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级别。
全国桨板运动水平等级证书等级考核一星L1、L2,二星L3、L4,三星L5、L6共三星6个级别,相应级别可以参加国际或国内不同级别的赛事。
相应级别可以参加国际或国内不同级别的赛事,赛事取得名次可获得相应国家运动员技能等级证书,高考升学可相应加分。

8月中旬,遂宁的一个户外大型泳池,梅雪在桨板上做了个瑜伽下犬式动作,一会儿她又在桨板上跳绳,甚至在桨板上玩一个花游抛跳动作,然后摔入水中……掉入水中的那一刻,梅雪感受到了久违的熟悉,这是和自己“相依为命”近20年的水,也是一辈子分不开的水世界。
曾经,梅雪是中国传统强队四川花游队的一员,她是被抛出水面感受飞翔的那个“尖子”。退役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爱上了桨板运动,成为了全球首位桨板划行长江三峡的女选手。
9岁和水结下“分不开”的缘分
梅雪在比赛中抛跳动作
长相甜美、柔韧性好的梅雪,小时候一直在练艺术体操,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体校教练看中,开始练习花游。“当时教练应该是觉得,一个方面是我柔韧性比较好,一方面我已经会一些技巧类的动作,所以后来我一直担任了花游里面托举的’尖子‘(负责抛跳)。”
那时的梅雪不曾想到,自己将和水“纠缠不清”。
梅雪练花游时担任“尖子”
一直担任“尖子”,最害怕的当然是比赛中抛跳那一刻失误,“我从小每一场比赛前都会很紧张,担心托举动作做不好,长大了、比多了以后,虽然还是会有些紧张,但我完全相信队友,只要我们配合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就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失误的。”
梅雪记得,2010年去俄罗斯比赛时,因为比赛池和平时训练的深度不太一样,她和队友一直犯错误,“当时上场前都急哭了,然后领队先安慰了我,然后一起认认真真来分析,最后比赛的结果是,我们托举成功了。”回忆起练花游时的点滴,梅雪说,自己依然很舍不得,放不下这个项目,也舍不得那些年和队友们一起训练比赛的日子。“我们拿全国冠军的那场比赛,之前的训练就已经非常辛苦,每天在泳池最长的时间有11个小时。从早上很早就训练,午餐就在池边,吃完午饭就在池边铺个瑜伽垫休息一下,然后再练到晚上,教练领队队医都一直陪着我们。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带给我的东西是,我不当运动员、不接触花样游泳,可能永远体会不到的。”
从游泳馆走到户外 爱上了桨板
梅雪退役后担任过花游教练
梅雪在上浆板课
可能是有花样游泳的基础,再加上对水天然的熟悉感,梅雪很快就掌握了桨板的技巧,从小一直在游泳馆训练的她,感受到了这项户外运动的快乐。“我觉得花样游泳这个项目,带给我的收获更多的是责任感,比如,对队友负责,对同伴负责,但是奖板更多的是收获了很多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我很欣赏羡慕玩户外的人,他们性格里的那种洒脱。”
6小时划行长江 风到大一度想放弃
2019年元旦,梅雪干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在长江三峡划行。“当时就只有我一个女孩子,其实1月份天气很冷,我穿得很厚但依然感觉到冷,也穿了涉水鞋,但因为打湿了所以也冷。”冬天再加上三峡特殊的地貌,风是最让梅雪头疼的。“三峡的风比较大,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中途一度想放弃,我跟队友说,‘能不能找一个船让我回去了?然后他说没有船’。”就这样,梅雪硬着头皮划了5、6个小时,坚持划完了21公里。“很多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去划行长江三峡,可能很多人看来是很疯狂的事,但我觉最后坚持下来,这个经历还是蛮难忘的。”手磨出水泡、脚也泡白了,梅雪说,这些和曾经运动员时经历的训练、伤病相比,也不算特别困难。
后来,梅雪尝试了好几次半马距离的划行,比如在杭州湿地公园等,但她至今都依然对划行三峡的风光念念不忘。
梅雪在完成浆板瑜伽动作
而在梅雪心中,她最想打卡的圣地是西藏,“那边的水域我是每看一次都有想飞过去的冲动,从我17年接触奖板之后,就想到西藏去划行,但这个愿望到现在都还没实现。”如今,梅雪收获了美国ACA认证桨板教练、全球开放水域桨板瑜伽教练、国家 体育 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桨板瑜伽教练的认证,成为了一名桨板运动从业者。谈到成都桨板运动的发展,梅雪认为目前发展还挺好,“这项运动门槛我觉得要求比花游低很多,到户外去划行的话,不会游泳的爱好者也可以去玩,因为会穿救生衣,然后脚会和桨板也有连接。”
梅雪说,浆板落水的过程和生活很:“有时遇到困难你会落水,但你会慢慢爬上桨板,再重新开始,我觉得这个过程蛮有意义。”而她对于新青年的看法是,“阳光可能就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一个标签。同时新青年需要创新,其实我们也要多去接触和吸收一些新事物,然后通过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做出更多新的东西。”
高。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桨板证书L1L2级别和L3L4级别,证书含金量很高,可以分别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主办赛事的精英组别和青少年比赛的最高组别赛事,取得名次可获得国家相应运动员技能等级证书,高考升学还可以相应加分。国家体育总局是主要负责研究拟定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指导和推动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城市体育及其他社会体育发展的国家组织机构。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