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少数民族节日众多,在这些节日中,有那么几个名扬远外,即使不是过节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那么,雪顿节你听说过吗?你知道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想知道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就别错过我的介绍哦。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 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雪顿节的来历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上都有哪些活动 西藏雪顿节活动1:晒佛像 这是最为重头的活动,人们在天未亮是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参与到雪顿节开幕式的第一项活动——晒佛。 活动中,一副数百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成的巨大释迦摩尼佛像会被慢慢展开。期间一些喇嘛鼓着腮帮吹起笨重巨大的法号,另一些喇嘛则席地而坐,虔诚祈祷,希望世间风调雨顺、人们平安快乐。 待展佛时刻一到,数十名喇嘛将丝织的强巴佛像在沉闷的法号声中迅速展开,刹那间万道霞光洒遍佛像。 围着佛像的数万群众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同时怀着虔诚的心,默默祈祷,把洁白的哈达庄重地献给展开的佛像,好像达到了“天、神、人”合一的境界。着一定会让前来观佛的游客们,深受感染。 西藏雪顿节活动2:跳藏戏 如果要看藏戏,桑吉个人认为,最好的地方就是罗布林卡的大舞台上,雪顿节期间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藏戏表演,从《曲杰罗桑》、《卓瓦桑姆》、《朗萨雯巴》、到《智美更丹》、《顿玉顿珠》、《白玛雯巴》……等经典的传统藏戏曲目,将让藏戏迷们大饱福。 另外,布达拉宫背后的宗角禄康公园内同样有藏戏表演,与罗布林卡内的藏戏并无二致。并且由于草地众多,宗角禄康公园成为过林卡看藏戏的重要场所之一,相对清静的场所适合喜欢安静的人。 西藏雪顿节活动3:酸奶宴 这既然是吃酸奶子的节日,那么酸奶及酸奶相关的制成品,当然是节日期间必备的佳肴,奶片、奶糖、奶渣饼、酸奶蛋糕。这些都是藏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酸奶美食。 当然,对于游客而言,也一定要借着酸奶宴,好好的品藏一顿美味的藏餐,像甜茶、藏面、酸萝卜是拉萨茶馆的三宝,羊血肠、咖喱饭、炸土豆、青稞凉糕、风干肉、手抓肉……都是不容错过的高原美食。 西藏雪顿节活动4:赛马节 今年雪顿节期间,在当雄县还将举办为期七天的赛马节,期间将有赛马、射箭、歌舞表演等活动,除了传统的马术、藏北服饰表演、举石头等节目外,今年雪顿节期间的当雄赛马节还计划推出房车营地、摄影展、露天电影等项目,市民可利用雪顿节假期,前往参加,感受草原上的盛会。 西藏雪顿节活动5:过林卡 过林卡,是藏族人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雪顿节那天,人们早早地来到林卡内,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各种酒和饮料、菜肴等节日食品。在挺拔的白杨树下,绿荫茵的草地上,美丽的河畔溪边,都可见到身着艳丽服装的藏族群众,或合家而出,或约请亲友,人们三五成群,在帐篷内狂歌畅饮,同时还玩耍藏棋、藏牌等游戏。

藏族的雪顿节是怎么回事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音,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唱酸 *** 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踏到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 *** 敬献,形成雪顿节。节日期间, *** 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阴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恋恋不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藏族人过的雪顿节是什么意思?这一天他们习惯干什么? 钉/...25里面讲的很全,自己看吧
藏族的重大节日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中国藏族“雪顿节 每年藏历6月29日是藏族“雪顿节”,一般为期5天。“雪顿”是藏语“吃酸 *** ”之意,后来这个节日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又称“藏戏节”。它形成于公元17世纪中叶。过去是 *** 三大领主寻欢作乐的日子,民主改革后,广大藏族人民在“雪顿节”除了会演藏戏,还观赏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演出。 中国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中国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主要内容 雪顿节是 *** 最大的节日之一。雪顿节的主要活动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内容。拂晓时,在缕缕桑烟和低沉的法号声中,哲蚌寺众多喇嘛把巨大的佛像徐徐展开,无论开幕式那天气候是阴是晴,当佛像展开时,太阳都会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人称此为天神合一。随后,人们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 *** 各地的藏戏团也汇聚到此,进行藏戏表演。雪顿节又称“晒佛节”、“藏戏节”。
这两幅图(上下各一张),哪个是藏族的雪顿节,哪个是蒙古族的那达慕节? 上是雪顿 下是那达慕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 *** 传统的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 *** 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 *** 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 *** 地方政教首领 *** 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 *** 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 *** 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雪顿节……藏族
“雪顿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埂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藏族的雪顿节(简介) 百度百科有的 很详细的 藏族还有晒佛姐
你好!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
在藏历的二月初、四月中旬和六月中旬举行,而具体的日期根据各地的风俗又有所不同。
雪顿节也叫做酸奶节、藏戏节、晒佛节,在节日期间,会有隆重的藏戏表演和盛大的晒佛仪式,人们还会喝酸奶以庆祝。
1.旅游常识中 *** 雪顿节的来历是什么
佛教忌杀生,因此每年藏历六月十五到七月三十日,喇嘛们都在寺院关门静修,以免伤害草木蚊虫,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
信徒将牛奶制成酸奶,孝敬喇嘛活佛,以解决寺院食物的短缺。11世纪中期、藏传佛教后宏期祖师阿底峡晚年定居 *** 西南二十公里的聂当平野。
他很爱吃酸奶。夏日安居期间,百姓们给他送来酸奶,他作了这样的加持:凡献酸奶的人家,牲畜将不得传染病,不走失,野兽也不吃。
1642年,黄教掌权,五世 *** 登上法王宝座,他驻锡的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了这个王朝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寺院,给五世 *** 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给予长寿、丰收,死后不下地狱的加持。
附近的藏剧队、野牦牛舞演出队也赶来演出、慰问,从此,便形成为一个固定节日,称“雪顿节”。这一天,五世 *** 要出来看藏戏,一年一换的铁棒喇嘛也在这一天办理交接手续。
五世 *** 移居布达拉宫后,雪顿节活动也在布达拉宫的“空中戏台”德央厦举行。七世 *** 晚年身患多种疾病,医师们建议他到西郊罗布林卡(宝贝园林)洗浴,用流水养身。
因此,雪顿节的主会场也转移到罗布林卡。雪顿节上演藏戏,有人也把雪顿节叫作藏戏节。
藏历七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剧目繁多,大家身穿节日服装,戴着所能有的首饰,带着酸奶和各种吃喝,欣赏精彩的表演。
2.雪顿节是什么节日
*** 频道 *** 6月29日电尽管离8月23日开幕的雪顿节还有一段时间,来自 *** 各地的农牧民已开始陆续来到 *** , *** 市有关部门也开始积极筹划,迎接青藏铁路通车后的第一个雪顿节。
“雪顿”原意为“酸奶宴”,雪顿节成为 *** 的民间节日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个节日最初只是僧侣与老百姓共享初秋美景与丰收美食的欢乐聚会,后来,寺院的盛大展佛仪式成为节日的开端,藏戏等民间文化活动则成为节日的主角,雪顿节又有了展佛节、藏戏节等别称,其热烈程度仅次于藏历新年。
最近,雪顿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雪顿节期间,人们将到 *** 郊区去郊游,载歌载舞,喝青稞酒吃酸奶。
罗布林卡公园的人尤其多, *** 各地的藏戏团也汇聚到此,进行连续几天的藏戏表演,还将举办乡村篝火晚会。
3.藏族的雪顿节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 *** 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 *** 节日。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这个节日不仅 *** 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 *** ,规模要小于 *** 。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 *** 敬献。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八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 *** 旺阿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 *** “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
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隆尔巴、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朗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 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
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
五世 *** 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 *** 演出。 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 *** 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成为 *** 夏宫,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
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在民主改革前,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 *** 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单位的仪式表演。
然后赶到罗布林卡抽 *** 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蜇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
七月一日,由 *** 、日喀则、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的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 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 *** 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 *** 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 *** 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 *** 。
一九五九年, *** 进行民主改革后,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 节日期间, *** 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
节日时,除本地 *** 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 *** 切磋戏艺。 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蓬,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
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 产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
。
4.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 *** 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教节日之一,藏语意为吃酸 *** 的节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今天的雪顿节已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的一个民俗性节日,又称"藏戏节"。 哲蚌寺"展佛"是雪顿节的序幕。
哲蚌寺喇嘛从凌晨就开始着手准备,在选定的吉时,厚沉的法号声响起,三、四十名喇嘛用肩扛起约二十米长的巨型唐卡(藏区特有的一种卷轴画,通常是手工在布帛和丝绢上织成的宗教人物像),蜿蜒来到西山,恭敬地将佛像固定在早已搭好的展台上,接受信徒的朝拜。 山坡上一处处燃起的桑烟弥漫着一股祥和的氛围。
大佛前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挤满了朝圣者和中外游客,高音喇叭播颂着寺庙僧人合念的经文。在家人的陪伴下,每年都来看展佛的索朗顿珠老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他告诉记者说:"哲蚌寺展佛是我们信徒心中一件神圣而庄严的大事,我相信它能给我们带来好运。" 今天的展佛还吸引了几百个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许多记者和中外游客纷纷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盛大的节日。
来自上海一所美术学校的教师张本彪,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就拍完了五、六个胶卷,业余爱好摄影的他激动地说:"藏族文化太神奇了,我希望借手中这个小小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 。"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在通往展台的山道上,从各地藏区赶来的信教群众还是络绎不绝。
观佛归来的藏族群众则在山脊草地上三、五一群,席地而坐,取出自带的食物和美酒过起了"林卡"(郊游),人群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展佛"活动结束后,来自 *** 各地的藏戏团队,还在罗布林卡、龙王潭等公园为观众上演了精彩的传统藏戏,使今天的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5.雪顿节是哪个地方的节日
藏族的一个节日 “雪顿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雪顿节”意为“酸奶宴会节”,这是因为按照藏传佛教的戒律,在夏季蚊虫生长的六、七月间,怕践踏地上的生灵,犯下杀生之罪,大部分寺院禁止比丘出门,须闭门修行一个多月。
等修行期满后,山下的世俗百姓拿出酸奶等美味佳肴,宴请下山的僧尼,僧俗同庆,在林卡里尽情地歌舞、野宴,呈现一片欢乐的节日景象。这就是雪顿节的最初由来。
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雪顿节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已经开始演出藏戏,形成了沿袭至今的“雪顿节”。
6.藏族的雪顿节的简单介绍
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 *** 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 *** 节日。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 *** 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这个节日不仅 *** 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 *** ,规模要小于 ***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
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 *** 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7.雪顿节的来历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是 *** 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雪顿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以前,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为僧徒制定了一条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
因为夏季是高原上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以免无意杀生,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这种禁戒要持续到藏历6月底7月初。
到开禁的日子,僧徒纷纷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舍的酸 *** 佳宴外,还要尽情玩乐。 17世纪中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五世 *** 和四世班禅。
据五世 *** 的旨意,“雪顿”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且允许百姓入园看戏。这样,雪顿节便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节日。
由于雪顿节的主要内容逐渐演化为藏戏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现在,雪顿节期间主要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
这个节日不仅 *** 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 *** ,规模要小于 *** 。 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八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 *** 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 *** “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
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
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 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
五世 *** 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 *** 演出。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 *** 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
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在民主改革前,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 *** 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
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 *** 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哲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
七月一日,由 *** 、日喀贝、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 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 *** 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 *** 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 *** 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 *** 。
一九五九年, *** 进行民主改革后,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节日期间, *** 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
节日时,除本地 *** 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 *** 切磋戏艺。 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
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商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
下午各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篷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 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