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柑橘蓟马 柑橘蓟马特效药

柑橘蓟马 柑橘蓟马特效药

来源:成都号 2023.04.03 18:53:04 阅读:14次

柑橘蓟马主要为害症状是什么?

柑橘蓟马以其成虫、幼虫吸食柑橘等植物的嫩叶、嫩梢和幼果的汁液。嫩叶受害后,叶片变薄,中脉两侧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表皮呈灰褐色,受害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生长势衰弱。柑橘幼果受害后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呈现不同形状的木栓化银白色斑痕。斑痕随着果实膨大而扩大,疤痕上的覆盖物可用手指甲刮掉,外观受到较大损害,但内质影响不大。

种植黄瓜时,蓟马应该怎样防治效果才最好?

种植黄瓜时,蓟马应该怎样防治效果才最好?蓟马的幼虫和成虫,吸食嫩叶、嫩稍、花和幼果汁液,由于体积小,躲藏隐蔽,难发现,难防治,果农称之为“害群之马”。防治柑橘蓟马的方法有很多,物理防治方法通常是利用蓟马趋蓝的特点,在柑橘园里挂上蓝色的粘板进行诱捕,也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因此要彻底防治柑橘蓟马,首先从清除田间杂草做起,其次是药剂防治,防治时间很重要,应掌握在花蕾前期、谢花后幼果期、夏秋梢期这三个时期,另外柑橘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柑橘蓟马在温度高的地区,一年可生7-8代,幼虫分一龄和二龄。越冬是柑橘秋梢嫩叶时,成虫把卵产在嫩叶组织越冬,在次年3-4月时卵孵化幼虫,幼虫开始危害春梢嫩叶,在花期幼果时危害。

由于蓟马繁殖速度快,迁飞能力强,可撒施、沟施、穴施0.5%噻虫嗪药肥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噻虫嗪在土壤中溶解后,均匀分布在植物根系周围,并通过内吸传导作用将药剂传输到植株上部的各个部位在种植农作物时,不能与甜菜、甘蔗混合套种,也不能靠近甜菜、甘蔗地种植。湿热、湿温天气是蚜虫、蓟马、盲蝽蟓高发期,因此,要保持大田作物通风透气,除湿降温,土壤要清沟沥水。

效果较好的药剂:氟虫腈15ml/马拉硫磷50ml/马拉·辛硫磷60ml/联苯菊酯60ml/功夫菊酯60ml等药剂兑水15千克喷雾。因为这个杀虫剂首先它自身的分散性特别的强,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农田防治,其次它的渗透力强,可以非常有效的杀死这些害虫,并且最终要的一点就是,其实大家都知道,对于农户而言,时间其实就是金钱。

想要避开在柑橘开花期用药,应该如何提前防治和护理柑橘?

提到柑橘的花期,相信很多果农朋友们都知道,柑橘花期的管理是柑橘整个生育期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什么呢?第一,花期管理得好,花多,后期坐果才会多,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高产、丰收。第二,柑橘花期是柑橘抵抗力比较弱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通常需要使用低毒、安全的药剂,然而花期也是柑橘虫害共同高发的一个时期,使用这样的药剂一般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怎么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达到保花增产的目的成了很多果农朋友的一大心病。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在柑橘种植过程中最有代表性、危害最大的三种虫害,同时也给大家带来对付花期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这些用药配方基本覆盖了柑橘花期的所有虫害,可以起到兼治的效果,咱们接着往下看。

一、认识花蕾蛆

1.什么是花蕾蛆(蕾瘿蚊)

花蕾蛆也叫做蕾瘿蚊,是一种会飞的蚊子,它把卵产在我们柑橘的花蕾上,卵孵化之后,就是花蕾蛆了。然后柑橘的花蕾成了花蕾蛆的食物,因为花器官发育不良,最终导致畸形果和花皮果,造成我们的柑橘减产。

2.花蕾蛆的生活习性

冬天的时候,花蕾蛆在土壤中结蛹过冬,以此躲避寒冷的严冬。它们喜欢在柑橘树冠对应的地面周围30厘米的土壤中,土壤深度大约为6-10厘米。当柑橘开始现蕾的时候,它们会拨开厚厚的蛹,化成会飞的瘿蚊。化成蚊子之后,先是在地面爬行,找一些杂草等进行潜伏,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活动,它们飞翔于柑橘的嫩稍,花蕾之间,取食,交配、产卵于花蕾之间和嫩梢之间。

3.花蕾蛆的危害症状

花蕾蛆危害的一般是早现蕾。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发生危害的严重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羽化期突然降雨或是土壤较为湿润的橘园,容易造成花蕾蛆的大爆发,危害较大。柑橘花蕾蛆在我国主要柑橘产区都有分布,严重的情况下,危害程度可达80%,被危害的花蕾花瓣变厚、膨大,呈淡绿色扁圆状,变成形似灯笼的 “灯笼花 ”。 而且花瓣会被啃食,腐烂,花粉管也会受到侵害,后期形成畸形果和花皮果,严重危害果园,减产可达50%以上。

4.防治配方推荐

5%阿维菌素1500倍+26%啶虫脒•氯氟氰750倍

5.用药注意事项

1)强调地面喷雾:不能光是注意到树冠上的喷药,因为花蕾蛆在地面越冬,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在多数花蕾直径2-3毫米大小时或成虫羽化初期,沿着树冠滴水线外30厘米范围向内进行地面喷雾,喷1次药就可以杀灭大多数花蕾蛆出土成虫,把它们消灭在上树咬食花蕾之前。

2)强调用药时期:必须在花蕾刚现白或者花蕾直径2-3毫米时就用药,不能等到花开再用药!因为花开时一般情况下花蕾已经受害,花蕾蛆藏在花蕾里面,药效无法体现,防治效果差。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突然下雨或者土壤过于湿润的情况,这个时期花蕾蛆容易出现大爆发,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切记要在大雨过后马上进行喷药防治。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二、认识蓟马

1.什么是蓟马?

在柑橘主产区,蓟马是危害柑橘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蓟马个体微小,体长一般为1-2毫米,有的种类甚至只有0.5毫米,隐藏在植物的各部位中,肉眼下难以识别,因此危害初期常被人们忽视。(下图为蓟马在显微镜下放大的样子)

2.蓟马的生活习性

危害柑橘的蓟马有很多种,常见的以柑桔蓟马、花蓟马和茶黄蓟马居多,一年发生7-8代,以卵在秋梢嫩叶组织内越冬,次年3-4月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在嫩叶和幼果上取食汁液,主要危害春稍和花,5月第一次夏梢开始到9月秋稍都会受到蓟马的危害。在南方,蓟马一年四季都能存活,主要危害嫩花嫩叶嫩果,可以说除了冬天最冷的那几天,蓟马基本都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3.蓟马的危害症状

1)花:主要出现在盛开期的花中,导致受害的花或花蕾提前脱落,造成畸形果,影响坐果率。假如果园中出现蓟马大爆发的现象,减产量能达到50%。

2)嫩叶:柑橘嫩叶被蓟马危害后叶片扭曲变形,叶肉木质化增厚,叶片变硬容易碎裂、脱落。

3)老叶:柑橘老叶被蓟马危害后在叶脉两侧会呈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

4)整株:上面嫩叶区域发黄卷曲,下面叶片基本正常

3.防治配方推荐

4.用药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具有内吸性的药剂:蓟马趋嫩,发梢见芽后必须使用有内吸向顶传导性能的杀虫剂,以免新叶生长出来无药物保护,预算足的条件下最好能用吡虫啉或者噻虫嗪等可内吸向顶传导的药物灌根以保证持效期;

2) 打药必须均匀,叶片正反面、花蕾都要打透,因为蓟马个体较小,危害位置相对隐蔽;

3) 必须在合理的时机按照频率打药:蓟马在开花前后必须防治,否则后果相当严重。一般要求在开花前幼果期及时用药,如果错过防治时机,等到花开以后再打药,极大可能造成花皮果。因此在柑橘现蕾,即有“花骨”时,就要用药防治直到花谢后。在这也给大家提个醒:盛花期不要打药,一定要在这个时期的前后解决好!

三、认识红蜘蛛

1.什么是红蜘蛛?

红蜘蛛一年发生16-22代,平均18天左右1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也就是说螨卵、幼螨、若螨、成螨会在同一时间共同危害果园。

2.红蜘蛛防治难点

1) 繁殖速度快————祖宗十八代只需一年;

2) 孤雌生殖————不需要交配就能繁殖;

3) 防治药剂局限性——对各生长阶段的红蜘蛛都有效的药剂较少,且各有局限性;

4) 溃疡病和木虱 “帮”了红蜘蛛——使用治疗溃疡病和防治木虱的药剂都会杀死红蜘蛛的天敌。

3.红蜘蛛的危害症状

红蜘蛛在柑橘花期主要危害春梢上的嫩叶和嫩枝,叶片受害处初呈淡绿色后变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泽,叶面布满灰尘状蜕皮壳,引起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树势。

43%联苯肼酯3000倍+15%乙螨唑3000倍喷雾

1) 必须使用全生育期杀螨的药剂;

2) 打药必须均匀,叶片正反面、枝丫缝隙处、花蕾都要打透;

3) 打药后10-15天后再打一次,杀灭之前剩余的残兵败将,斩草除根;

4) 不要轻易轮换已使用过效果良好的配方;

5) 在傍晚时喷药,因为红蜘蛛一般在傍晚出来取食危害。

柑橘花期用药须知及配方推荐

1.柑橘花期用药须知

1) 必须从花露白时开始实施综合防治方案;

2) 花开30%直至花谢80%期间禁止用药,因为在这段时间用药容易造成药害;

3)禁止使用高毒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硫农药、部分调节剂(如毒死蜱、炔螨特、赤霉素);

4)禁止使用各种农药的乳油剂型、各种助剂、各种油剂(如毒死蜱乳油、有机硅、橘皮精油、矿物油);

5)使用农药时尽可能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比较安全的剂型。

2.综合防治方案推荐

1)防病杀虫方案:

防治对象:蓟马、花蕾蛆、红蜘蛛、蚜虫、木虱、灰霉病、脂点黄斑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等

组合配方: 43%联苯肼酯3000倍+15%乙螨唑3000倍+氟氯·啶虫脒750倍+5%阿维菌素1500倍+ 30%松脂酸铜1000倍+50%啶酰菌胺10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

2)促梢、成花、壮花方案:

芸苔素内酯8000倍或海科收1000倍+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体硼1500倍

3)保花保果方案:

赤霉酸4000倍2次、2000倍1次+芸苔素内酯10000倍或海科收1000倍+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体硼1500倍

总结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柑橘花期是柑橘整个生育期中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求我们必须在这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防治虫害的时候,充分认识虫害,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危害症状,同时注意用药时的要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安全又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减小虫害对果园的影响,从而达到果园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丰收!

如何识别柑橘蓟马?

柑橘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在我国各柑橘产区都有分布,部分橘区可受严重为害。其主要识别特征:

成虫纺锤形,体长约1毫米,淡橙黄色,体表有细毛。触角8节,头部刚毛较长。前翅有纵脉1条,翅上缨毛很细。腹部较圆。卵肾脏形,长约0.18毫米。幼虫共2龄,一龄幼虫体小,颜色略淡;二龄幼虫大小与成虫相近,无翅,老熟时琥珀色,椭圆形。幼虫经预蛹(三龄)和蛹(四龄)羽化为成虫。

如何防治柑橘蓟马?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开春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卵;干旱时及时灌水。

化学防治。加强虫口监测,适时进行喷药防治。在柑橘开花至幼果期,中午在树冠外周围用10倍放大镜检查花和果实萼片附近的蓟马数量,每周查1次。当谢花后发现有5%~10%的花或幼果有虫时,或幼果直径达1.8厘米后有20%的果实有虫或受害时,即开始喷药防治。药剂主要有20%氰戊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药时注意保护钝绥螨、植株和捕食性椿象等天敌。另外,在柑橘蓟马的主要发生期进行地面覆盖也可减轻为害。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