的浓度是灌溉水、种植介质、肥料中可溶性离子的总和。通常的检测仪器见图。
土壤容重与工程施工有什么关系?
土壤容重亦称“土壤假比重”。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包括孔隙的1立方厘米烘干土的重量用克来表示的土壤容重,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一般含矿物质多而结构差的土壤(如砂土),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之间;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土壤(如农业土壤),在1.1-1.4之间。土壤容积比重可用来计算一定面积耕层土壤的重量和土壤孔隙度;也可作为土壤熟化程度指标之一,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壤,容积比重常较小。
土壤容重
亦称“土壤假比重”。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包括孔隙的1立方厘米烘干土的重量用克来表示的土壤容重,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一般含矿物质多而结构差的土壤(如砂土),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之间;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土壤(如农业土壤),在1.1-1.4之间。土壤容积比重可用来计算一定面积耕层土壤的重量和土壤孔隙度;也可作为土壤熟化程度指标之一,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壤,容积比重常较小。
土壤容重是由土壤孔隙和土壤固体的数量来决定的。根据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出任何单位土壤的重量。其式为: 土壤重量=体积×容重
例如,耕地面积667m2,耕作层厚0.15m,土壤容重为1.34g/cm3,土壤重量为:
667×0.15×1.34×1000=134067kg。
土壤的容重和基本组成
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粒级的分类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三.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四.土壤容重的定义以及它的作用五.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粒级的分类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它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地而异。土壤固体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质占土壤的绝大部分,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90%以上。土壤有机质约占固体总量的1~10%,一般在可耕性土壤中约占5%,且绝大部分在土壤表层。土壤液相是指土壤中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中无数空隙充满空气,即土壤气相,典型土壤约有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空隙,所以土壤具有疏松的结构。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最上层为覆盖层(A0),由地面上的枯枝落叶所构成。第二层为淋溶层(A),是土壤中生物作用最活跃的一层,土壤有机质大部分在这一层,金属离子和粘土颗粒在此层中被淋溶的最显著。第三层为淀积层(B),它受纳来自上一层淋溶出来的有机物、盐类和粘土颗粒类物质。C层也叫母质层,是由风化的成土母岩构成。母质层下面为未风化的基岩,常用D层表示。土壤矿物质是以大小不同的颗粒物状态存在的。不同粒径的土壤矿物质(即土粒),其性质和成分都不一样。在较细的土粒中,钙、镁、磷、钾等元素含量增加。一般地说,土粒越细,所含的养分越多,反之,则约少。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常按粒径的大小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组或粒级,同组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组间则有明显差异。粒级的划分标准及详细程度,各国尚不一致,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划分,即国际制、前苏联制和美国制。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三.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占固相总重量的10%以下,却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成有机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称为非腐殖物质,如蛋白质、醣类、树脂、有机酸等;另一类是称为腐殖质的特殊有机化合物,它不属于有机化学中现有的任何一类,它包括腐殖酸、富里酸和腐黑物等。四.土壤容重的定义以及它的作用 土壤基质是土壤的固体部分,它是保持和传导物质(水、溶质、空气)和能量(热量)的介质,它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土壤固体颗粒的性质和土壤孔隙状况。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土壤容重系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孔隙度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所占的百分率。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反映土壤固体颗粒和孔隙状况最基本的参数,土粒密度反映了土壤固体颗粒的性质;土粒密度的大小与土壤中矿物质的组成和有机质的数量有关,利用土粒密度和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土壤孔隙度,在测定土壤粒径分布时也须要知道土粒密度值;土壤容重综合反映了土壤固体颗粒和土壤孔隙的状况,一般讲,土壤容重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多,反之,土粒密度大,表明土体比较紧实,结构性差,孔隙少;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团聚体直径、土壤质地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关,它们对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和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五.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镁、磷等元素的短缺,而在强碱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土壤酸碱度还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酸性土壤一般不利于细菌的活动,根瘤菌、褐色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大多生长在中性土壤中,它们在酸性土壤中难以生存,很多豆科植物的根瘤常因土壤酸度的增加而死亡。真菌比较耐酸碱,所以植物的一些真菌病常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发生。pH 3.5~8.5是大多数维管束植物的生长范围,但生理最适范围要比此范围窄得多。pH<3或>9时,大多数维管束植物便不能生存。
土壤比重和容重的关系 土壤的比重就是密度,比重和容重都是土重除以干土的体积,但是比重这里的体积是有包括土中孔隙的体积的.而土壤的容重这里的体积是没有包括土中空隙的体积的.
通常来讲,水溶性复混肥配方更合理,养分更多元,对作物更有针对性。但生产中使用不合理,也会造成肥料的浪费甚至起负面作用。我认为水溶肥料的合理施用需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一是少量多次施用。这是水溶肥料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少量多次施用是水溶肥料利用率高的最重要原因。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公斤。
二是注意养分平衡。水溶肥料通常浇施、淋施或通过灌溉设备施用。特别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根系生长密集、量大,这时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对养分的合理比例和浓度有更高要求。如果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
三是安全施用。防止肥料烧伤叶片和根系,特别是喷灌和微喷灌施肥,容易出现烧叶现象。通常控制肥料溶液的EC值在1~3mS/cm,或每方水溶解1~3公斤,相当于稀释350~1000倍。或喷施肥料后喷一次清水。淋施浇施时同样要防止浓度过大烧根烧苗。有些种植户一方水加入70公斤水溶肥料淋菠萝,造成根系死亡、发黑。生产中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用少量肥做试验,发现对叶片有伤害时降低浓度应用。对一些大的种植户购买手持电导率仪来监测肥料浓度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你好,水溶肥分为大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等,其执行标准是不同的。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为NY1107—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为NY1428—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为NY1106—2010、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为NY1429—2010。
植物生长EC值就是土壤电导率,土壤电导率是测定土壤水溶性盐的指标,而土壤水溶性盐是表层土壤中可被植物迅速利用的矿质营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判定土壤中盐类离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长的因素。
EC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作物的生长,不同植物根据需肥特性与生长阶段的不同适宜的土壤EC都不同。一般在0.4~1之间。
土壤EC值是通过电导率来反应土壤中盐度的大小,并间接反映土壤肥力的情况。如果在日常耕作中施肥过多,容易造成肥力过大,土壤盐化,土壤酸化等一系列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所以要监测好土壤EC值,防范于未然。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pH
植物生长pH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数植物在pH9.0或2.5的情况下都难以生长。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当土壤pH值超出最适范围,随着pH值的增大或减小,作物生长受阻,发育迟缓。
根据情节轻重,不用或少用任何有机肥肥料;养分过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弱酸性、酸性或中性土壤改良型堆肥(有机质含量多、养分含量少的堆肥,能够固定和吸附部分养分);显著影响作物生长的通过漫灌来除盐。
不同水溶肥的执行标准:
1、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NY1107 2010;
2、氨基酸水溶肥执行标准,NY1429 2010;
3、微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NY1428 2010;
4、腐植酸水溶肥执行标准,NY1106 2010。
外观指标:
在标准中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外观为均匀的液体或是固体。对于液体产品应该更加细致地规定其外观指标,特别是对肥料产品的均匀性要提出详细的标准。
市场上的很多液体水溶肥都出现沉积,分层等问题。很多厂家只是在包装上提醒用户,产品放置太久底部会有少量沉积,用前请摇匀后使用。对于这种现象,在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中应该给出更明确的规定,规定合格液体水溶肥的产品不能出现沉淀,沉积的部分不能超过总量的多少。
特别是在高浓度的液体水溶肥产品,出现沉积分层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规定沉积分层的比例必须要在要求的范围之内。而目前要求均匀的液体很多厂家技术达不到。
很多固体产品都存在吸潮结块问题,特别是高氮配方。国外进口的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表明这是一个技术难题。要做到外观均匀的固体产品,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做不到的。应在标准中强调对高氮产品允许有一定的结块(具体要求以用户接受为宜)。
Ca+Mg≥10.0%,B+Fe+Zn≥0.1-1%。
经查询《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可知,由钙、镁中量元素按照适合植物生长所需比例,因此是Ca+Mg≥10.0%,B+Fe+Zn≥0.1-1%。
水溶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含氮、磷、钾、钙、镁、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复合型肥料。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