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
氯氟吡氧乙酸一般具有5-10天左右的残留期,它是一种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施药后可以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畸形、扭曲等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最后枯死。氯氟吡氧乙酸可以防除多种阔叶杂草,比如猪殃殃、繁缕、巢菜、卷茎蓼、小旋花、反枝苋、马齿苋等,使用后一般不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一、氯氟吡氧乙酸残留期是几天
1、氯氟吡氧乙酸的残留期一般为5-10天左右,该药物是一种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施药后可以很快被植物所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比如植株出现畸形、扭曲等情况,最后枯死。
2、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在土壤中易降解,使用后一般不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其主要防除对象为田旋花、鼬瓣花、酸模叶蓼、猪殃殃、繁缕、巢菜、卷茎蓼、小旋花、反枝苋、马齿苋、龙葵、柳叶刺蓼、鸭跖草、香薷、遏蓝菜、野豌豆、播娘蒿等各种阔叶杂草,但是对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无效。
二、使用氯氟吡氧乙酸的注意事项
1、该药物应在气温低、风速较小时进行喷施,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C、风速超过4米/秒,则不能施药。
2、施药期间,可在药液中加入喷药量0.2%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样能提高药效。
3、如果在果园内喷药,要注意不能将药液喷在果树上,茶园、香蕉园以及附近的地块不能使用该药物。
4、用药期间不可让雾滴飘散到大豆、甘蓝、花生、甘薯等阔叶作物上,以防发生药害。
5、该药物对鱼类有毒,施药时应避免污染养鱼的水域,使用过该药物的喷雾器,要彻底洗净后才能对阔叶作物田喷施其他农药。
;
回答
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一般对于大豆有害,因为大豆属于阔叶作物,而阔叶作物对氯氟吡氧乙酸敏感,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避免让药液飘到阔叶作物上,防止发生药害。氯氟吡氧乙酸可以防除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等阔叶杂草,常用在小麦、大麦、玉米、林地、草坪等地块中,它的残留期通常在5-10天左右。
一、氯氟吡氧乙酸对大豆有害吗
1、该药剂对大豆有害吗
(1)氯氟吡氧乙酸一般对于大豆有害,因为大豆对于氯氟吡氧乙酸敏感,因此在施用药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避免让药液飘到大豆、甘蔗、花生和甘蓝等阔叶作物上,否则容易造成药害,而且在大豆的生长期通常不能够用氯氟吡氧乙酸来防除杂草。
(2)适合将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用在小麦、大麦、玉米、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块中,以此来防除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阔叶杂草。
2、使用方法
(1)玉米田:在苗后6叶期前,杂草2-5叶期的时候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66.7ml,对水喷雾防除杂草。
(2)葡萄园:在杂草2-5叶期,每亩可以用20%使它隆乳油75-150ml,对水喷雾防除杂草。
二、氯氟吡氧乙酸残留期是多久
1、残留期
氯氟吡氧乙酸的残留期一般在5-10天左右,在土壤中容易降解,半衰期比较短,一般不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2、使用注意事项
(1)一般常在气温低、风速比较小的时候喷施药剂。
(2)不宜在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C、风速超过4m/秒的时候喷施药剂。
(3)该药剂对于鱼类有毒,因此在施药的时候,不能让药液污染到养鱼的水域。
(4)避免在茶园、香蕉园及其附近的地块中使用该药剂,若是在果园中施药,则要避免将药液直接喷到果树上。

一、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适用范围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脂适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葡萄、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可防除猪殃殃、卷茎萝、马齿苑、龙葵、繁缕、巢菜、田旋花、鼬瓣花、酸模叶萝、柳叶刺萝、反枝苋、鸭跖草、香薷、遏蓝菜、野豌豆、播娘蒿及小旋花等各种阔叶杂草,对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无效。
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作用特点
1、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属内吸传导型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施药后很快被杂草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并传导到全株各部位。
2、对作物安全,在耐药作物体内,可结合轭合物而失去毒性。
3、在土壤中易降解,半衰期较短,本品持效期短,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4、本品用于阔叶杂草的防除,对禾本科杂草效果差。适用于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三、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使用注意事项
1、冬小麦在冬后返青期施药,每季使用一次。本品不能用于阔叶作物田和间、套作有阔叶作物的麦田。
2、施药作业时避免雾滴飘移到大豆、花生、甘薯、甘蓝等阔叶作物,以免产生药害。
3、若预计一-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4、本品对鱼类有害,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工具。
5、使用过的喷雾器,应清洗干净方可用于阔叶作物喷其它的农药。
6、喷药时要遵守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手册。施药时穿胶鞋,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并穿工作服。施药时不得进食、喝水、吸烟。施药后要及时清洗。
7、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或随意丢弃。
8、用药量根据杂草种类及大小来定,对敏感杂草,杂草小时用低药量;对难治杂草,杂草大时用高药量。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