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
储
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联合启动2018/2019年度新增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承储企业资格招标工作,并正式发布《2018/2019年度新增化肥淡季商业储备项目招标公告》。此次化肥淡储任务量为415万吨,有效期暂定为2年。据了解,2017/2018年度淡储总量仅为459万吨。随着形势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于2018年初发文,新增2017/2018年度550万吨淡储任务。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度化肥淡储新增415万吨,使得本季化肥淡储总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
供需出现紧平衡,淡储更能发挥“蓄水池”作用
化肥淡储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无论是规模还是承储企业数量,都在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从起初的615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1800万吨,近年维持在每年1000万吨水平;承储企业从最初的20余家扩大到90余家,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淡储制度为保证国内化肥淡储旺销、平抑价格、稳定供应,为实现我国粮食“十五年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就淡储制度建立背景及现阶段化肥市场形势进行了梳理。她表示,为应对当时化肥供需紧平衡状态下易造成局部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等问题,国家出台了淡储制度。随着化肥工业的不断发展,化肥供需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现阶段,受到企业外部环境改变、国家政策引导、肥料创新研发进程加快、肥料利用率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化肥供应量较往年出现较大下降。同时,化肥需求量在农业种植需求多元化、农产品价格低迷、市场风险增加等情况下也出现了萎缩,生产企业也因此调整了化肥生产量,从供需表现看,出现了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修学峰表示,在此状态下,为应对特殊时间段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的大幅价格波动,淡储制度的市场调节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谈及淡储制度的作用与意义,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农资处处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慧群表示,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很好地将储备与经营有效结合,并初步实现了政府、行业、企业及农民利益多赢的目标。一是政府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大规模的化肥淡季储备,既有力支持了化肥企业均衡生产,缓解了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矛盾,也提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化肥淡储发挥了平衡市场、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的作用,推进了化肥行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三是化肥淡储平抑了市场价格,保障了用肥旺季化肥供应,保护了农业种植积极性,对稳定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利好。
从发展历程及现阶段化肥市场形势而言,化肥淡储制度的实施及淡储量的新增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最大程度维持化肥市场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成为春耕用肥时期化肥价格平稳和供需合理的有力保障。
市场化运作,淡储也凸显了“风向标”作用
近期,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化肥市场没有出现预期的好转,仍处于持续疲软状态。供需双向的压力导致了今年冬储量较低,增加了春耕用肥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在市场低迷、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化肥淡储究竟还起到哪些作用?
“化肥淡储实施已有十余年”,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子辉也表示,淡季商业储备制度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一方面调节供需矛盾,一方面化解市场危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国储管理部总经理徐国庆表示,化肥淡储制度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抓手,具有“压舱石”和“四两拨千斤”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淡储制度也为优质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行业的优化发展。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孟杰表示,此次新增化肥淡储项目招标,从短期来看,有助于促进冬储进度,提升了市场参与各方信心;从长期来看,对稳定化肥市场供应和流通价格预期和行业的稳定 健康 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剑波表示,淡储在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同时,也应凸显出风向标作用,根据市场变化完善淡储品种的结构并提升相关产品标准,不断贴合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引导化肥行业不断优化升级。现阶段,受到农产品价格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民相对增加了低价、低端肥料的需求,不利于国家“减肥增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政策要求,淡储政策的实施及相关要求的提出对高端、高效肥料的应用起到了引导和保障的作用。
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国认为,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将供给和需求进行了有效的对接,并保障了化肥市场的稳定。化肥淡储是一项值得长期实施的制度。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海涛表示,化肥淡储在供应端缓解了生产企业资金、仓储、调运压力,在需求端保证了种植户化肥的及时供应与价格相对稳定,对满足化肥市场供应、平抑物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时俱进,如何完善并用好这一制度是关键
化肥淡储制度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但在当前复杂的市场形势下,新增化肥淡储是否会增加承储的经营风险也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朱华国表示,尿素企业受环保或限气等因素的影响,开工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气头尿素企业的开工率不足17%,煤头企业的开工率在50%左右,当前云南地区尿素到站价为2100-2200元/吨,尿素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受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较低的影响,农民购买农资的积极性较差,下游终端需求不足,所以说对经销商而言,冬季储备尿素的风险较高,市场博弈、观望氛围浓烈。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经理何刚也表示,秋冬季节为国内化肥消费淡季,淡储政策的出台放大了淡季市场需求,推涨淡季肥料市场价格上涨10%左右,但淡储过后化肥市场又呈现市场价格下跌、承储企业亏损的局面。如何规避承储企业的经营风险、捋顺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此,承储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实践。朱华国表示,目前云南农资与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有效的联储联销。厂家出产品,经销商出仓库,生产企业降低了成本并增加了市场份额,流通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利润空间,厂商共享资源、均摊风险、合作共赢的联储联销模式备受好评。
针对承储风险问题,樊慧群表示,承储企业应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和风险防控,制定周密的储备任务执行计划和风险防范预案;相关化肥行业协会等应加强化肥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和市场形势分析交流。主管部门可以改进现行化肥储备考核办法,促进化肥淡储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的蓄水池、调节器效能。
同时,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业务部主任王玉磊也表示,承储企业承担化肥储备任务,不仅是承储企业参与市场调控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承担 社会 责任的具体体现。因此承储企业应在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的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淡储任务,同时也要积极加大企业创新经营服务,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为农服务力度,以积极承担 社会 责任的形象面向市场。
在化肥行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化肥淡储制度也将会不断贴合农业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发展。修学峰表示,淡储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考核和实施体系,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出稳定市场的作用。对于淡储制度,徐国庆建议,一是保持制度的长期稳定性;二是保持一定的淡储规模,目前应维持在900-1200万吨左右;三是根据化肥市场的变化,及时完善淡储的考核及管理体系,保证淡储制度的有效实施。
船行万里,压舱有石。整体而言,化肥淡储制度是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抓手”,在市场运作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是蓄水池,也是风向标。然而对于承储企业来说,它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新时期化肥行业的新变化和化肥市场的复杂形势,化肥淡储制度应与时俱进,长期坚持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同时,企业也要以变应变用好这一制度。
热度推荐
图文编辑 :潇潇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化肥价格的下跌,让农村农民喜笑颜开,毕竟种植成本降低,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种植利润。那么,这波化肥价格下跌是由什么原因引发的?化肥价格的近期走势,到底是趋势反转还是上涨后的回调?秋季价格又将会怎样运行?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2022年上半年,我国化肥价格趋势的回顾。
2022年,化肥价格也有过亮眼的表现。俄乌冲突之后,大宗商品掀起涨价潮,引领化肥价格曾有过20%的涨幅。这里,大家可不要小瞧这20%,这是经过了2022年上涨20%之后的持续上涨,从2020年来计算,至今已有50%以上的涨幅,所以大幅增加了农民种植成本,对农民创收带来不小的危害。
另外,我国化肥价格虽然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但又会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同时具有独立性,额外将受到季节因素,以及国家调控的制约。这个大家都可以发现,我国尿素价格紧追着原油走势,但却先于原油一个月转向。期货市场在突破3198元/吨高点后,提早持续下跌,7月份已到达2500元/吨左右。
二、化肥落价的原因是什么?
(1)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
化肥行业,尤其是尿素受国际油价的影响非常大,毕竟关系着制造成本。国际油价在6月中旬创出125.19美元之后出现了持续下跌,最低跌至94.5美元。而纵观这波由原油下跌,除了冲突影响趋弱若外,还与西方主要国家联合要求降低油价,增加产能有关。另外,叠加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让这波下跌产生了力度。
说实话,如今人们对经济衰退的忧虑很大,因为经济停滞,企业不开工,人们不敢消费,原油的需求会减少。那么,后期到底世界经济会走向何方?可能会决定未来油价的走向,也将对我国化肥价格产生影响。
(2)化肥市场迎来消费的淡季
受种植季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化肥会因季节而波动。一般规律:在上半年春播的3~5月,为第一波消费旺季;6~8月为淡季,9~10月会迎来再次需求增加的旺季,11~12月份又是消费淡季。
从国内尿素企业库存的状况来看,自从进入六月份以来,企业的库存稳中有升,虽然部分化肥企业实行停工维修,降低产能,但消费淡季,市场中仍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决定了化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
(3)化肥价格还将受通胀的影响
对于这波大宗商品涨价,表面看是由地域冲突引发,但本质还是由美联储大水漫灌,直接滥发货币造成。所以,只要通胀因素没有消除,始终会对我国化肥价格造成影响。
由此,油价短期可能很难跌回70美元成本价,而粮价回调之后,还会迎来缓慢推高的机会,因为通胀不可避免。下半年,我国要警惕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粮、菜、果等农产品的上涨,进而传导到所有行业,出现“上涨容易下跌难,一波更比一波高”的似曾相识。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我省化肥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以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弥补省内资源不足,稳定全省化肥生产和市场价格,保障农业生产用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江西省级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一、淡季储备原则。
1、省级化肥淡季储备是指省政府委托化肥淡储承储企业在淡季储存化肥,用于旺季市场销售。省级化肥淡季储备按照企业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进行。
2、省政府指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以下简称委托管理单位)负责省级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工作。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商定化肥淡季储备的品种和数量,并报省政府批准。
二、淡季储备规模。
3、省级化肥淡季储备以高浓度化肥为主,2005-2006年度淡储总量为10万实物吨,其中尿素8万吨、复合肥2万吨。以后如需调整储量,由委托管理单位根据需求情况提出调整方案,报省政府批准。
4、化肥淡储期限为6个月,储备期一般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承储企业可依照用肥季节差异情况适当调整淡储起止时间。
三、承储企业责任。
5、省级化肥淡季储备经省政府同意后,委托有关承储企业承担。委托管理单位与承储企业签订淡储协议,约定淡储化肥的品种和数量,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省供销社要督查承储企业建立健全储备管理制度,协助委托管理单位履行日常具体的监管工作。
6、承储企业须遵照国家或省定价格政策,组织采购货源,并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淡储货源,原则上从省内化肥生产企业采购。淡储化肥只限于满足省内农业生产需要,不得用于出省或出口。
7、承储企业要按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合理流向的原则设库布局,并确保储备安全。
8、承储企业对淡储化肥的销售,要按照省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执行;必要时,须服从委托管理单位调控,以平抑市场物价,稳定市场供应。
9、承储企业在淡储期间必须确保淡储数量到位,数量认定标准为:淡储期间累计调入量或生产量不少于近两年同期平均调入量或生产量与承储量之和、平均库存比近两年平均库存高出承储量的50%以上。
四、淡储监督检查。
10、委托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承储企业完成化肥淡储任务情况的监督检查。承储企业要建立化肥淡储月报制度,淡储期间,承储企业每月10日以前按要求向委托管理单位报送淡储月报表(附表一),必要时须不定期报告购销存情况。
11、承储企业未按照协议要求进行储备或擅自更换储备品种、数量、地点,或未按要求上报化肥淡储购销存情况,委托管理单位取消其承储资格,扣减利息补贴。
五、淡储财务管理。
12、淡储化肥所需资金由银行按照信贷原则对承储企业贷款,承储企业按时还本付息。淡储化肥由省财政给予利息补贴。淡储化肥贴息成本,由委托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规定的尿素中准出厂价或其他品种市场价格情况和合理运杂费用逐年确定。
13、承储企业达到本办法第三条第9点规定,按企业协议承储数量给予利息补贴;否则,视为未完成淡储任务,不予补贴。
14、省财政负担的贴息资金,按委托管理单位确认的贴息成本、淡储数量、淡储期限和半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对承储企业包干。
15、化肥淡储到期后15天内,承储企业根据化肥淡储情况编报化肥淡储业务报告并填制《承储企业化肥淡储利息补贴申请表》(附表二),同时提供调入化肥的运输票证、购进化肥票证等相关票据资料,经委托管理单位审核后上报省政府审定。
16、化肥淡储利息补贴由省财政厅在审核通过之日15个工作日内直接拨付给承储企业。
17、淡储化肥经营盈亏,由承储企业承担。
六、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承储企业做好淡储工作,并督促承储企业执行协议,完成储备任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工分别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1]
如果没帮上我就没办法了。
尿素主流报价已跌至1,750-1,800元/吨,价格继续回落,市场没有需求仍然是导致价格下滑的主要因素。尽管价格一滑再滑,但市场销售量很少,主要因为:一方面,目前是需求淡季,市场需求量很少,少量地区的秋播对市场支撑不大;另一方面,经销商认为目前价格还没有触底,大多保持观望,等待价格继续下滑,短期内并没有拿货的意向。在众多不利因素面前,企业为了缓减库存压力只能降价销售,但按目前的价格,仍然没有达到经销商的心理预期,所以预计短期内价格仍然以下滑为主。目前,山东地区45%(CL)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3,000-3,150元/吨,市场批发价2,950-3,150元/吨;45%(S)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3,500-3,650元/吨,市场批发价3,400-3,600元/吨,倒挂现象更为明显;40%(CL)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2,750-2,850元/吨,市场批发3,800-2,950元/吨。
--------------------------------------------------------------------------------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