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工资总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缴纳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总额)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银行存款(实发工资)
社保缴纳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个税缴纳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公积金一般都是当月扣款,无需计提。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社保计提怎么做分录内容如下:
1、计提社保时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2、企业缴纳社保费用时做如下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贷:银行存款/现金。
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计提社保会计分录有5个步骤:
1、分配工资,根据不同工种计入不同会计科目;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上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计提工资、社保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职工薪酬是职工对企业投入劳动而获得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想要备考会计证可以恒企教育,根据行业财务人员通常的职业发展规划,恒企会计培训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导图,通过证书课程与经验课程,让学员的会计学习路线更加清晰,简单。
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工资总额),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计提社保: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缴纳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一、计提工资
计提工资指的是,本月工资在下月发放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本月的发生的费用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因此需要计提应发工资。对于工资计提 分为本月计提下月发放,或是本月计提本月发放两种情况。计提是因为要通过应付工资这个科目做一下账,因为福利费用是工资总额的14%,工会。审报社保等都要用到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的,所以就有本月计提本月发放。
二、计提的功能
指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预计某些应付账款,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因为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讲,只要这个月的费用,不管是否收到或支付,都将作为这个月的费用。由于企业的工资一般是下月支付的,即工作到下月才能发工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个月已经产生了预收的工资成本,以便准确地计算当期的盈亏。计提的原因是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记账,也反映了企业的谨慎性。权责发生制是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其中说明接受资金的权利或支付资金的义务。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