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印度全国已处于大停电边缘,其实印度对进口燃煤的依赖远大于中国。而且与中国大型煤企们压缩产量不同,印度产煤巨头印度煤炭公司一直是在扩大产能的。
其国内增产速度也肯定不如中国,这就造成了印度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要比中国严重且更难解决。这次印度大停电带来的影响很直接,制造业企业受到停工威胁会搬离印度,留下的企业也会因成本上涨而面临另一个大国的扩张卷。印度的中端制造业发展再次被打断。而这次能源危机,让世界对“大国”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美国,虽然懂王睡王堪称拉跨,但在面对能源危机上远比其他西方国家从容,这虽然有美国本身就是石油与天然气产量国有关。
再如俄罗斯,更是一边吸引大批投资,一边敲打欧盟,降低美国对欧盟的影响力还顺带加快去美元化。能源危机对俄罗斯来说其实更像能源机遇。甚至如日本,也吸取了去年的教训,顶着高价买入大量天然气,结果在更高价地现在有了比去年同期多50%的储备。虽然电价高涨,但日本的制造业成本中这块比例很小,燃气充足也不怕过冬。
反面典型就是政客在经济民生领域更有影响力的印度和老欧洲们,印度上面说了,欧洲也比日本拉跨不少。英国守着大量石油却看着民众疯抢汽油,电价飙升化工企业破产。欧盟继续在北溪2上吵架,可天然气储备却比过去低了25%。在应对危机上再次无准备,无计划,无领导。另外,这轮可能不只是“能源危机”,天然气还是化肥与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料。欧洲很多化肥化工厂已经大幅减产并有破产风险。化肥的大幅减少一旦释放到全球,那可比能源危机凶险得多了。

全球肥料供应将持续紧张,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供不应求首先就是上涨,如果化肥持续上涨,其实上涨的背后还不只是化肥。人家自己东西卖多钱都能自主决定,可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不当家,这也等同于在一个锅里挖饭,农民没用气,稠里捞完了自己只该喝稀水,到最后稀水没了,只该饿死,一旦饿死,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了,通过多方面认真分析农民吃不饱饭主要存在多种原因。
一、周围物价高、工资高、农民投工多、农资投入大,粮价低不适合当今农民消费需求,好账不怕算,农民每年的种粮收入与其他行业工资相比年年几乎都在生产着负值。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国家一直希望城市扩大集中,支持有资本的农民也搬迁城市居住,可当今农民那点微薄收入啥时候才能买起城市昂贵的大楼?难道该不是农资上涨对种粮农民存在的不利影响吗?
二、还必须清醒看到,目前全国各个行业、商贸经营团体都在相互之间仰脸对看对出牌,你出勾子十一,他出红桃老克,还有个尖子等着扎你,到最后牌出完手里都还留张大牌,干啥?那就是涨物价,涨工资,你涨焦碳我涨化肥,你涨药品我涨工资,你企业涨我事业也涨,你县一级普调三十,我市一级普调五十。就这样涨来涨去又涨住农民了。农民拿住钱也不敢再买东西,咋了?手里钱不多,粮食也卖净了,留着钱还得给老人拿药看病。不用举证多说,难道这还不是物价化肥持续上涨对种粮农民造成的后果吗?
三、综上所述影响种粮农民成本效益低的现象还不只是化肥,还有种子农药,社保、医疗、孩子上学、房产金融及保险服务行业都在无形中对农民伸手,都在无形中加码擦边球向农民要钱。可不想:要家多了动了农民恻隐之心,要交交不起,不交自己吃亏大,想来想去还得指那一把粮食籽儿,最后卖光卖净农民又还是穷上加穷。有人总认为农民没文化好哄好骗,可农民不傻呀!再傻,他还不知道物价涨、工资涨、化肥涨对自己不利,对自己有影响吗?
朝鲜比印度穷。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数据,2017年,印度的人均GDP是1928美元,而朝鲜是665美元。朝鲜曾经非常富裕,比中国韩国都要富裕得多,但自从苏联解体后,朝鲜丧失化肥和机械等来源地和出口地,又给美国经济制裁近30年,根本无法正常进出口,想进口点白糖都会给美国扣押。朝鲜纬度比较高,只能一年一熟,山多地少,缺少优良种子和化肥,农业设备等,天灾又多,粮食产量严重下降,而且由于长年处于战备状态,实行先军政治,粮食都大量上缴作为战略储备,即使有联合国援助粮食,还积极推广捕捞和养殖,平民依然食物严重不足,普遍面黄肌瘦,很少胖子。游客们所能活动范围很有限,也只能看到精神面貌好,街道很整洁,你们非要这么认为也行。
我知道很多国人讨厌印度,但不能为反而反,而胡乱颠倒是非。印度虽然也很穷,但好歹是正常国家,可以正常进出口,经济发展势头也很猛,每年诞生数万的百万富翁。印度一半国土都是耕地,野生动物超多,三面环海,渔获非常丰富,每年还有大量出口大米和水牛肉。印度又是个很怪的地方,富的很富,穷的很穷,贫富差距很大,乞丐是很多的。印度食物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说到处都是,只是因为各种奇葩的宗教观念,或者环境污染,造成不能吃。但总体而言,印度确实要比朝鲜富裕些。
随着油价化肥的价格大涨,全球的粮食价格也在持续的攀升,以下这些国家都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
非洲一共有17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的粮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中非,乍得等17个国家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粮食匮乏,粮食危机。例如尼日利亚大约有230万人口,每天都吃不饱,这样的人数占到了全国总人数的9%。之所以非洲出现粮食危机,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好,仍然有一些原始部落和原始社会国家在对抗国际冲突和国际动荡的能力比较脆弱,很容易出现粮食危机,经济危机或疫情危机等。
巴西也遭遇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巴西的粮食局的统计报告显示,有大约15%左右的家庭出现了没有钱购买粮食,整个国家的饥饿人数已经达到了73%左右,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加上俄乌之间的冲突战争导致粮食的危机向全球进行蔓延。此外巴西的相关机构已持续的发出警告,整个国家即将陷入一种饥饿状态,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人口的贫富差距过大,大量的资金财富流向少数人的口袋,而大多数人因为没有钱购买粮食导致饥饿。外加粮食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穷人将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
美国和中国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影响,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美国的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很多贫穷家庭出现了粮食不够或粮食短缺的风险。而在国内的粮食情况来看,影响较少,粮食的价格上涨比较微弱,仍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在接下来的国际社会中,中国将持续的减少粮食危机带给我国的影响,努力让粮食恢复平价。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有机肥与化肥的关系此消彼长,化肥用量多了,有机肥的使用量就会降低。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化肥对有机肥的这种挤出效应持续了30年!
但是!近两年,在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土壤保护的大背景下,化肥行业单边突进的势头戛然而止。有机肥重出江湖!
对此,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曾表示,实现化肥零增长已无悬念,未来的目标是要持续负增长。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机肥行业人士却备受鼓舞。在此前由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于秦皇岛召开的有机无机肥料产业对接大会上,一些专家直呼:有机肥与化肥要平分天下。
目前,有机肥在整个农业肥料投入中占比在20%左右,如果提高到50%,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大略测算:按照这个目标,有机肥产业的年产值将达3600亿元。
图片
化肥效果下
降
一半
有机肥其实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肥料,数千年农耕文明,靠的主要就是农家肥这种有机肥料。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机肥与化肥大约各占50%,但化肥工业在此后的30年获得了飞速发展,至今已经占据了80%的肥料市场份额,可谓速度惊人。
化肥为养活快速膨胀的人口功不可没,但是,化肥包打天下的弊端也正日益显现。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强度的掠夺性种植引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而化肥对于改善耕地质量并无有效的方法,不合理的施肥甚至会加剧耕地退化。数字显示,目前中国的中低产田占比达到65%,从根本上而言,没有健康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因而,在化肥之外寻找替代产品便成为必然。
化肥大量投入,还引发了对有机肥的排挤,使得土壤有机质水平触及到警戒线。
有机质代表的是土壤肥力,与粮食产量正相关。由于有机肥投入过少、有机质下降,由此引发另一个新问题,就是化肥的报酬效应递减。数据显示,1975年,一公斤化肥可产出25公斤谷粒,到2008年,这个数字降低到8~9公斤。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一公斤化肥的产出量降幅达到50%左右。
换言之,短短30年,化肥对粮食生产的报酬效应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
有机肥发展的东风已经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化肥行业和农业的形势,都在助推有机肥这个产业在经过30年的下滑和低迷之后,如今又将走上前台。从化肥零增长到土十条出台,以及在化肥复征增值税而有机肥依然免税的政策鼓励下,有机肥似乎迎来了难得的宠幸。
事实上,有机肥产业从数量上看规模并不小。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的数据,目前全国有机肥企业共有约2283家,商品有机肥947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318万吨、生物有机肥151万吨、有机无机复合肥422万吨。在这个枯燥的数字背后,其实反映了有机肥行业小而散的现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能够像大化肥一样做大的企业寥寥无几。
有机肥产业落后,是短板、也是潜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有机肥原料的有机废弃物在中国来源极为广泛,这是未来数十年有机肥产业崛起的物质基础,而2017年以来,国家对于有机肥原料:包括秸秆化,畜禽粪化,等制作有机肥的项目支持补贴力度空前,有机肥发展的政策和东风已经来了。
2021年有机肥迎来大爆发期!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2021年要持续推动化肥农药负增长,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范围,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坚持并确保农业绿色发展!2021目标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望各地政府积极参与落实!
新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说,
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
要让更多农产品将贴上有机绿色标签。
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
图片
纵观全球发达农业国家,大幅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现象,绝大多数都超过了一半这个分水岭。数据显示:欧美国家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美国,有机肥料占比46%;英国占57%;德国占60%;法国占37%;澳大利亚占55%;加拿大占60%;韩国占48%;日本更是达到非常高的76%。
由此进一步推断,如果中国肥料当中有机肥与化肥各占一半的比例,也就意味着有机肥的实物量要达到6亿吨,以每吨产值600元来计算,那么整个产业的年产值将高达3600亿元。这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肥料行业新的发展空间。
有机肥的逆势扩张,将从根本上改变肥料产业结构,并有望掀起新一轮产品创新高潮!
近期以来,受俄乌冲突影响,全世界正陷入自世界第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粮食价格目前处于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一方面,主要是战争的爆发导致供应链和物流中断;另一方面,俄乌两国作为“世界粮仓”,都在战时刻意限制了粮食的出口,保障自身粮食供应正常。
在此背景之下,粮食危机就成了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问题。就在全世界都在为粮食危机感到头疼之际,印度却在此时挺身而出,声称自己已经做好了向全世界“开仓放粮”的准备。
当地时间4月26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一场多边会议上表示,印度已经做好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准备,如果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印度将提供更多的小麦帮助全世界度过粮食危机。其言外之意,即印度已经做好了喂饱全世界的准备,只要印度“开仓放粮”,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口气之大,让人望尘莫及。
从表面上来看,印度能撂下如此大话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之一,大米和小麦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印度也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根据印度商业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全年,印度大米出口量达2140万吨,同比增加46%,创下历史新高,位居世界第一。
正因为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奥拉赤拉吉表示,印度可以通过出口小麦来填补乌克兰与俄罗斯留下的缺口,以缓解当前来势汹汹的粮食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设想也得到了印度国内很多人的支持。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的农业教授古拉提更加乐观,他预测2022-2023财年印度可以出口2200万吨大米和1600万吨小麦。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如果世贸组织允许增加出口,这一数字还会更高,将有助于为全球粮食价格降温。
不过,即便印度国内普遍认为自己能取代俄罗斯和乌克兰留下的市场缺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年,俄罗斯出口小麦4249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1.99%;乌克兰出口2036万吨,占比10.54%。两国总计出口6285万吨,占比全球小麦市场的32.5%。这与印度方面预计的1600万吨,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可以看出,印度此前的“壮志”,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
对于印度国内热衷于“养活”全世界的雄心壮志,印度德里智库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达莫达兰直接泼了一盆冷水。他直言,由于化肥短缺外加天气等影响,印度今年小麦的产量将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受俄乌冲突影响,供应链也会受到巨大影响,高昂的运费将成为印度面临的一大难题。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印度国内仍然有大量人群面临吃不饱饭的问题。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来看,在116个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排名第101位,比苏丹、朝鲜和马里还落后,属于重度饥饿的国家。世界有超过8亿人长期吃不饱饭,其中有约2亿人在印度,居全球之首。
按理说,既然印度国内自己人都吃不饱了,就应该先满足国内的需求,可印度为啥还要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粮食呢?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穷。2021年,印度的GDP总量超过了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6,但印度国内贫富差距很多,制造业发展落后,这就导致印度需要大量出口粮食换外汇,再到国际市场换日用品来满足自身需要。
当然,这也跟印度政府的“强国”政策有关,印度一心想要成为军事强国,动不动就花几十亿美元来购买武器,这种由“万国牌”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也一度让印度跻身世界军事强国的行列当中。但在这种“财大气粗”的背后,必然需要其他领域的东挪西凑。
如今,面对来势汹汹的粮食危机,印度还敢说对全世界“开仓放粮”吗?答案已经不言而喻!印度撂下的“豪言壮举”也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毕竟在俄乌冲突中成为美西方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印度也想借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自己身为大国的影响力,而这句“空话”也就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成为展示自己的一种软实力。
","force_purephv":"0","gnid":"9de7d9ab05282d825","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32","title":"","url":"","width":"640"},{"desc":"","height":"475","title":"","url":"","width":"640"},{"desc":"","height":"447","title":"","url":"","width":"640"},{"desc":"","height":"399","title":"","url":"","width":"640"},{"desc":"","height":"412","title":"","url":"","width":"640"},{"desc":"","height":"425","title":"","url":"","width":"640"}]}],"original":0,"pat":"mass_vulgar,art_src_1,socialc,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1124084000,"pure":"","rawurl":"","redirect":0,"rptid":"cbf1309ad9505c63","src":"神鸟知讯热点","tag":[{"clk":"kinternational_1:联合国","k":"联合国","u":""},{"clk":"kinternational_1:印度","k":"印度","u":""},{"clk":"kinternational_1:世贸组织","k":"世贸组织","u":""},{"clk":"kinternational_1:印度人","k":"印度人","u":""}],"title":"还有近2亿印度人吃不饱饭,印度外长:我们准备好喂饱全世界了朝鲜GDp是多少 - : 2010年,朝鲜GDP为28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90位.人均GDP为1200美元,排在世界第145位. 朝鲜2012年GDP为20913亿 希望能帮到您./....
朝鲜的GDP总量是多少? - : 2010年,朝鲜GDP总量28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90位. 这个地方的一般不太好找呀
朝鲜的GDP是多少?: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0年,韩国人口4700万,GNI(和GNP一样,称国民收)总值是4211亿美元,人均是8910美元. 2000年,朝鲜人口为2355万人,日本某学者估计人均GNP是1000美元,则GNP总值是235亿美元.这些数据不是世行公布的,世行得不到朝鲜的准确数据,但这个数据较为可信. 由此,朝鲜GNP总量是韩国的1/18,人均是韩国的1/9.
朝鲜GDP多少 : 朝鲜的GDP其实是比较低的.他们的人均GDP也就能达到3000块钱左右吧.
韩国和朝鲜现在世界经济排名 - : 2008世界GDP排行还是什么来着..韩国排37位..中国排到106位..至于朝鲜目前还没有排名
朝鲜GDP是多少?: IMF从来没有统计过朝鲜的GDP,因为缺少许多的资料(朝鲜被称为情报黑洞).估计算大概就是200多亿美元吧.
朝鲜GDP在世界排名 - : 由于古巴和朝鲜尚没有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开放其经济数据,暂无法获取GDP进行比较.楼上的你哪儿来的 你是金正日的谁啊? 郁闷````
朝鲜的GDP - :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总计:450亿美元人均:2,400美元国际汇率总计:327亿美元人均:1,340美元
朝鲜最穷国家排名第几 - : 朝鲜可不算最穷国家序列,2010年朝鲜国民收入总值280亿美元,世界第90位. 人均GDP:朝鲜1200美元,世界第145位
朝鲜的GDP是多少呢? - : 朝鲜是计划经济,不计算gdp,只计算工农产值.美国的第三产业战gdp的百分之七十多.但朝鲜不计算第三产业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