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噻虫胺是是复配剂。
联苯噻虫胺,正式名称:联苯·噻虫胺。是联苯菊酯、噻虫胺混配合剂。有两种剂型。
1%联苯·噻虫胺颗粒
成份
联苯·噻虫胺1%颗粒
产品性能(用途):
本品为联苯菊酯和噻虫胺的混配制剂,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的作用,可有效防治黄条跳甲。
注意事项:
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及时洗手和洗脸。
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清洗施药器具的废液禁止排入河塘等水域。
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储存和运输:
本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儿童、无关人员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粮食等同贮同运。运输时轻拿轻放。
成份:
联苯菊酯含量为24.7%,噻虫胺含量为12.3%,总含量高达37%;
是联苯菊酯和噻虫胺的混配剂,噻虫胺是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联苯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全摆平不仅对半翅目的蚜虫、粉虱、木虱、飞虱、叶蝉、椿象等有显著防效,对鞘翅目的叶甲类,缨翅目的蓟马,鳞翅目的食心虫、潜叶蛾类,双翅目的韭蛆、柑橘实蝇、斑潜蝇、小麦吸浆虫等也有很好的防效,而且对螨类有较好的防效。
特点
采用优质先进助剂,抗光解性强、粘附性好、展布性佳、耐雨水冲刷。
杀虫谱广,虫螨兼杀,一药多用;
具有良好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综合防治效果更优异;
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期,与常规产品相比更适合抗性害虫的防治;
叶面喷施、苗床喷淋、土壤处理都可实现良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
防治小麦蚜虫在小麦蚜虫始盛期,间隔7天施药一次,可施用1至2次,注意均匀喷雾。在小麦作物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15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
防治黄条跳甲在发生盛期用药,喷雾要均匀,根据虫情轻重,可连用2次,间隔7至10天。在安全间隔期为10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有降雨,请勿施药,或雨后补喷一次。

回答:联苯•噻虫胺能防治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幼虫在土中危害根系,成虫啃食叶片并借助较强的跳跃能力迁移危害,严重的咬坏生长点,常对苗期蔬菜造成毁灭性危害。
防治方法:选用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0.5%联苯菊酯+0.5%噻虫胺)进行防控直播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采用不同施药量处理,于小白菜播种前按药土比1∶5拌干细土均匀撒施于土表,然后翻混入土。
试验数据显示,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出较高防效。在每亩用药5~6公斤的条件下,小白菜2叶1心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效在69%以上,药后20~26天防效为52.51%~60.81%,均显著优于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及联苯菊酯单剂,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及蝼蛄、小地老虎等其他地下害虫也有较好的兼治作用。
联苯·噻虫胺是由联苯菊酯和噻虫胺复配而成的复配农药。氯菊酯又称天王星、杀虫剂等。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持效期长的特点,主要有触杀毒性和胃毒性。它可广泛用于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跗螨、跳甲和食心虫。噻虫胺是新开发的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主要有触杀毒性和胃毒作用,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该杀虫剂可被植物的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自上而下扩散,对地上和地下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粉虱、蓟马、叶蝉、木虱、跳甲等刺吸式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它是最好的尼古丁杀虫剂,持续时间长,见效快。由于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差,无内吸和熏蒸作用,对土壤和环境污染小。联苯菊酯和噻虫胺混剂互补性强,增效作用明显,速效、持效性强,对作物安全性高,既能快速杀灭害虫,又能防止害虫传播病毒,与其他农药无交叉抗性,弥补了各单剂的不足。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