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用玉米粉如何发酵氮肥 玉米粉沤肥

用玉米粉如何发酵氮肥 玉米粉沤肥

来源:成都号 2023.03.23 22:42:03 阅读:13次

怎样发酵生玉米做有机肥

发酵有机肥方案说明

一、产品简介

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属于国内首创的天然复合发酵菌剂,同时吸收欧美日韩国际高端微生物工程技术与工艺流程之精华,经高科技筛选提纯复壮等工艺流程精工研制而成,是由细菌、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具有极强的好氧性发酵分解能力,发酵功能“狂野”、“威猛”,是符合国家环保和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要求的生产有机肥(也可用于发酵制作粗饲料,另有操作说明)的专用微生物发酵菌剂。在北京、上海、广州、徐州、高邮、大连、成都、宁波、沈阳等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推广很快,正打入英、美、澳、叙等国际市场。

二、主要特征

利用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制作生物有机肥,具有发酵快,发酵好,既能高温发酵,又能低温发酵,大大缩短制作时间,降低成本等特点外;还有广普性发酵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其性价比优,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在北京、上海、吉林、江苏、浙江、山西、四川、辽宁等地区的对比试验示范表明,本发酵菌剂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有更优的性价比。

三、使用方法

1、用量。1吨有机物料(鲜料约2.5-3吨)加5公斤发酵剂,混拌发酵即可。

2、稀释:每公斤发酵剂加5-10公斤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拌匀稀释后再均匀撒入物料堆,使用效果会更佳。米糠不是统糠。新鲜米糠营养与通气性均远优于陈旧米糠。

2、拌匀通气。本发酵菌剂是好(耗)氧性微生物,故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而产生臭味,影响效果。

3、碳氮比。发酵物料的C/N比例保持在20~25,PH值调节到6~8为好。

4、水分。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60~65%。水分判断: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通气差,还会导致“腐败菌”工作而产生臭味。

5、温度。启动温度应在15℃以上较好,发酵升温控制在70-75℃以下为宜。

6、完成。鸡猪牛羊兔等粪便类一周内可发酵完成,锯末木屑类耗时略长。中期,堆内有大量白色菌丝为正常发酵,后期,温度不再变化,粉状物料呈黑褐色,秸秆稻草等轻拉即断,发酵产物略带洒香或泥土味,表明发酵完成。发酵好的生物有机肥(或苗木花卉营养土),因已充分发酵腐熟,故必须做浅层施肥,避免深施。

7、禁止用重量500公斤以下或一立方以下的物料做试验。

玉米粉怎么发酵

玉米粉发酵方法很简单,和面粉的发酵方法是一样的:

具体发酵方法是将玉米粉加入水和酵母粉和成所需要的软硬程度,盖上盖子,放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了,根据温度的高低,大约2至3小时就可发酵。

水产发酵玉米淀粉发酵碳源的原理是

发酵碳肥”的概念

它首先是“有机碳源”,如淀粉和糖类和多糖,是用来培菌的;将淀粉质为主的原料进行发酵,即成为“发酵碳肥”;这是多种形式的碳源的集合体,并含有丰富的活菌和维生素,和少量的微量元素、未知代谢因子;是培菌的“全价碳营养”。当然培菌也需要“氮营养”,但现代高密度水产中最不缺的就是“氮源”,甚至氮源是超标的(如氨氮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是氮源),不过优质的氮源是氨基酸和小肽,恰好“发酵碳肥”中也有少量的优质氮源。“无机碳源”如二氧化碳CO2,碳酸盐碳等,是用来培藻的(藻类的光合作用需要的碳源是CO2);水体中不缺CO2,所以,藻类对碳的需求没有感觉;而藻类需要的“氮源”如氨氮、硝酸盐等氮源(藻类不吃亚硝酸盐),在现代水产中并不缺乏,但它们也不是培藻的优质氮源,藻类所要求的优质氮源仍然是氨基酸和小肽等,恰好“发酵碳肥”中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小肽。所以,严格的说,“发酵碳肥”是既可培菌,又或培藻的,但侧重于培菌为主。

而对室内曝气养殖池(工厂化和小棚)来说,保持曝气小池中的生物絮团稳定不崩溃,是保障高产和稳产的基础,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不断的+多样化+较高的”全价碳氮比营养,这常用碳氮比更高的“发酵碳肥”,如“发酵玉米液”。

发酵玉米液”制作:(适用于藻相浓厚,夏季高温,以及PH极高的水体):1包强水产碳肥氮肥发酵剂 + 1包降氨靓水乳酸菌相 + 75公斤玉米粉 + 500公斤水+红糖(或葡萄糖白糖)25公斤,夏天发酵2~5天,发酵到PH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于阴凉处可保存一个月用完;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