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2019成都居住落户 2020年成都落户标准

2019成都居住落户 2020年成都落户标准

来源:成都号 2023.03.22 23:41:57 阅读:12次

2019年四川户籍改革方案出炉,四川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具体细则

( 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严格控制成都市人口规模,成都市将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市(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享受多项权利

日前,省政府公布《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我省将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并全面放开除成都市外其余市州的城镇落户限制,让更多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安家的农业转移人口能落户城镇,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成都将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

根据《方案》,我省将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除成都市以外其他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同时严格控制成都市人口规模。其中,成都市将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具体操作方式为:制定统一的居住证积分入户标准,达到积分入户标准的外地来蓉人员可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积分入户人数由成都市政府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计划调控。

对于备受关注的租赁房入户问题,《方案》提出,在除成都市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租赁房入户的具体办法,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创新人口管理,是我省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方案》明确,我省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同时健全人口管理信息。

居住证制度是我省户籍改革的重点。根据《方案》,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市(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方案》还提出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让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在健全人口信息管理上,我省将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积极推进覆盖全部实有人口、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为更好管理流动人口,我省还将推动制定《四川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各县(市、区)要在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等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点,按照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配置流动人口协管员,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全额保障。

不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我省将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出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方案》明确,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农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开展试点。

我省还将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这些权益包括: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

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近两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西部规划下,发展为迅速,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地人去成都工作,对于外地人来说,最好是能入户在当地的话,能享受到各项福利政策,是很不错的,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入户,而成都入户主要有积分、学历、购房等方式,要满足相关条件才能入户,那么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看看吧。

一、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市买房落户要求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有购买建筑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二手住房,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依法缴纳满1年的社会保险,才能申请落户,而且仅限2018年1月1日前买的房子才能办理购房落户,因为成都在这个时间就取消购房落户了。

二、成都落户方式有哪些

1、技能人才落户

申请人要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在同一单位连续缴纳满2年的社保,不能出现补缴、断交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有单位的推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在申请时要选择落户地,已有住房的可以在住房所在地申请办理,没有住房的可以在直系亲属住房所地申请办理,或单位集体户、单位所在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等。

2、积分落户

成都市2019年的积分落户是在5月25日开始进行网上预约的,申请者要在5月31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提交,积分申报时间为6月1日-7月31日,9月的15-30号可以通过成都市居住证积分公众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名单查询,通过就能办理入户手续 。

编辑小结:以上就是关于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齐家网来咨询。

2019成都市居住证办理条件要社保吗

在成都没有买社保可以办居住证。

依据2016年1月1日颁布的《成都市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只有符合“合法稳定就业”情况下办理成都市居住证,才需要连续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而符合“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人才落户规定”、“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等其他情况办理居住证的,只需要在成都连续居住满6个月就可以申请办理。

一、符合合法稳定就业办理成都市居住证:

1、在我市连续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符合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录用(聘用),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招收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或《成都市工商灵活就业(营业)辅导证》等条件之一的。

2、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至申领居住证之日止,连续居住满6个月。

二、符合合法稳定住所办理成都市居住证:

1、拥有合法产权的住房;办理了租赁登记备案的住房;用人单位或就读学校提供的宿舍等。

2、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至申领居住证之日止,连续居住满6个月。

三、符合连续就读办理成都市居住证:

1、在全日制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等学校取得学籍并就读的。

2、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至申领居住证之日止,连续居住满6个月。

四、符合本市人才落户规定办理成都市居住证:

1、符合本市人才落户规定尚未迁移户口的。

2、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至申领居住证之日止,连续居住满6个月。

五、符合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具有本市户籍办理成都市居住证:

1、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具有本市户籍的。

2、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至申领居住证之日止,连续居住满6个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成都落户条件2019社保

落户成都需要那些条件?以下列了一些出来,辛苦的码字希望被采纳!

分别为成都购房落户,成都学历落户,成都技能落户,投靠亲属落户

第一,成都购房落户,2014年7月以后购房的需要满足房产面积90平以上,取得房产证,成都缴纳12个月的社保证明,及即可购房落户

第二,房子面积不足90平方的,需要成都24个月社保证明及2年居住证原件

第三,大专学历的(含非统招本科及大专学历者),都需要单位缴纳3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无房的情况下可以落户成都集体户,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落户成都

第四,统招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者,无需单位及社保证明,直接可以落户。高新区和天府新区都可以随意选择。

第五。成都直系亲属有房的,可以通过学历落户于房子上,没有学历的则需要提供成都缴纳12个月的社保证明。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19可以买房落户的城市有哪些?

可以买房落户的城市:

1.成都

购房入户政策: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且在成都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外地户口人员,可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2.南京

购房入户政策:非南京户口人士,在南京购买超过60平米房产即可落户(江宁、江浦和六合“老三县”与主城八区未实行户口通迁)。

3.武汉

购房入户政策:在武汉中心城区购买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和总价不低于50万元的房产,在远城区购买面积不低于90平方米且总价不低于30万元的房产,可以办理入户手续。

4.苏州

购房入户政策:在市区购买75平方米以上房产且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在苏州工作3年以上并缴纳社保,则允许购房者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入户。

5.杭州

购房入户政策:目前杭州的老城区已经取消购房入户政策。但是杭州的其他区域还可以办理,要求如下:

上城区、钱江新城: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100万元(含)以上。

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80万元(含)以上。

经济开发区: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60万元(含)以上的。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